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進黨將有三個重要會議。其中上午的民進黨「立院」黨團會議及中午的民進黨中常會,將與游錫(方方土)的辭呈是否應立即生效有關;另一個會議則是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提名委員會」的會議,將討論黨主席「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也與游錫(方方土)的是否循慣例辭主席職即不再過問黨務相關。相信,其中的黨團會議,會在強烈主張游錫(方方土)「立即打包走人」的黨團召集人柯建銘的主導之下,作出對游錫(方方土)較為不利的結論。而中常會的十五名成員中,「挺游」者過半,尤其是其中的蔡同榮一心要勸留游錫(方方土),以利於自己被游主席提名為「不分區立委」提名人,必會運用其擅長的「硬打軟磨」功夫,引導中常會作出有利於游錫(方方土)的決議。對此之下,黨團的結論無約束力,中常會的決議具黨內法紀效力,故將會是中常會打敗黨團。
游錫(方方土)不顧黨內同志的強烈反對,仍要打破民進黨「主席宣佈辭職即打包走人」的傳統,繼續賴在黨主席的位置上多呆十來天,是因為他要完成其「歷史使命」:在於九月三十日舉行的民進黨「全代會」上,主持通過「游版」的「正常國家決議文」,及有關「解散派系」的配套措施。但也有人質疑,倘若「游版」的「正常國家決議文」獲得通過,屆時可能「勸留」的聲音將會更大,且更具「正當性」,或許他就將會以「順從黨意民心」為由,收回辭呈。並繼續以其黨主席身份操弄選舉機器,及以「游版正常國家決議文」作競選綱領,去與真正的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別苗頭」。
但要使此揣測成為事實,關鍵的就是「游版」的「正常國家決議文」獲得通過。按照民進黨內規規定,「全代會」的決議以多數決為原則,但重大事項須經出席人數三分之二通過。「正常國家決議文」應屬「一般事項」,故必須有出席「全代會」的黨代表的半數贊同,便獲通過。而民進黨第十二屆「全代會」的代表總數為四百八十九人,按以往慣例,「全代會」的出席率或雖出席但不在會議現場(即在會場外抽煙閑聊)率約為八成,亦即只須有二百名黨代表投贊成票,「游版」的「正常國家決議文」即可獲得通過。為此,游錫(方方土)已運用其黨主席的權力,調動各地黨部徵求黨代表為其「決議文」連署,目標為二百人。亦即倘此二百名黨代表全都到會並投下贊成票,即可使「游版決議文」獲得通過。目前,「游版決議文」已徵集到一百八十多位黨代表的簽名,離目標已經不遠。這也正是游錫(方方土)雖然宣佈辭職,但仍不甘心「立即走人」的重要原因。--「革命即將成功,游揆仍需努力」也。
但是,「游版決議文」能否獲得通過,仍將遇到以下幾個技術上以至是政治上的問題:
一、按民進黨的議事規則,「全代會」應是先行表決「中執會版」亦即「黨版」的「決議文」,這就比黨代表連署提案的「游版決議文」佔了時程優勢。「黨版決議文」通過後,就不能再表決黨代表提案的「決議文」。但也有可能是「黨版決議文」因得不到過半數票而遭否決,而讓「游版決議文」有機會付諸表決並獲通過。按照慣例,通常是在表決前,或會經過協商,或是併案處理,或是在「黨版決議文」的基礎上,加進「游版決議文」的內容。但目前兩派兩案是勢均力敵,爭持激烈,協商的的空間較小,極有可能是兩案直接交付大會表決,實行硬碰硬。
二、倘此,陳水扁的表態和邱義仁的幕後斡旋,將起關鍵作用。如果兩人是偏向於「黨版決議文」並利用適當機會作出明宣暗示,「游版決議文」被封殺的機會就將較大。
三、從四百八十九名黨代表的組成結構看:在約一百二十多名「當然黨代表」中,曾通過「黨版決議文」的三十五名中執委,當然不會在「全代會」表決時「自打咀巴」;政務官大多是陳水扁和蘇貞昌的人馬,也當然不會與自己的「老闆」「過不去」;身為「立委」的黨代表,看來除少部份支持「游版」外,大部份會聽黨團總召柯建銘的。就此,佔黨代表總數四分之一的「當然黨代表」,基本上傾向「黨版決議文」。至於「選任黨代表」,除了地方黨部主委及少量「游派」人士外,「扁系」、「蘇系」、「謝系」及「新潮流系」,將會支持「黨版決議文」。即使是已參與連署「游版決議文」的黨代表,其中有部份是「礙於情面」或在「懞查查」的情況下參與連署的,只要有「猛人」提點,他們未必會舉手支持「游版決議文」。
但有一個有可能會出現的重要外部環境因素,不容忽略。那就是:倘在「全代會」召開前夕,美國或中國大陸再次就台灣的「地位」問題發重話,就必然會被游錫(方方土)操弄為「國際打壓」,煽起悲情情緒及追求台灣「自主權」的意識,黨代表們就將會全力支持其核心內容為「國號正名為台灣」的「游版決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