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個星期(七月二十八日),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將進行改組,由全體黨代表一人一票選舉產生新的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今年六月二十四日舉行的國民黨「十七全」二次會議通過「黨章修正案」,決定中常委席次由三十一席增加到三十三席,增加的兩席保障名額留給青年,其中一席指定給在學青年;原本可以兼任副主席的青年團總團長,已取消擔任副主席,改為當然中常委保證名次。中常委任期由一年增加為二年,也就是說,新當選中常委的任期將跨越二零零八年,若馬英九贏得明年初「總統」選舉,中國國民黨執政,中常委的身價當即暴增。因此,今年的選情分外激烈,其中又以多名大陸台商已表明參選的態度,要搭上馬英九當選後開放兩岸政策的「順風車」,更為惹目。
在三十一名現任中常委中,有沈慶京、王事展、許顯榮三人具有台商身份。其中,王事展因涉及「力霸」弊案而無法參選爭取連任,沈慶京則因業務繁忙,無法每個星期返回台北開會而已向黨中央表明不再爭取連任。二人所騰出的「空缺」,引發其他台商的高度興趣,已有黃良華、廖萬隆等人向黨中央登記參選。在上月底的「全代會」上,黃良華就以「一席台商中常委,換三十萬總統選票」的賣點,向黨代表們派發了文宣品,並聲稱「國民黨需要真正瞭解大陸的台商提供建言,台商任需要真正代表台商的黨內決策代表」、「為黨的兩岸政策提供建言,擔任兩岸政黨對話的橋樑,整合與團結海外藍軍力量,輔選時的人力、物力支援」。
黃良華是於前年八月舉行的國民黨「十七全」一次會議中首次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委員的。當時,幾位與大陸事務相關的黨代表綑綁在一起,以「大陸台商代表共同推薦的中央委員」、「兩岸經貿先錄」的名義參選,他們是台商服務中心主委曾永權,大陸部主任張榮恭,華南台商表黃良華(佛山市台商協會會長),華東台商代表海中天(南京市台商協會副會長),華北台商代表吳昌鑫(北京市台商協會副會長),青年台商代表李茂榮(上海楊浦高中國際部主任)。由於參選策略得宜,拉票成功,全部上壘當選為中央委員。這是在國民黨組織史上,首次有以「大陸台商代表」名義當選的中央委員。其中曾永權雖然是高級黨工,但由於他先後擔任「國民黨春節包機直航協商團」團長,「國親立委大陸農業訪問團」團長,「國民黨包機直航訪問團」團長,率團前往大陸訪問,推動春節包機直航、水果銷陸零關稅、客貨運包機直,作出了重大貢獻,被喻為「兩岸直航大推手」。他們的當選,表明了黨心和黨意,是擁護和支持兩岸經貿交流及三通直航的。
在曾永權、張榮恭、黃良華、海中天、吳昌鑫、李茂榮兩年前共同參選中央委員的文宣品中,介紹黃良華的簡歷時,第一項就是「第六屆立法院國民黨不分區第一候補委員」。按照台灣地區的法律規定,只要國民黨的現任「不分區立委」有人出缺,黃良華就可自動補替。果然,就在他積極爭取中常委之際,傳來了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曹壽民自動請辭,由黃良華遞補的消息,甚至還有「自己人」指責黃良華是以一千萬元的代價,換得曹壽民退讓,但這謠言很快就被黨中央澄清,指出是曹壽民向台大借調的期限已到,必須返回台大教書。
有人分析認為,黃良華遞補「不分區立委」,是馬英九的選戰佈局,目的是為了爭取一百萬台商、二百萬台商眷屬的選票。實際上,在第六屆「立委」選舉時,黃良華被國民黨安排為該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的第十六名,就有選戰佈局的考量。但當時國民黨的總得票率,只能讓國民黨獲分配十五個「不分區立委」議席,夾生將黃良華擠跌為「落選第一名」。但在兩年多來,國民黨「不分區立委」一直未有人出缺,使他這位「不分區第一候補委員」一直無法遞補。不久前馬英九與台商代表座談時,就有台商代表埋怨,黨中央未將黃良華排在「安全名單」內,顯得不夠重視台商選票。為此,江丙坤有意自己辭職,讓黃良華自動遞補。但黨中央考量江丙坤在「立法院」及國民黨黨團內的重要地位,而改為協調讓向台大土木學系借調期滿的曹壽民「禮讓」。另有傳說,出身於高雄的黃良華,與王金平關係良好,黃良華遞補「不分區立委」也有促進「馬王合」之意。不管怎樣,黃良華已成為大陸台商代表進入「立法院」的第一人。
黃良華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創辦「台灣冠華實業公司」並任董事長,並任高雄市西子灣獅子會會長。十多年前到廣東佛山市投資,現任佛山冠華鞋業公司總經理,佛山冠華幼兒園和小學董事長,佛山市海外聯誼會副會長。一九九五年初,組織創辦了「佛山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並任第二、三屆會長。目前,佛山市「台協」已擁有三百多個會員。在這十年間,佛山市「台協」積極參加扶貧、助學、敬老等慈善活動,並每年捐助佛山大學的獎學金,及向佛山大學的學生提供社會實習地點。此外,佛山市「台協」也與佛山市獻血站簽有協約,成為佛山獻血的「特約單位」。黃良華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為台商台胞排憂解難的奉獻精神,除了贏得當地台商和政府的推崇之外,也獲得國民黨中央的高度肯定。
黃良華在佛山投資開設的「佛山冠華鞋廠」,主要生產運動鞋、休閑鞋,其中有高端的針對特種運動的鞋類,包括高爾夫球鞋、足球鞋、棒球鞋、登山鞋、雪鞋等。原材料都是由國外進口,生產的鞋也是百分之百出口。公司運用「豐田」式的生產環節環環相扣的先進管珀模式,擁有職工五千多人,年產量達一千萬雙。二零零零年,他先後創辦了「佛山冠華幼兒園」和「佛山冠華小學」,除聘用各地的優秀教師外,還高薪禮聘教育界的權威人士作外教。「冠華幼兒園」總面積達二十五畝,總建築面積一萬五千平方米,包括有溫水游泳館、電腦室、禮堂、室內操場等,是中國大陸目前規模最大的幼兒園,設有芭蕾、繪畫、鋼琴、棋藝等興趣選修課程。「冠華小學」每年向佛山的重點初中輸送的學生佔六成,是其他小學的四倍。「冠華小學」還極配合市委的工作,為市體育學校的球隊提供食宿和訓練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