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重視公務員公共危機處理培訓工作 宜重視公務員公共危機處理培訓工作

日前本欄曾以《宜建立危機處理機制隨時進行止損管控》為題分析指出,隨著澳門的回歸後第一位特首何厚鏵的兩任十年任期即將屆滿,情勢越來越複雜。而情勢越是複雜,就越是考驗當局的政治智慧和危機處理能力、止損管控技巧。因此,有必要建立最高層次的危機處理機制,做好止損管控工作,維護特區的穩定和安全。而在另一篇評論中,本欄也呼籲特區政府相關部門主辦「危機處理培訓班」,對各級官員進行有關公共危機處理的專業培訓工作。

實際上,隨著全球化和市場化進展,現代社會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和潛在風險日益增多,多種危機的發生頻次高、危害性強、涉及領域日益增多等特點,政府的公共危機管理能力亟待加強。公共危機管理已經成為政府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而政府危機管理的成功程度,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政府的公共危機管理能力,這又表現為政府的組織能力、應變能力和整合程度。從組織層次分析的角度看,政府危機管理能力體現為政府機構和專業人員的能力。在此情況下,加強培養公共危機專業管理人才,是提高專業危機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業務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應對危機事件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之一。

在這方面,一些國家的經驗就值得參考。比如美國,其專業危機管理人員的培訓同各大學的教學計劃與課程設置聯繫密切,這是美國專業危機管理人員培訓制度的特點之一。具體來說,美國的培訓方式有四種:一是機關培訓,由機關自己主辦,課程也由各機關自行確定;二是部門培訓,培訓政府各部門的官員;三是大學進行,由公務員委員會或政府各部門與大學合作,選派或支持公職人員到大學進行相關課程;四是在職培訓,專業危機管理人員在工作崗位上學習,提高工作水平。

又如日本。其在公務員培訓制度中,將人事管理、業務管理、危機管理成為晉升所必須經歷的培訓。其中危機管理培訓是很有特色的,如擔任課長的候選人要經歷實施計劃失敗的考驗才能擔任職務,這是一種風險意識和危機處理能力的培養。從二零零三年起,危機管理和防止恐怖活動成為防災訓練的新內容。

再如澳洲。澳洲政府對其高級公務員培訓的宗旨是,緊密結合公共行政管理在理論和實踐上面臨的新挑戰,使政府高級公務員具備應付新挑戰的能力,不斷更新管理觀念,汲取有益經驗,解決實際問題。其中一項是應急管理培訓,要求各級政府、政府各職能部門的高效、協同運作,要求公務員具備相應的應急管理的素質和能力。澳洲在建立應急管理體系的時候,也非常注意對公務員進行相關的教育和管理。澳洲應急管理中心是澳洲應急管理的核心機構,該組織通過包括預防、準備、應急及恢復重建在內的全面手段,促進澳洲國家應 急管理措施的實施。該中心下轄四個小組,其中就包括教育和培訓小組,其主要職責是:教育和培訓的開發與傳播;應急管理資格的標準和課程的開發與維護;應急管理研究和社區教育。

另外,俄羅斯為了管理人為災害、自然災害以及各種事故,成立了俄羅斯聯邦民防應急和減災部,也稱特別情況部,以更好地處理由災難引發的事故。在俄羅斯特別情況部承擔的使命中,就包括組織人員培訓,並相應地設立負責訓練的機構,包括一個民防學院,若干培訓中心,一所全俄羅斯民防科學研究院和一所全俄監控與實驗控制中心。

內地近年也十分重視對公共危機處理人才的培訓工作,並分別以在職培訓法、工作指導培訓法、授課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行為模擬法、電腦指導法、電教化培訓法等方式,對公共危機管理專業人才進行強化培訓。

上述各國各地區所培訓的公共危機處理人才,主要是處理自然災害和人為事件方面的公共危機的專業人才。而在澳門方面,由於其特殊的自然環境,自然災害相對較少,但隨著社會環境日益多元複雜,人為事件則可能會日漸增多。因而一般的民防救災培訓方式,並不適用於這方面的公共危機處理,而是應當建立對在公共危機狀態下的媒體管理、公共策略及建構、完善危機事務新聞發言人制度。

其中危機事務新聞發言人制度是一種政府危機管理人員通過新聞發佈會的方式經由媒體告知公眾有關危機事件的起因、後果、政府應對措施以及工作進展等情況,以澄清事實,避免恐慌,維護政府形象,同時爭取公眾對政府危機管理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為此,中央有關部門要求擔任危機事務新聞發言人的人員要固定,必須具備相當高的危機管理素養,最好是政府相當級別的官員。這樣,既可以顯現政府對危機事務新聞發言人制度的重視,又可以保證危機信息傳遞的權威性。

為此,澳門特區政府在委托國家行政學院和外交學院培訓澳門政府各部門的新聞發言人時,應考慮增列有關處理公共危機事務的發言知識、技巧,而不應只是停留在常態性的新聞發言人層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