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澳門」不是「APEC」的會員,致使澳門特首何厚鏵未能出席「APEC」高峰會,形成了在「一個中國」架構下的兩岸四地,只有澳門特區「斯人獨憔悴」的遺憾,我們想到了另一個更大的遺憾--將於明年八月首次在中國首都北京舉辦的世紀奧運盛事,當來自「一個中國」架之下的中國、「中國香港」、「中華台北」的體育健兒在競技場上,以「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大展身手之際,「中國澳門」的運動員卻領不到「入場券」,只有羡慕「流口水」的份兒。盡管北京奧運組委會為了撫平澳門的「失落情緒」,在安排奧運火炬傳遞接力路線上,把澳門納入了「境外城市」名單,使澳門成為北京奧運火炬接力傳遞路線中唯一的不屬國際奧委會成員的城市,但也彌補不了「中國澳門」不能出席在自己國家的首都舉辦的奧運盛事的遺憾。
如果聯想到「中國香港」被安排為這項奧運的分賽區城市,承辦了其中的馬術比賽,就使連參與比賽都不可得的澳門,顯出「同是特區不同命」的宿命。再聯想到何厚鏵在當選特首之前,曾長期擔任澳門奧委會的主席,但在澳門回歸之後,他卻未能親率澳門健兒參加在自己國家的首都舉行的奧運比賽,這個遺憾的「遺憾度」,就更是被無限地擴大。相對於我們的祖國而言,在「一個中國」架構之下,連尚未實現統一的台灣地區,都可以參與這場奧運盛事,但已經回歸祖國的澳門,卻被拒於大門之外,也使這場世紀盛事顯得「不完整」、「不完美」。在此領域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也就有所遜色。
這個「世紀遺憾」,本欄已經議評過多次。但出於對澳門的感情,對澳門體育事業的支持,對北京奧運更臻完美的企盼,仍不得不在此再發「有(心)病呻吟」。實際上,中國澳門奧委會至今仍不是國際奧委會的會員體,這無論是對澳門特區及澳門居民以至澳門體育健兒,還是對曾擔任過澳門奧委會主席的特首何厚鏵本人來說,都不能不是至感遺憾的事。當然,做成這一令人遺憾的情況,不是因為中央人民政府對澳門的體育領域體現「一國兩制」精神的誠意不足。相反,中央政府對於回歸前的澳門地區及回歸後的澳門特別行政區能夠打進國際體壇,是盡了力的。如「中國澳門」奧委會能夠加入亞洲奧委會,並先後派出代表團參加了北京亞運和廣島、曼谷、多哈亞運,甚至還奪得了一些獎牌,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奧委會,特別是何振樑先生,是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即使是中國澳 門奧委會參加國際奧委會的問題,中國奧委會也傾力予以協助。但是,由於國際奧委會曾經作出不再吸納「非主權國家」奧運團體為其會員的決定(不影響已經加入了國際奧委會的會員,如「中華台北」、「中國香港」等),而令澳門難圓「奧運夢」。
據說,國際奧委會之所以作出這一決議,並非是針對澳門,實際上國際奧委會許多執委都明白澳門的實際情況,尤其是「中葡聯合聲明」及「澳門基本法」規定,澳門可以「中國澳門」的名義單獨參加國際性體育組織的情況。但為何又有這一決定呢?據說是與國際奧委會前任主席薩馬蘭奇的尷尬處境有關。原來,他的故鄉--西班牙的一個地區,近年正鬧分離活動,意圖成立獨立國家,並申請加入國際奧委會。薩馬蘭奇為了投鼠忌器,而主導了這個決議。這樣做,薩馬蘭奇是維護了自己祖國的統一,也保護了自己的政治聲譽,但卻犧牲了澳門加入國際奧委會的機會。
既然正是連國際奧委會大多數委員都已明白到,中國澳門奧委會的加入國際奧委會的申請,與分裂主義無關,且已得到了其中央政府的認可,故關於澳門加入國際奧委會的申請,如果能想辦法找出一個適當的理由,是可以得到不受上述決議管限的豁免的。也既然主導上述決議的薩馬蘭奇已經退休,更既然在經國際奧委會批准的北京奧運火炬傳遞路線中,有經過澳門的安排,故中國澳門奧委會加入國際奧委會的問題,就應當擺在澳門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相關主管機構的桌面上了。以盡北京奧運舉辦前最後一年的努力,以今屆奧運是在中國首都北京舉辦的有利條件,向國際奧委會提出「中國澳門奧委會」的入會申請,並遊說各位委員鼎力相助,俾澳門能圓「奧運夢」,償「奧運願」。即使是來不及在北京奧開幕之前達成這一任務,也應爭取到「中國澳門隊」能獲北京奧運會邀請作為「列席代表隊」參賽。
這除了是中央政府責成國家體育總局繼續做好協助澳門加入國際奧委會的工作之外,中國澳門奧委會更應做好向國際奧委會介紹「中葡聯合聲明」和「澳門基本法」的相關規定及澳門的體育運動現狀的工作,使他們體認到澳門特區在參加國際組織方面的高度自主性,及澳門的體育水平絕不低國際奧委會現有一些成員體的事實。而對「中國澳門」加入國際奧委會,至少是批准「中國澳門」以「列席代表隊」身份參加北京奧運比賽,可大開「綠燈」。或許,這樣就能解決「一國四隊」,唯有澳門入不了奧委會,也參加不了北京奧運的令人遺憾的問題,並使「一國兩制」方針在體育領域中體現得數為完美,併發出更加燦爛的光輝!
我們熱切期盼著:二零零八年北京奧運會舉辦之時,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旗,能高高地飄揚在運動場上;「中國澳門」的運動員,能在運動場上馳騁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