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門電台葡語頻道報導,葡國政府同意澳門葡文學校遷往塔石廣場旁邊愛都酒店舊 址,但同時亦希望將來搬遷之後,該校學生可以使用旁邊的泳池,但泳池仍有時開放給公眾使用。此外亦希望葡文路義士幼兒園保留在現址,即二嚨喉公園旁繼續運作。澳門電台葡語頻道還報導說,葡國政府已將上述立場通知澳門特區政府,是否接受有待澳門政府決定。
倘若這一報導屬實,就將予人這樣的感覺:經過多年的尋覓和討價還價,葡國政府和葡文學校主辦方都已對「遷址」問題等得有些不耐煩了,因而也就不再堅持以往的位置要佳,面積要大,校址要集中的要求了。就連愛都酒店舊址這麼一幢小樓,及仍須與路義士幼兒園分開設校舍,也可接受。
實際上,葡國政府和校方過去對葡文學校新址的要求、標準是甚高的。因此,雖然澳門政府曾提出過幾個地段,要不就是嫌地點偏遠,要不就是嫌面積不足,要不就是嫌未能使校本部與幼兒園集中在一起,而予拒絕。至於校方屬意的地段,卻又或是屬於「澳門歷史城區」周邊環境保護區,或是原已規劃建設公園,而遭到市民反對。在一拖多年之下,拖到連自己都感到不耐煩了,終於打起了愛都酒店舊址的算盤來。
誠然,從某個角度看,以愛都酒店舊址來作葡文學校新址,符合葡文學校的「洋風葡韻」特色。而且,愛都酒店舊址位於塔石廣場,而這一區域的葡式建築物特多,且多是文化單位,如文化局、中央圖書館、中央檔案館等都廁身於此。甚至瘋堂新街一帶經過整治之後,已成為遊客尋蹤欣賞的土生葡人居住小區景觀。致使愛都酒店舊址周邊的氛圍,頗為喫合葡文學校的葡國文化教育特性。再加上該區域位於市區之內,交通方便。就此而言,葡國政府希望能將愛都酒店舊址作為葡文學校新址,有其道理。
但是,世事無完美,「想得十足,頸又縮」。愛都酒店舊址的土地面積及建築物容積都很小,可能遠小於葡文學校現址。這與校方當初「面積要大於現址」的要求,正好是背道而馳。而且,酒店內的間隔也不完全適用於教室。當然,可以將之拆卸後重建,使其內部間隔符合教室要求。也可以「偷取」周邊土地,擴大校舍面積。但由於受地點環境條件所限,尤其是要避免產生「遮塔效應」影響而不能超高,即使是用盡周邊土地,總建築面積也不可能大於現有校舍。
這還是屬於葡文學校本身的「遺憾」。如將愛都酒店舊址用作葡文學校,對社會或對其他有發展意願者而言,也同樣是「遺憾」。其一、在前一段時間的有關設立中央圖書館的諮詢中,有不少市民建議將中央圖書館設在愛都酒店舊址,以取其交通方便,及與周邊文化氛圍相協調。倘若葡文學校遷址於此,雖然同樣是文化教育單位,但卻就「剝奪」了中央圖書館在此立足的機會。
其二、按照葡國政府的意願,新花園泳池將作為葡文學校的一部份。這就勢必侵佔本澳市民游泳康樂的權益。--由於本澳其他的對公眾開放泳池遠離市區,故新花園泳池是居民進行游泳康樂的主要場地,使用率相當高。在葡文學校將之當作是自己的「校用泳池」後,雖然仍向社會開放,但就勢必會擠佔公眾的享用時間,成為「與民爭利」的典例。
其三、知名商人周錦輝曾計劃將愛都酒店翻新改建為葡式酒店。這個計劃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峰景酒店改為葡國駐澳門總領事官邸後,澳門葡式酒店已經式微的不足,以強化澳門「中葡文化融合之旅」的意涵。尤其是在現今澳門大多的酒店都是走現代化的裝璜路線,缺少傳統葡式文化色彩的情況下,推出葡式酒店對強化「澳門歷史城區」的中葡文化融合景觀及氛圍,將大有裨益。
因此,為葡文學校的繼續辦學發展(除非是葡文學校自己有意「縮班」)著想,更是從讓愛都酒店舊址為澳門社會發展發揮更好的作用考慮,愛都酒店舊址都不是葡文學校新址的最佳地點。其實,主教山麓原某修院舊址,就比愛都酒店舊址理想得多。它不但是面積較大,不小於葡文學校現址,而且也鄰近葡國駐澳門總領事官邸及土生葡人發韌之地「亞婆井」,就連它所在的街道也名曰「學校巷」,再加上環境清靜,位置適中,正所謂「配到靚絕」。確是值得特區政府、葡文學校及葡國政府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