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司司長張國華昨日在立法會保安範疇「施政方針」辯論大會上透露,監獄將招聘一批越南藉人士擔任獄警,人員現正於越南接受英語培訓及體能測試。越南獄警主要補充已離職的尼泊爾獄警。由於這批越南獄警基本上不掌握廣東話,由他們看守高度設防監獄較為適當。張國華又表示,內地網絡警察效率較高,澳門司警有需要時可到內地取經。另外,在保安範疇的「施政方針」的「廣泛開展警務交流與合作」部份,也具體闡述了與內地、香港的警務交流合作的內容。
這涉及到兩個層面,其一是保安範疇引進專業或特殊技術人才,其二是進行區際及國際警務交流合作。前者,由於只是屬於「勞務」的性質,故仍未能算是正式的「引進人才」。 或許,這正是不久前特首何厚鏵訪問越南時,與越南政府領導人協商與越南進行勞務合作的內容之一。
實際上,無侖是(口居)喀兵也好,還是越南獄警也好,都是屬於「外勞」,帶有「僱用兵」的性質,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引進技術人才」。因為引進技術人才,一是指在人員素質層次上,必須是學有專長,擁有豐富專業經驗,澳門所缺的人才;二是在服務方式上,是透過特別途徑,使他們具有澳門居民身份,亦即是定居於澳門終身為澳門服務,而非合約滿後必須離開澳門。
其實,保安範疇不但是需要以勞務方式招聘越南獄警,而且在各專業領域,更應引進技術人才。實際上,保安範疇也與社會上一樣,缺乏專業人才。這除了是受社會上整個大環境缺乏專業人才的影響之外,也與保安範疇過去長期以來新人入職學歷「門檻」較低,警隊內的激勵機制也相對呆滯有關。盡管在回歸之後,保安範疇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吸收和培訓業務骨幹,但仍無法適應保安工作發展的需要。近年更因博彩業急速發展,流失了一些業務骨幹。長此下去,可能會造成人才需求與人才缺乏的「剪刀差」越來越大。
澳門回歸後,社會治安迅速好轉,被國家公安部負責人喻為「世界上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而固然是有特首何厚鏵的正確領導,及廣大警員以主人翁精神努力工作。但不可否認的是,內地尤其是廣東省公安部門的無私支援,密切合作,也起了關鍵的作用。為此,坊間一直流傳,澳門警方之所以能夠順利地破獲了包括華年達被綁架案等一系列大案要案,是全靠內地公安提供了情報或破案線索。這就顯示,澳門警方在某些領域的技術力量,仍然不足,仍依靠外援。
這是明擺著的事實。就以今年「五一」遊行澳門警員鳴槍誤擊途人的事件來說,子彈頭和槍膛的化驗,澳門警方就無把握進行,而必須委托廣東公安部門進行。
難道澳門特區就甘願長期地如此依賴外援下去嗎?盡管說,澳門有困難,內地必然會熱情支援,但長此下去畢竟不是辦法,因為一來會使依賴成為習慣,而失去奮發圖強,自力更生的動力;二來對於澳門偵查案件的保密和日後法院審理案件時對證據的正當性,也有不便。因此,還是應當建基於培養自己的人才,建立起自己的專業人才隊伍。
回歸前,本欄曾提出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其中「請進來」,是仿效法律翻譯辦公室聘請內地法律專家的方式,聘請內地公安的治安、刑偵等方面的專家,作澳門警方的業務顧問;甚至是設法讓他們取得澳門居民身份之後,讓他們擔任業務主管。「走出去」,是澳門警方挑選有培養前途並具有一定學歷文化的警員,到內地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和刑警學院深造。此建議,曾被收錄於新華出版社出版的《澳門一九九九》一書之中。
我們欣喜地看到,在保安範疇明年度的「施政方針」的「為保安隊伍吸納,培養及輸送人才」部份,有「派員到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刑警學院等內地警務機構學習」之語。這是著眼長遠,培養業務骨幹的必然途徑。既然保安司長已有此計劃,就應認真貫徹落實。
但仍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因為選送學員深造,以讀完四年本科,到畢業後在工作中實踐鍛煉,積累經驗,需要較長的時間。在此情況下,「請進來」就是解決燃眉之急的可行辦法。反正,現在澳門大學等學術機構,都以「引進專才」的方式,解決了師資缺乏的問題,保安範疇也可「照板煮碗」,適當引進一些業務骨幹專才。在「走出去」與「請進來」雙管齊下之下,相信將大為裨益於保安範疇技術力量的增強。
(更正:昨日本欄第三段「適當的防衛動作」,及第五段「防衛運當」中的「適當」及「運當」,均為「失當」之誤。合更正)
(發自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