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的立意與效果已被個人遊所掩蓋 CEPA的立意與效果已被個人遊所掩蓋

前日在澳門簽署的《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補充協議四文本和附件,進一步擴大開放澳門對內地的投資領域,加深開放程度,並新增服務領域,有利於澳門特區貫徹執行國家「十一五規劃」中有關「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定位和要求。但由於澳門的資本市場較小,及能遷到內地生產的工業早就以內地為生產基地,能以澳門為「原產地」輸到內地的產品並不多;再加上自實施內地居民赴港澳「個人遊」之後,澳門經濟結構對博彩旅遊業的依賴程度更高,澳門服務業在本土的業務也已是應接不暇,故國家對澳門特區進一步開放內地市場的美意,未必能讓澳門業界得到積極熱情的因應,有關「CEPA」的內容,澳門業界也未必能用足、用好、用活。不過,中央政府這項充滿著溫暖和關懷的安排,澳門居民是銘記於心的。

「CEPA」是中國國家主體與其單獨關稅區--「中國澳門」之間建立自由貿易關係的經貿安排。世界貿易組織《一九九四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二十四條和《服務貿易總協定》第五條規定,「TWO」成員之間可以設立「自由貿易區」,給予彼此超過最惠國待遇更優惠的貿易措施。因此可以說,「CEPA」是一個標準的「自由貿易協議」。不過,由於國家在澳門特區實施「一國兩制」政策,國家在與其他「WTO」會員體建立「自由貿易協議」之前,為了幫助澳門特區恢復和發展經濟,尤其是推動澳門的經濟產業適度多元發展,充分發揮澳門特區的區域貿易投資平台的作用,使澳門經濟得以健康發展,就優先與澳門簽署「自由貿易協議」,在內地與澳門之間建立「自由貿易區」,取消相互間貨物貿易中的關稅和非關稅措施,逐步消除服務貿易中的各種限制,實現貿易投資便利化,促進相互間貿易投資的增長。這就充分體現了「一國兩制」方針的優越性。而且,對也是「WTO」單獨關稅區的台灣地區,展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垂範效果,尤其是對曾經積極推動「兩岸共同市場」的蕭萬長,在輔弼馬英九的「總統」選戰時,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實際上,在「WTO」《一九九四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和《服務貿易總協定》的推動之下,近十年來,區域經濟合作在全球範圍內迅猛發展,各國各地區都在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區域貿昜安排,使到區域貿易集團內部的貿易量大幅增長。目前,絕大多數的「WTO」成員都已參加了一個或多個區域貿易安排。相對而言,東亞地區由於種種原因,區域經濟合作的進展相對落後。尤其是中國,雖然已與東盟十國簽署了「十加一協議」,但與之正式建立「自由貿易區」,還須待到二零一零年之後。因此,中國內地分別與香港特區、澳門特區簽署「CEPA」,可說是中國最先簽署和全面實施的「自由貿易協議」,是中國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所取得的重大進展,同時也是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組成部份。

「 CEPA」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貿易投資便利化。與其他「自由貿易協議」相比,貿易降稅範圍廣、速度快,服務貿易領域廣泛,貿易投資便利化內容全面,對雙方經貿領域多方面的合作制定了制度性的措施,拓展了「自由貿易協議」的領域。因此,從各方面看,這都是一個全面性的「自由貿易協議」。「CEPA」將澳門經濟與內地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為澳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資源和空間,有利於澳門經濟結構調整,保證經濟的持續發展。尤其是澳門經濟以博彩旅遊業為主,經濟結構單一,經濟風險較大。內地與澳門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將有力地推動澳門的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澳門盡快實現經濟轉型提供了更好的外部條件。

但無須諱言,由於受種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和限制,而且也因為中央為了盡早促進澳門經濟恢復發展,在與澳門簽署「CEPA」的同時,又實施了「個人遊」政策,而以澳門以博彩旅遊業為主的單一經濟結構,似是「個人遊」的效益衝擊和掩蓋了本來是更有利於澳門經濟健康發展的「CEPA」,從而也使到澳門特區政府和業界更為依賴博彩旅遊業,並對「個人遊」寄予更多的期待,從而缺乏對使用「CEPA」的應有積極性,這就形成了一個並非是良性的循環效應。這可能是中央政府在推出「CEPA」和「個人遊」效果時,所始料不及的。

還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自由貿易協議」是雙向對等的,而非單向性的。只不過因為「CEPA」的宗旨是為了幫助澳門走出經濟困境,而作了向澳門傾斜的單向性安排。這個立意雖好,但並非完全符合「WTO」的有關規定。按道理,澳門也需同樣向內地提供對等的優惠待遇。倘嚴格實施起來,就將可能會與澳門現行的法律規定有所抵觸。比如,開放內地的服務業企業和個體戶來澳執業,就可能會與有關「禁止非法工作」或管制外勞的法律法規相抵觸,並有可能會引發某些政治性工運團體的「反失業、反外勞」抗爭行動。盡管其訴求跡像「無理取鬧」,但倘政府工作人員無所作為,未能將「WTO」的規則解釋清楚,這些似是而非的訴求,對一些市民仍具有較大的誘惑力及欺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