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系潰敗喪失集結平台何妨復刊《新潮流》

民進黨「立委」初選前日又有兩個選區的結果揭曉,其中台北市一選區有四人角逐,被列名「十一寇」的前「立委」林濁水和現任「立委」鄭運鵬「落馬」。至今為止,參與初選的「十一寇」尚未有一人出線,餘下仍在苦戰中的台北縣十選區的李文忠和雲林縣二選區的林樹山、據稱選情也頗不妙。如果此二人也告落馬,「十一寇」就將全軍覆沒。

連同在「總統」初選中,「新潮流」全力支持的蘇貞昌落敗,幾位跟隨蘇貞昌「入閣」的「新潮流」成員如鄭文燦等,也跟著蘇貞昌「執包袱」,這就形成了「新潮流」不但是在黨內路線鬥爭中全線崩潰,就連「新潮流」流員的職業也頓成問題。實際上,這幾天台灣媒體對「新潮流」流員失業後生活無著的情況,多所報導。其中最窘迫的是林濁水這位平時就律己甚嚴,來來去去都是穿同一套「單吊西裝」的老學究,如今只能靠在平面媒體上發表文章取得稿費,及出席研討會支領「車馬費」而過活。想當年,他樂於扶掖新人,每年都向商界籌募學費,供其「立委」辦公室主任顏萬進、梁文傑、張國城等人留洋深造,返台後就主掌或輔弼民進黨中國事務部,是何等豪爽、出手大方。但如今卻連自己的吃飯都成了問題,這可說是「新潮流」在政治上衰敗的一個縮影。

「新潮流」在「立委」初選落敗後,還將遇到「新潮流」是否就此消聲匿跡的問題。這是因為,雖然去年七月民進黨「全代會」通過「解散派系」的決議,「新潮流」被迫停止活動,但由於「新潮流」仍擁有十多名「立委」,他們一直比照民進黨黨團成立「流團」,以次級政團形式活動,「解散派系」後仍秘密運作,而且頗為團結,去年「罷免案」時就傳出「流團」成員將投下贊成票,而致陳水扁在暗示提出辭職的蘇貞昌是「逼宮」的同時,也指責「流團」搞「政變」。如今,由於「流團」成員大多在初選中挫敗,因而「流團」也就不復存在,今後就連唯一能維系「新潮流」骨幹成員的平台,也將被拆掉,專門針對「新潮流」的民進黨「解散派系」決議,就正式發揮功效,「新潮流」將正式宣佈煙消雲散。

為此,這幾天「新潮流」的一些重要骨幹如洪奇昌、李文忠、林濁水等,紛紛在媒體上發表文章或公開發表言論,聲稱「新潮流敗,台灣不能輸」、「新潮流不會在戰場上消失」。不過,他們又不得不承認,「新潮流」的挫敗,是敗給自己的消極及不作為,敗在對於自身理念的過於自信與傲慢。在地下電台及深綠政治流氓起勁攻擊「十一寇」時,他們未作還擊、澄清,也未對他們的改革理念進行宣傳推介,故在眾口爍金之下,「新潮流」就被污名化,被當作是黨內的「賊寇」。再加上「立委」初選民調部份採「排藍」方式,致使「新潮流」的重要骨幹全部落馬。

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訓,也將使「新潮流」面臨消亡之災。既然在雖有「流團」的平台存在時,但由於「新潮流辦公室」和「政協會議」本身停止運作,更多的非「立委」流員未能定期聚會,因而無法凝聚團結力,提煉共識,也就使「新潮流」過往最傲人的強項--團結力強,大受削弱,各位流員在遇到重大政治議題時,各吹各的號,或是把某一位重要流員的說話當作是流的決議。在遇到諸如「十一寇」的攻訐時,流也未能及時予以集體反擊,而致戰鬥力流失,終於被深綠政治流氓各個擊破。那麼,在連「流團」也被拆掉後,「新潮流」就更如一盤散沙了。

為此,有流員認為應吸取教訓,構建一個「平台」,將流員們集中起來,防止潰散甚至是被各敵對派系策反吸收。其中蔡其昌就建議,流員們還是應該繼續以「論壇」一類方式凝聚共識,也對外把話說清楚。

不過,有一位流員則對筆者私下表示,「論壇」可能會授人以柄,遭「三寶」們攻訐為「新潮流」對抗黨的決議,以「論壇」來借屍還魂。何況,「論壇」為不定期舉行,也難起到密切流員聯繫的作用。為此,他認為復刊《新潮流》,可能是較佳辦法。一來辦雜誌並非 組織活動,並無抵觸「解散派系」的決議;二來辦雜誌正好為普遍具有論述功底、文筆較佳的流員們提供一個發表意見及「以文聚會」的「平台」;三來流員們也可藉參加編前會議之機,討論時局,凝聚共識,決定戰鬥方向。

其實,在去年民進黨「全代會」通過「解散派系」決議,「新潮流」拆掉其位於台北市青島東路五號的「新潮流辦公室」招牌時,就有流員認為應保留該商廈單位,讓《新潮流》雜誌繼續借租並作編輯部之用。也就是說,以復刊《新潮流》,作為應對「解散派系」決議的對策。

如果當時此建議獲得接納,「新潮流」立馬復刊《新潮流》雜誌,很可能就將能繼續維系住流員們,並將雜誌當作發表政見、反擊「十一寇」讕言的「平台」。可惜,正如洪奇昌昨日所言,「新潮流」對自身理念過於自信與傲慢,因而消極而不作為,沒有復辦《新潮流》,而致喪失言論陣地及理論制高點,在強敵攻擊之下,就只能是一敗塗地。

其實,復辦《新潮流》的成本開支不高,而且現今台灣地區有水準的政治新聞雜誌都基本上收支平衡,略有盈餘,甚至《新台灣新聞週刊》還賺得個盤滿砵滿,以致有興趣以其利潤投資創辦一家日報,故此路是可通的。只要流員們有共識,一份有論述、有水準的《新潮流》雜誌,就必能再次呈現在台灣民眾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