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四大天王」特別費案,最高檢察署特別偵查組上周五偵查終結。「副總統」呂秀蓮、民進黨主席游錫(方方土)及「國安會」秘書長陳唐山因使用他人發票核銷特別費而被控「貪污」及「偽造文書罪」予以起訴;民進黨正、副「總統」參選人謝長廷、蘇貞昌則以「查無犯罪事證」獲不起訴處分。正在加拿大訪問的游錫(方方土)聞訊後,當即宣佈辭去民進黨主席之職,旋後又稱因要處理九月二十八日民進黨黨慶和九月三十日民進黨「全代會」的事務,而將辭呈延至九月三十日之後生效。至於接任黨主席的人選,黨內主流聲音是由陳水扁兼任,但也有小部份人表示反對。這一系列事態發展,予人許多暇想。
首先,是關於特偵組的起訴決定的問題。這個起訴決定,「恰巧」是民進黨將要參加二零零八年「總統」選舉的謝長廷、蘇貞昌獲得不起訴,逃過大難,與被起訴的馬英九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而沒有參選,或是曾參加黨內初選卻落選,而其中有人直到現在仍不服輸、為謝長廷製造麻煩的人,卻被起訴。因此,這個起訴決定,有人將之喻為為民進黨明年的選情「度身訂做」。
姑無論特偵組是否有為民進黨「總統」選情「做作堆」的意圖,但「檢調不統一」的不公正做法,卻是十分明顯。且不說「北檢」與「南檢」(即決定不起訴台南市長許添財的台南地檢署)不同調,就是在特偵組本身,也是自相矛盾。實際上,在起訴馬英九時,拒絕採納「大水庫」理論;但在決定不起訴謝長廷、蘇貞昌時,所持的理由之一就是「大水庫」理論。這種法律面前人人不平等的做法,又如何令人心服?又如何令人相信台灣的司法?
當然,謝長廷的「甩難」,既有可能是檢調機關「放水」,也有可能是謝長廷本人以其實務律師的出身,一直在對待特別費的問題上,比較小心,故確是無大的把柄可讓檢調部門抓到。實際上,筆者在六月底就聽到謝長廷近身幕僚表示,謝長廷自信在特別費問題上「清白」,故才有「若特別費案被起訴,即退選」之語。由此,七月初本欄也曾就此作出報導和評析。但本欄當時又分析認為,謝長廷並非是陳水扁心目中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人選,故即使是在特別費問題上抓不到他的把柄,也將會在「玉皇宮案」等所謂「十大弊案」問題上,設法在明年一月「中選會」接受「總統」參選人登記之前,將他拉下馬,換上自己所屬意的蘇貞昌上馬參選。而謝長廷確是也自忖在「玉皇宮」等弊案方面沒有過硬的「平安無事」證據,故他並不敢對「十大弊案」大拍胸膛說「倘被起訴就退選」。由此,檢調部門是否在明年一月前偵結謝長廷的「十大弊案」,或雖已偵結但是否宣佈起訴謝長廷,就將成為陳水扁究竟是仍然不滿意謝長廷,還是終於接受現實,不得不認命「謝蘇配」的分水嶺。
其次,關於游錫(方方土)、呂秀蓮、陳唐山的是否辭職的問題。民進黨「廉政條例」規定,從政黨員倘因賄選、收賄、貪污及瀆職影響清廉形象,已被起訴的,停權一年以上處分;經一審法院判決有罪者,予以除名處分。為此,作為必須嚴格執行黨紀的黨主席的游錫(方方土),已於第一時間宣佈辭職。這是因為,既然已被停權,就沒有資格繼續擔任黨主席。
這也正是呂秀蓮強烈要求挽留游錫(方方土)的主要原因。這是因為,倘按「游錫(方方土)模式」,不但她的中常委資格被「停權」,而且她的「副總統」也須比照辭職。更難堪的是,本來有機會出任有六年任期保障,亦即是即使二零零八年發生「政黨輪替」,也不會被撤換的「監察院長」提名,也將確定「吹燈」。
但仍有存疑。「廉政條例」是民進黨的黨內規章,當然可以規範黨的中常委「停權」的問題。而呂秀蓮的「副總統」並非是黨內職務,而是由選民選舉產生的,黨內規章能否凌駕於「國法」之上?不無疑問。就此,陳唐山的「國安會」秘書長是否也將要辭去,也須看如何處理呂秀蓮的職務問題而作比照。
本來,游錫(方方土)宣佈辭職,是應當即日生效。但他並不甘心於已有一百六十多名黨代表連署的「游版正常國家決議文」夭折,隨即又表示待到「全代會」召開過後才交出職務。這當然是引起「反游派」尤其是反對「游版決議文」的黨內人士的反對。但同樣地,卻獲得「挺游派」尤其是支持「游版決議文」的黨員的支持。
按規定,游錫(方方土)的去留問題,應由中執會決定。而最接近的一個中執會會期,是本月二十六日。但黨中央卻突然決定,因來不及聯絡中執委,故本周三的中執會改為召開中常會。顯然,這是「緩兵之計」。這是因為,三十五人的中執會在結構上對游錫(方方土)不利,而十五人的中常會,其結構對游錫(方方土)則較為有利。這個安排,雖然是有意讓游錫(方方土)的辭職生效日期拖過「全代會」,讓他能在「全代會」上主導「游版決議文」。
但即使是「全代會」能通過「游版決議文」,游錫(方方土)辭去黨主席後,謝長廷的競選活動就將減少了來自黨中央的掣肘。這對「長昌配」來說,應有「加分」作用。
再次,關於陳水扁是否兼任黨主席的問題。游錫(方方土)辭職後,民進黨「立院」黨團當即宣佈,支持陳水扁兼任黨主席。這一建議,得到了包括謝長廷在內的多數從政黨員的支持,已成為黨內主流意見。
本來,《民主進步黨黨章》就已規定,民進黨在執政時,「總統」是當然黨主席,而且陳水扁也確曾以「總統」之身兼任過黨主席。但民進黨在二零零四年底的第六屆「立委」選舉中大敗之後,陳水扁即宣佈「免兼」辭職。現在黨內主流民意支持他再次兼任黨主席,這是順理成章。
陳水扁倘兼任黨主席,就將產生如下的效應:一、按政黨政治原理,黨中央是選舉機器。因此,陳主席必然會更是名正言順地「恪盡職守」為民進黨的「總統」選戰搖旗吶喊。「二零零八」之戰,民進黨就更像是陳水扁在選,謝長廷就將更加「沒有聲音」。二、陳水扁必會以其黨主席之身,竭盡全力地推動「入聯公投」及其他公投,而民進黨的選情也將重演二零零四年的「泥巴仗戰略」及「兩顆子彈戰術」,謝長廷所主張的「幸福經濟」、「和解共生」選戰主軸,將被淹沒。三、雖然陳水扁是繼任游錫(方方土)餘下的任期,到明年一月止,但屆時他必然以「總統」兼黨主席的特權,操縱「黨意」,讓他繼續出任第十二屆黨主席。也就是說,當陳水扁卸任「總統」後,仍有黨主席一職在手,亦即他仍擁有政治舞台,還可在台灣政壇上呼風喚雨,當然也就不會甘於寂寞,必會繼續「主導」台灣地區的政治風雲。--不管是馬英九當選「總統」,還是謝長廷代表民進黨繼續執政,均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