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檢討加入世衛失敗教訓並將改採新策略

陳水扁當局並不甘心遭到聯合國秘書處退回申請「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書函,及世界衛生組織否決其「入會」申請的失敗,繼續進行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公投」及「以台灣名義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以台灣名義加入國際組織」的活動,以圖實現變相「法理台獨」。他們面對所遭受的失敗,為了改進技巧,提升成功率,曾進行過檢討和研究。最近,「外交部」次長楊子葆向「立法院外交及僑務委員會」所作的《二零零七年我國推動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之經過、檢討與展望》報告,就透露了台灣當局在「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方面的某些策略調整。

楊子葆說,台灣當局推動參與「WHO」十年來,「觀察員案」僅獲「邦交國」及美、日等國支持,迄未能獲重大進展。另美、日、歐盟等國基於共同防疫理念,支持台灣實質參與「WHO」技術性會議及相關防疫機制,亦受到中國於二零零五年與「WHO」簽署「秘密備忘錄」的影響,不僅使台灣參與名稱受到矮化,台灣醫衛專家參與「WHO」會議及機制亦受到嚴重阻礙。為回應民意期盼,強調台灣主體性,同時凸顯「政府」充分保障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健康的決心,「政府」爰決定於本(二零零七)年向「WHO」提出「會員申請案」。

楊子葆說,台灣當局推動「加入WHO」案,以「WHO會員案」為主要目標,惟在推案過程中亦將「觀察員案」及「有意義參與案」涵蓋在內。推案過程力求務實可行,保持彈性,以累積過去推案成果,動員友台力量,爭取國際社會之瞭解與支持,維持推案之動能。

推案目標:(一)完成推案程序:於時限前完成以「總統」名義致函「WHO」幹事長正式申請入會之遞函程序,並續於「WHA」推動「會員案」。(二)動員友台力量:動員「友邦」並洽促友台國家於「WHA」會前致函或進洽「WHO」幹事長支持「會員案」,籲促幹事長依據「WHA」議事規則,在台正式入會前先邀台為觀察員。(三)爭取國際瞭解:妥善溝通協調,爭取理解;避免美、日、歐盟等主要國家公開反對台案,並力促其他各國善意支持或採中立。(四)促成充分辯論:洽請「友邦」為「會員案」在本年「WHA」總務委員會及全會中執言,促使台案獲充分辯論。(五)防阻中國反制:全力防阻並降低中國反制力道,避免造成後續推案阻礙。(六)強化實質參與:續促請「WHO」就台實質「有意義參與」予台協助。

推案策略:(一)「會員案」:1、在五月十四日「WHA」開會前,持續動員「友邦」政要致函或進洽「WHO」陳馮富珍幹事長,表達對「會員案」之支持;其他館處則動員友台力量呼應「會員案」。2、基於「理性推案」與「彈性處理」原則,動員「友邦」在「WHA」總務委員會及大會發言支持「會員案」,達到宣示效果。為加強國際社會對「會員案」之瞭解與支持,透過各種有效途徑,與各主要國家持續溝通,建立互動。(二)「有意義參與案」:續與各主要國家,尤其是美、日、歐盟及歐盟會員國加強聯繫,共謀爭取「有意義參與」案之實質成果。

楊子葆在報告了「推案經過」、「洽助經過」及「WHA理案情形」、「具體成果」後透露,台灣當局未來推動「加入WHO案」,將調整策略。其中,在「會員案」方面,在妥善規劃及策略運用下,該案於本屆「WHA」大會中獲得近三小時之充分辯論,促使「WHO」秘書處及會員國無法忽略台案,甚而使「WHO」幹事長之致詞延至次日。台灣以小搏大之策略,已成功凸顯台灣參與「WHO」權利之「正當性」。為貫徹決心,台灣申請成為「WHO」會員之政策允宜堅持,並及早預擬明年推案策略,繼續強化推案論述與洽助工作,爭取國際社會瞭解台案訴求並予台支持。

在「實質案」方面:(一)「國際衛生條例」(IHR 二零零五)於本年六月十五日實施  ?,台灣已於上年五月宣佈提前實施,「衛生署」侯署長並於本年五月二日致函「WHO」陳馮幹事長,確認台灣將執行「IHR」,並指定「疾病管制局」為聯絡窗口。未來台灣宜堅持以獨立地位參與「IHR」,絕不接受「WHO」將台灣執行「IHR」納入中國,或經由中方轉介之安排;另並將全力促使「WHO」接受台灣「疾病管制局」為聯絡窗口,及建立與台灣在「IHR」下之互動機制。

(二)加拿大、美國、德國(代表歐盟二十七國)及日本在「WHA」大會投票後均發表利台之「解釋性聲明」,支持台「有意義參與」,且美國衛生部部長Michael Leavitt於五月九日致「WHO」幹事長函中亦明確表達美方對台上述訴求之支持,顯示主要國家仍維持友台善意。未來台灣當局將在既有基礎上,爭取主要國家助台持續向「WHO」秘書處溝通,爭取對台「有意義參與」「WHO」最有利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