游錫(方方土)謝長廷分頭襲擊使陳水扁提前跛腳

民進黨「總統」初選結果,是長期與陳水扁存在「瑜亮情結」的謝長廷出線。按照黨內程序,定於六月三十日召開的民進黨「臨全會」確定謝長廷的「總統」提名人資格之後,民進黨內對二零零八至二零一二年的政策前景規劃,就應是由謝長廷「話事」,而陳水扁只能是站在一旁敲鑼打鼓呼應配合。也就是說,從六月三十日起,陳水扁將進入「半跛腳」狀態。

對此,一向嗜權如命的陳水扁,是心中有數的。尤其是謝長廷的島內和兩岸政策主張,如「和解共生」、「憲法一中」等,與陳水扁的種種主張、作為並不在一條道上,這就極有可能會發生在謝長廷在競選過程中,與陳水扁「各唱各調,南角北號」的情況,將進一步加深陳水扁「提前跛腳」的事實形象。為此,連一向自信滿滿的陳水扁,也禁不住有些心慌了,連忙說出「不要看不起跛腳的人」,「跛腳也可以做事」的話來。

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第一個跳出來「看不起跛腳的人」的人,竟然不是謝長廷,而是因在「紅衫潮」、「罷免案」中極力「挺扁」而曾使陳水扁感激流涕的游錫(方方土)。盡管陳水扁已經開腔,支持《正常國家決議文》,但《台灣前途決議文》不應被廢除,但游錫(方方土)仍然將之當作是「耳邊風」,昨日在主持民進黨第十二屆第三十二次中常會時,仍按原定計劃,通過「正常國家決議文起草小組」成員名單,並邀請了七位「獨派」專家學者組成諮詢小組,擺明就是要向陳水扁「唱反調」。更顯得游錫(方方土)要與陳水扁「對著幹」的是,他在昨日的中常會中表示,《正常國家決議文》經「全代會」通過後 ,按照「後法優於前法」的法律原則,立即取代《台灣前途決議文》,將陳水扁日前所強調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不應被廢除」,當作是一句廢話。

游錫(方方土)的「《正常國家決議文》取代《台灣前途決議文》」之說,又豈止是在語言表象上頂撞陳水扁?其實在實質內涵方面,更是要全盤否定陳水扁。實際上,陳水扁是全靠《台灣前途決議文》及宋楚瑜脫離國民黨另行參選,以及「興票案效應」,才能在極為不利的條件下當選「總統」的。此後,為了消除美國人及島內民眾、對岸大陸的疑慮,又根據《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精神,作出了「四不一沒有 」的政治承諾。盡管後來陳水扁屢屢突破「四不一沒有」,先後大搞「正名」、「制憲」、「一邊一國」、「終統」,但都不敢推翻《台灣前途決議文》。否則,就等於是否定自己坐上「中華民國總統」大位的正當性和「合憲」性。因此可以說,《台灣前途決議文》是陳水扁的「發家之寶」。而游錫(方方土)卻要以《正常國家決議文》將之取代,實質上已是否定陳水扁坐上「總統」位子的「合憲性」和正當性。

為何曾經極力「挺扁」的游踢?,卻變了一番面臉,要與陳水扁「對著幹」?看來,除了是他要繼續討好深「綠」同志,以增強其作為「民進黨代表」的籌碼和實力,一旦謝長廷遭高檢署正式起訴以至獲高雄法院判刑,他就可循「王金平設想」取代謝長廷成為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及要干擾謝長廷的選戰部署之外,就是要「報復」陳水扁了。--游錫(方方土)在陳水扁最危急、黨內眾叛親離之際跳出來「挺扁」,竟然落得個陳水扁當面否認他所揭露的有人「逼宮」,等於是當眾否定他的「挺扁」表現的下場。在「總統」初選中,也得不到陳水扁的「關愛眼神」,這又豈能叫他不會憋一肚氣,趁陳水扁進入「半跛腳」狀態之機,以自己的「唱反調」來表達對陳水扁的不滿,及要「趁他病,取他命」,以加速陳水扁的「跛腳化」?

既然連曾經拼命「挺扁」的游錫(方方土),都要恨不得陳水扁早日「跛腳化」了,那麼,長期與陳水扁存有「瑜亮情結」,並遭陳水扁「恩將仇報」的謝長廷,就更是「看不起跛腳的人」了。但作為「黨內智多星」、長期講究鬥爭策略,並深知陳水扁狹隘心態的謝長廷,當然不會像游錫(方方土)那樣「反到出面」,而是採取了「內部施壓」,寧可讓人知、也不可讓人見的辦法,促使陳水扁提前「跛腳」。

謝長廷的這一招,還是蠻管用的。實際上,蘇貞昌的被迫「自動」辭職,及陳水扁突然換了另一副咀臉,聲稱將大力推動開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貨運包機和北京奧運聖火繞台,就是成功的例子。試想,就在幾天前,陳水扁還為拒絕奧運聖火繞台,聲嘶力竭地叫嚷「不能有辱國格」,但轉眼間卻又親自作出被他視為「有辱國格」的決定,如果不是已儼然是民進黨「新共主」的謝長廷內部施壓,陳水扁能如此羞辱自己嗎?

這就折射了陳水扁所謂「不要看不起跛腳的人」,其實是色厲內荏、虛張聲勢的囈語。其實,他何止是擔心別人「看不起」他?他最為恐懼的是,萬一馬英九贏得「二零零八」之戰,即使馬英九心存厚道,那些泛藍政客們也決不會放過他,必會趁他失去「豁免權」,而向司法機關告發他的貪瀆罪行,以至他在在位期間經常誹謗泛藍人士的涉嫌犯法言行。

因此,陳水扁為了「保命」,也就顧不得贏得黨內初選的謝長廷並非是他所寄望的人,更顧不上以往他與謝長廷之間的恩怨情仇,而是求神拜佛地祈求謝長廷能打低馬英九,以使自己能繼續獲得「保護罩」的庇護了。既然是有求於謝長廷,也既然是希望謝長廷能夠勝選,那麼,謝長廷為了爭取勝選而提出的種種「苛刻」要求,他就不能不「降貴紓貴」地一口承諾了,哪管這樣做是否將會使自己提前「跛腳」。

因此可以說,在種種主客觀因素交織之下,陳水扁的提前「跛腳」,已經成為事實,台灣地區已開始進入「後扁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