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奸巧之計對黨內有效卻對馬英九失靈

在民進黨的中生代領袖中,謝長廷向有「黨內小諸葛」之稱,意思是他的計謀很多。因此,在黨內競爭中,他的「足智多謀」就成了黨內同志忌恨及攻擊的焦點。實際上,在今年初的民進黨「總統」初選中,蘇貞昌就攻擊謝長廷「奸巧」--「巧」是巧耳,可惜滿腦子是「奸計」。

謝長廷在與游錫(方方土)的路線以至權力鬥爭中,以「懮憤成疾」為由拒絕出席民進黨「全代會」及專門為他舉辦的造勢大會,終於擊退了「游版國家前途決議文」,就可說是充滿高 度政治智慧的「計謀」。不過,以民進黨全黨的利益計,謝長廷的這次使「計」,是正面的,因而不能算是「奸巧」。

食髓知味。謝長廷又意圖以「閉門避出」的計謀,逼退要做他「太上皇」的陳水扁。因此,他一方面以「感冒」、「腳痛」為由,連續十三天閉關自守,讓黨內一大票政客懮心如焚,擔心倘謝長廷繼續消聲匿跡,就將會被選民們忘掉,不利於他的選情,故連呂秀蓮都表示很「懷念」他,從而形成了一種全黨都關心他的身體健康,並催促他早日破關復出的「黨意民心」;另一方面,謝長廷卻明確表示,只有在陳水扁宣佈接任黨主席,及明確表明「國政」要聽「總統」的,選戰則應由候選人說了算之後,他才會復出。於是,向陳水扁施加了全黨都贊同謝長廷關於陳水扁不要干預其選務的「民意壓力」,從而迫使陳水扁在選務操作上「還政於謝」。倘此「計」成功,應是謝長廷十多年來首次向陳水扁作出挑戰,盡管這個挑戰是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然而,陳水扁又豈會輕易「上當受騙」?因此,陳水扁盡管在宣佈接黛任黨主席的記者會中,不敢違背民進黨「候選人最大」的老傳統,假惺惺地表示「抬轎的人不與坐轎的人擠位置,甚至把坐轎的人拉下來」,但也提醒謝長廷和民進黨內的一眾政客:「抬轎的人看得比較清楚,若有危險將要提醒坐轎的人」。這番話,把陳水扁不甘寂寞,仍要操控謝長廷的選戰部署和節奏,做謝長廷「太上皇」的心理,暴露無遺。

陳水扁這?做,除了是擔心將會失去政治舞台,及擔心謝長廷選輸,自己就將會被其政敵對其貪污案進行「秋後算帳」之外,看來,也是他要親自與馬英九再戰江湖,挽回面子的陰暗心理在作祟。

實際上,在陳水扁的從政生涯中,馬英九是唯一打敗過他的人。尤為令他不服氣的是,在一九九八年台北市長選舉時,當時台北市民對他的施政滿意度高達百分之七十幾。而按西方的政黨政治慣列,凡爭取連任者,只要民意支持度能超過百分之五十,就必然能當選連任。但是,身歷百戰的陳水扁,卻輸給了從未參加過選戰的馬英九!此後,他一直緊記這「深仇大恨」,要親自與馬英九「血戰」一場。而今次「總統」選舉,正好是國民黨要推出馬英九作「總統」參選人,陳水扁就感到「復仇」機會已到,決定要親自落場,假借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的「外殼」,來與馬英九進行一場血戰,一雪當年馬英九把他拉下馬之仇。因此,他的那句「扛轎的人看得比較清楚,若有危險要提醒坐轎的人」,已是把謝長廷視為木偶,並埋下了他要與馬英九直接對決的伏線。

好不容易說服了陳水扁不管選務的謝長廷,看到此陣勢,當然是心焦如焚。想不到自己度出閉關自守調動黨意的計謀,仍被陳水扁破解。因此,很有必要從陳水扁的手中搶回陣地,以凸顯只有自己才是馬英九的競選對手。於是,他一反自己曾經公佈的「幸福經濟」選戰主軸,搶過陳水扁所揭?的「入聯公投」大旗,向馬英九下戰帖:就「入聯」和「返聯」問題,進行辯論。謝長廷的動機很明顯,他要彰告世人,這次「總統」選舉,應是「謝馬對決」,民進黨內所有的其他人,包括陳水扁在內,都不應喧賓奪主,與他搶鏡頭,爭舞台。

謝長廷此「計」,一石三鳥。既是要向陳水扁奪回舞台並凸顯自己的「總統」候選人身份,又是要陷馬英九於不義,誘使馬英九偏離自己專攻經濟民生的競選主軸,並陷入對自己最為不利,自己也最不擅長的統獨、「主權」議題之爭。而且,還妝迷惑民眾:國民黨及馬英九的「返聯公投」是偽議題,目的是要令民進黨的「入聯公投」跨不過門檻,剝奪台灣人民的「入聯權利」,從而激起部份民眾對馬英九的不滿和忿恨。就此而言,謝長廷的「小諸葛」綽號,並非浪得虛名。

不過,馬英九借引當年克林頓擊敗聲勢正高的老布什的那句競選口號:「笨蛋,問題在經濟!」來回擊謝長廷,並繼續其「長住」計劃,去體驗民間疾苦,及宣揚自己振興經濟、解困民生的競選主張。或許,以身段柔軟著稱的謝長廷,今次卻遭遇到身段更軟、不慍不火的馬英九,令其「奸巧」之計無從發揮作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