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澳門的經濟發展情況,不但是未能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十一‧五規劃」有關「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規定,將過多的精力傾注在博彩業,並向博彩業予以政策傾斜,使到博彩業「一枝獨秀」,侵蝕其他各業發展以至生存的空間,並直接或間接地催發貧富差距擴大,部份居民生活品質受損,以至對澳門的經濟安全以至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而且即使是在博彩業的本身,也未能做到「適度多元發展」,使到澳門成為單一的「亞洲賭城」,而未能像美國拉斯維加斯或澳洲的賭城那樣,以賭場帶動其他周邊旅遊娛樂行業蓬勃發展。因此,盡管特區政府旅遊局拼命地宣傳澳門「世遺」,推銷澳門的「東西文化交匯歷史城區」形象,但在外地遊客的眼中,甚至是在祖國內地記者的筆下,澳門只是一個「亞洲賭城」,至多是一個「亞洲拉斯維加斯」。這不禁令澳門居民深嘆一句:「叫一聲賭城真沉重」!
其實,當初中央政府作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只有澳門特區一地可以開賭」的決策,及批准澳門特區在開放賭牌時,可以招攬外國財團參加競投,除了是執行「澳門基本法」第一百一十八條關於旅遊娛樂業政策的規定,及照顧澳門的歷史現實之外,還有一層頗為現實的考量,就是當時澳門經濟正經歷回歸前以來連續多年的沉迷不景,希望能透過開放賭牌,吸引外資賭商來澳投資開設設備佳、服務好的新型賭場,並藉著外資賭商的人脈關係和客源,吸引高質素的海外賭客,大賺外國賭客的錢,以促進澳門經濟復甦。與此同時,透過吸收外資賭商的成熟經驗,發展旅遊休閑式博彩業,引進更多的博彩業周邊娛樂、旅遊、服務及文化產業,盡量淡化澳門的「賭城」形象。使實行「一國兩制」的澳門特區,保持一個較為健康的形象,從而避免讓人產生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的成功,及澳門特區能夠保持繁榮穩定,並不是源自於「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而是托賴「全澳開賭」的錯覺。
特區政府當初在開放賭牌競投時,對此是抱有清醒意識的。因此,「賭牌競投委員會」在發出賭場競投通告時所公佈的評選標準中,就有「提高娛樂場所在地點及場所的價值,尤其是有利於使所提供的旅遊產品多元化者」的內容,並特別強調「標書」中必須證明參投者能滿足「興建新的高質素的多用途綜合設施--五星、六星級酒店、會議中心,供舉辦國際級表演節目或國際級藝術家的演出的具質素的表演場地、供舉辦大型項目的體育設施、附設大量休閑設施的高水平商業中心、高爾夫球場、主題公園等投資,能為旅遊業,以及為達到將澳門轉變為具質素的區域旅遊及娛樂中心的目標帶來正面的影響」的條件。
正因為如此,「競投委員會」在參加賭牌競投的十九家公司中,對美國「永利」及港美合作的「銀河」給予了最高的「整體得分」。其中對「永利」的評價是:「永利有非常傑出的成就,就是在將拉斯維加斯由一個純屬博彩旅遊業目的地變成一個舉家旅遊的目的地方面,即使不足唯一的先驅,也肯定是先驅之一,澳門能由博彩旅遊目的地變成一個舉家旅遊的目的地正是澳門市民渴望已久的」。而對「銀河」的評價則是:「其所屬集團威尼斯人在將舉辦大型會議及交易會與吸引遊客及訪客兩者互相結合,從而大大增加娛樂場潛在客源方面,具有較豐富且肯定是成功的經驗」。
但不知是某些美資賭商欺騙了澳門特區政府,還是澳門特區政府的監控能力不強,以至是隨波逐流?除了是「威尼斯人」確有履行其在「標書」中作出的承諾,及「澳博」也在「博彩旅遊多元化」方面作出新嘗試之外,其餘各家主賭牌或副賭牌賭商,都是一味只顧「集中精力」在博彩業方面「翻本」,而忘記了其在「標書」中作出的「適合一家大小渡假」之類的承諾。因此可以說,當初特區政府希望能透過開放賭牌而「使博彩旅遊產品多元化」的目的,並未完全達到,甚至是部份失敗了。
尤為值得關切的是,由於澳門經濟結構過於依賴博彩業,及在博彩業開放過程中,過於集中倚重美資賭商,將有可能會對澳門特區的經濟安全形成嚴重威脅的問題。一方面,博彩業開放的其中一個目的--吸引海外賭客未能完全實現,相反卻是將客源地集中在內地。亦即澳門經濟的復甦和發展是來自大挖內地經濟發展的「牆腳」,澳門賭場要吞噬內地改革開放及經濟建設的成果,及腐蝕內地官員和國企高官,對中央打擊幹部赴境外賭博專項鬥爭,以至反貪腐鬥爭,造成極大的干擾。如果中央下定決心,在堵塞赴境外賭博管道時,連澳門這個「口子」也予堵死,那後果就不堪設想。另一方面,開放賭牌過於倚賴美資賭場,除了將會衍生經濟安全的隱患之外,還將會隱伏著影響澳門本地區的公共安全以至國家的政治安全的問題。尤其是在「九一一事件」之後,美國政府的「世界警察」之手到處亂伸,會否也藉著美資賭企在澳門落地而隨之把手也伸進來?或許,「匯業銀行事件」就是一支「預告曲」。與之相應的是,國際恐怖集團到處尋查美國官方和私人建築物進行報復襲擊,「譽滿全球」因而「樹大招風-」的澳門幾家美資賭場,是否會被他們列入「黑名單」?
實際上,昨日香港《文匯報》有關「老闆貪官齊豪賭,年六千億流境外」、「廣東收緊赴港澳簽註審批」(見本報今日頭版二條所轉載),及本澳《時事新聞報》昨日頭版頭條《收緊澳門自由行停辦商務簽註,內地客驟減影響大》的報導,就是一個嚴峻的警訊。這亦間接透射了中央對澳門特區未能貫徹國家「十一‧五規劃」中「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規定,及沒有執行胡主席「四點希望」中「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指示,是並不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