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台辦發言人李維一昨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在嚴厲地批判民進黨負責人糾集極少數頑固「台獨」份子執行陳水扁的激進「台獨」路線,大搞各種分裂活動,製造兩岸關係緊張之後,突然舌鋒一轉,指出大陸方面一貫認為廣大民進黨成員與極少數頑固「台獨」份子是有區別的,因而 希望廣大民進黨成員能夠真正瞭解台灣的歷史,深刻體認兩岸同胞同宗、同文,全面瞭解兩岸關係發展的趨勢和世界大勢,切實體認「台獨」是行不通、必將失敗的。李維一又宣佈,只要民進黨放棄「台獨黨綱」,停止「台獨」分裂活動,大陸方面願意作出正面回應,與之接觸。
李維一的這番話,有人將之當作是「老生常談」、「例牌套話」,但也有人注意到,卻是含有幾點微妙變化、新意的內容,值得關注、思考。其一、是李維一的談話,運用了嚴格區分兩項性質不同矛盾的手法,將極少數頑固「台獨」份子與廣大民進黨成員嚴格地區分開來;其二、採用了「打擊一小撮,爭取大多數」的手法,似是把「廣大民進黨成員」也要收納進「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範疇之內;其三、是把與民進黨進行黨際交往的前提條件,設定為放棄「台獨黨綱」、停止「台獨」活動,而未提認同「一中」原則、承認「九二共識」,這就為「扁後」與民進黨的接觸、交往,預留了寬鬆的空間。
實際上,廣大的民進黨員,並非都是頑固的「台獨」份子,更非鐵板一塊。當年民進黨成立時,聚集在民進黨大旗之下的,既有「台獨」原教旨主義者,也有不滿國民黨政權的「黨外」鬥士,亦有主張兩岸和平統一的愛國者。從謝長廷建議民進黨採用的黨名--「民主進步黨」的詞意中,就可知當時這批政治人物的組黨目的,主要是爭取民主,促進台灣政治社會進步。正因為如此,在國民黨政權仍然堅持「三不政策」之時,就有民進黨人要求國民黨政權以人道主義精神開放老兵返鄉探視,並在實質上做了大量的服務工作。後來,李登輝在包括民進黨在內的「黨外」壓力之下,實行民主政治,開放民主選舉,民進黨的「爭取民主,反對獨裁」口號就失去了號召力,才使原來是民進黨的次要矛盾的其中一部份黨員的「台獨」訴求上升為主要矛盾,並成為民進黨的主訴求。但是,黨內仍有「非獨」或「緩獨」力量在作制衡。他們或是出於理念(如「美麗島系」),或是出於現實選舉鬥爭需要(如早年的陳水扁),或是淡化了「台獨黨綱」原訂文本中的極「獨」色彩,或是抬出「台灣前途決議文」來擱置、替代「台獨黨綱」。到了近期,鑑於台灣經濟對大陸市場倚賴甚重的現實,就連過去堅持「固本漸進」的「新潮流系」,也轉而對兩岸經貿交流持積極態度,並對黨內政治抱有強烈的改革訴求,因而支持與之結盟的蘇貞昌推出「蘇修路線」,要「修正」陳水扁的兩岸經貿政策。至於已獲民進黨確認為「總統」參選人的謝長廷,更是認同「憲法一中」,並主張推動兩岸經貿發展。盡管黨內仍有少數頑固的「台獨」份子在興風作浪,包括游錫?之流要搞甚麼「正常國家決議文」及「正名」活動,但民進黨內的健康力量正在上升,甚至在「扁後」有可能會成為主導力量。即使是有一小部份政客經常把「台獨」掛在口上,但也是屬於選舉語言居多,或是「有賊心,無賊膽」,或是「只敢口說,不敢真做」。因此,如何應對「扁後」民進黨的變化、分化,確是有必要預定後動。
在這方面,中共是擁有優良傳統和豐富經驗的。從毛澤東、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到全國各地白區的地下工作者,都是優秀的統戰工作者。他們嚴格區分兩類性質不同的矛盾,打擊一小撮,爭取一大片,把多少國民黨政界、軍人爭取過來。可以說,中共之所以奪取得全國革命勝利,統戰工作功不可沒。正因為如此,中共才把統一戰線工作列為其「三大法寶」之一;也正因為如此,蔣介石在敗退台灣之後,對「統戰」一詞恨得要死、怕得要命,並予以妖魔化。直到近年,台灣地區的一些公務員,一聽到「統戰」一詞,就流露出很強的恐懼感。但惟其如此,才顯得大陸方面在進行對台工作時,更有必要充分宏揚過去行之有效的統戰工作傳統和經驗,嚴格區分兩種性質不同的矛盾,團結大多數,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將打擊目標鎖定在極小的範圍內。這樣,是有利於加速民進黨的分化、分解,抬升台灣地區的健康力量的。尤其是在「二零零八」前景並未明朗,馬英九未必能贏,民進黨仍有可能會繼續執政下去的情況下。
在此背景之下,二零零一年一月錢其琛曾表示,歡迎「廣大民進黨員」到大陸訪問,去年三月賈慶林更提升為要「接觸鐵桿泛綠」。此後,有不少民進黨黨員中的議員、學者、商人到訪大陸,還有人在大陸投資變成了大陸台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曾到過大陸的民進黨人,其思想後來都有了程度不同的變化。如「新潮流系」前總召段宜康,受邀出席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成立儀式,及另一位「新潮流」重要成員李文忠攜家人到雲南旅遊後,都成了積極推動黨內改革及兩岸經貿發展的「十一寇」之一。如今,游錫?等操弄黨機器,在「立委」初選中肆意迫害「十一寇」成員,或許,這又給大陸相關部門提供了一個爭取部份民進黨人的機會。
李維一把大陸與民進黨進行接觸的前提條件,設定為民進黨必須放棄「台獨黨綱」、停止「台獨」分裂活動。其實,現在盡管民進黨尚未放棄「台獨黨綱」,但作為黨綱內容之一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卻是已經凍結並取代了「台獨黨綱」。正因為如此,游錫?才心猶不甘,要搞甚麼「正常國家決議文」(已改名為「台灣國家正常化決議文」),為「台獨黨綱」借屍還魂。如果民進黨「全代會」未能通過「正常國家決議文」,等於是多數黨員並不贊同「台獨黨綱」。就此而言,這又給大陸方面與部份民進黨人的接觸,提供正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