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壓力為動力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化壓力為動力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內地廣東、重慶(可能也將擴展到其他省、自治區、市)公安部門收縮簽發「個人遊」旅遊簽註,及停發商務簽註的措施,對主要是依靠內地遊客「進貢」的澳門博彩業及幾家賭商來說,顯然是感受到「危機」和「壓力」。但按「一分為二」的辯證觀點看,澳門特區政府和全體「澳人」如果都能予以正確看待,並從中感悟到教訓,及時總結經驗,找出應對策略和措施,就可轉「危」為「機」,化「壓力」為「動力」,促使澳門經濟朝向「適度多元」方向發展。這樣,就不但將可保障澳門特區的經濟安全,也可使目前建築在博彩業一枝獨大的虛假繁榮,引導向「以博彩旅遊業為龍頭,以服務業為主體,其他行業協調發展的產業結構」定位健康發展,使到澳門特區的繁榮是真正的繁榮,從而使澳門特區的繁榮穩定能夠真正體現「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的正確性和優越性。

在內地公安部門收緊「個人遊」簽註措施的消息傳出之後,不少人都將其中的「針對性」很強的內容,如赴香港通行簽註業務如常辦理,赴澳門通行證簽註所需時間往後移挪,及赴港簽註不再具有可赴澳門的便利……等,與中央深入開展反貪腐鬥爭,並開展打擊赴境外賭博專項鬥爭,及阻遇「黑工」等掛聯起來。這樣的猜測,不無道理,也似是確有其事。

不過,這僅是內地有關部門推出這項新措施的意圖的部份,而非全部。它還考慮到如下的幾個問題:一、由於「個人遊」的便利,及澳門特區政府經濟政策的偏差失誤,致使澳門博彩業一頭熱發燒,博彩收益增長過快,已呈現「過熱」跡象。而內地正在進行宏觀調控,遏止經濟發展過熱,尤其是防止樓市、股市「爆煲」泡沫化,而澳門經濟發展定位又已被納入國家「十一五規劃」中,使其成為「全國一盤棋」的其中一枚棋子,內地經濟行政主管部門當然並不希望因澳門這「棋子」過熱,而影響整盤棋局。因此,採取適當的措施,將主要是體現在博彩業的澳門經濟「降溫」,也就是應有之義。

二、澳門博彩業的過熱發展,有超出當初中央及澳門特區所預設的軌導之虞,不但是未能藉引進美資賭商來吸引外國的新客源,相反還陰差陽錯地令到本來只為了解救香港經濟的「個人遊」政策,為大量內地官員、大款來澳參賭提供方便。致使大量國有資產流失到澳門的賭場,並循此途徑流向美國。甚至有美資賭商還公開招搖,透過在內地設辦事處及出動私人客機等手法,直接將內地的「大豪客」載到美國狂賭。這已與中央政府當初推出「個人遊」政策的意圖,背道而馳。

三、澳門博彩業的急速發展,使澳門特區政府誤認為經濟及財政收益來得很容易,而無須落實執行國家「十一五規劃」對澳門經濟發展所作的「適度多元發展」的定位,及胡錦濤主席關於「要集中精力,大力促進澳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指示。更危險的是,特區政府只顧陶醉在這一片建築在吞噬內地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成果,侵吞內地國有資產之上的虛假繁榮之上,而忽略了澳門特區的經濟安全,繼續過於偏重及依賴博彩業,致使澳門「賭城」的形象更為強化。也對宏揚「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偉大事業頗為不利,因為將會形成「一國兩制」的成功全賴博彩業支撐的錯覺,而掩蓋了「一國兩制」在政治及社會制度上的優越性。而且 ,也是對澳門特區其他行業的不公平,抹煞了它們對澳門經濟發展所作的貢獻。因此,確是有必要「踩煞車」,向特區政府主事者潑一盆冷水,使之清醒一下的了。

現在看來,特區政府的相關主事者的反應,尚算清醒,也算正確,更是「識趣」,都異口同聲地表示,緊縮措施有利澳門特區調整經濟政策,走「適度多元發展」之道。如果他們不單止是在口頭上而且還是在實質上有此認識,就將不辜負內地相關部門的苦心。當然,特區政府能否真正將此「壓力」化為「動力」,並轉「危」為「機」,最關鍵的,還是吃深吃透胡錦濤主席關於「近幾年,澳門經濟發展迅速,但長期以來形成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矛盾仍然存在。要謀劃長遠,在鞏固現有優勢的同時,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發展後勁」的指示,及深刻領會國家「十一五規劃」於澳門所下的「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定位,回到特區政府早就規劃好的「以博彩旅遊業為龍頭,以服務業為主體,其他行業協調發展的產業結構」的原點,使到澳門經濟得到健康發展,澳門的繁榮是真正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