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陳水扁下令關閉「兩蔣陵寢」,「兩蔣」家屬蔣孝嚴、蔣方智怡、蔣友柏就有關「兩蔣」歷史功過問題竟然不同調,因而在台灣朝野鬧得熱哄哄之際,原本台灣媒體認為北京將會就「兩蔣遷陵」問題予以定調的昨日國台辦記者會,國台辦發言人李維一卻出奇地冷靜,一連四次以說了等於沒說的「我們看到了有關報導」、「我還是剛才的回答」,來回應台港記者的詢問。《人民網》似乎是擔心外間未能領悟李維一連續四次婉拒回答「兩蔣移陵」問題的用意,還特意按先後問答次序將台灣「年代」電視台、台灣「中天」電視台、台灣《聯合報》及香港「鳳凰衛視」記者詢問的內容,及李維一等於是「無可奉告」的回答,一字不漏地全文照錄。從台灣記者詢問的內容及用詞看,他們是很希望李維一能道出一個「說法」的,但李維一卻是以「我們看到了有關的報導」來虛應之,可能會令到這些台灣記者們大失所望。
其實,真正失望的,還不是這些台港記者。因為有的時候,可能沒有新聞才是最大的新聞。實際上,李維一的回答,將會令到陳水扁極之失望。--他挑起「關閉蔣陵」的事端,目的就是要藉此挑起族群對立及統獨議題,以轉移選民們對民進黨上台後「治國」無能、經濟凋零,及自己家族貪瀆枉法的視線,從而為民進黨的選戰服務。果然,國民黨中央和具有國民黨中常委身份的蔣孝嚴、蔣家媳婦蔣方智怡,都上了當,跳將了起來,蔣方智怡還迫不及待地聲稱要將兩蔣靈寢移歸大陸浙江奉化老家落葬,以落地歸根。反倒是蔣方智怡的長子蔣友柏,大智若愚地詢問民進黨當局,究竟是以「國事」還是家事來定位「兩蔣遷陵」問題,並主張倘視為「國事」,就應如嚴家淦那樣,遷葬五指山國軍公墓;倘當作是家事,就應由家屬自行決定,當局不要插手。蔣友柏還贊成把「大中至正」換成「自由廣場」,以免被民進黨繼續利用來操作恐懼。幸好,有蔣友柏的冷靜表現,將民進黨中央和蔣孝巖、蔣方智怡的不「智」抵銷了一半 ,令到陳水扁只是有機會唱了一天「莊孝維」,就再沒有「相罵本」了。
而李維一昨日的四度婉拒回答「兩蔣」陵寢遷葬大陸問題,更是充滿智慧的「政治答卷」。本來,陳水扁是寄望國台辦就此發表一番偉論,並表達對「兩蔣陵寢」的遷葬去向的:無論是拒絕遷葬大陸,還是歡迎「落葉歸根」,他都可以其慣常的詭辯「才能」,炒作煽動族群仇恨和兩岸對立的話題。倘是拒絕,陳水扁就可大罵北京「無人性」,不尊重兩蔣家屬的意願;倘表達「歡迎」,陳水扁則可按既定的「劇本」,大罵國民黨與中共是「同路人」,「不愛台灣」。而李維一的回答,卻令陳水扁找不到「台詞」也失去了著力點,楞在那裡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昨日一整天,陳水扁便沒有就「兩蔣遷陵」問題再說一句話。
其實,正如本欄日前所分析的那樣,「兩蔣靈寢」是連繫海峽兩岸的一道重要臍帶,在兩岸統一之前,就將「兩蔣」靈柩遷葬大陸,就等於是割斷了這條臍帶。因此,即使當年蔣緯國先生托人到北京聯繫遷葬事宜,時任國台辦副主任的唐樹備也明確地指出,現在還不是討論「兩蔣」靈寢遷葬的時候。既然連在仍是由中國國民黨執政之時,都不是「兩蔣」陵寢遷葬大陸的時候,那麼,在民進黨上台之後,尤其是在民進黨當局大搞「去中化」、「去蔣化」之時,就更不宜討論「兩蔣落葉歸根」的問題了。
至於「兩蔣」家屬對「兩蔣」陵寢是以「浮厝」方式暫厝,有違中華民族「入土為安」傳統,並為其後人帶來不利的懮慮,「兩蔣」家屬可按照蔣方良的意願,先行將之移葬五指山國軍公墓。一方面,「國防部」確是為了修建「兩蔣」墓地,花了幾千萬元;如果卻是放棄了這個墓園,直接將之遷葬大陸,不要說陳水扁有藉口大罵「莊孝維」,就是普通的納稅人也會認為蔣家浪費公帑。另一方面,在目前階段,「兩蔣」歸葬台灣,正好是兌現蔣經國先生「我也是台灣人了」的名言,表達國民黨人同樣也是愛台灣,以實際行動宣告「愛台灣」並非是民進黨的「專利」。
國民黨中央吸取教訓,為了打好明年初的兩場大選戰,設立了「民進黨選舉奧步研究所」,研究出民進黨有可能在選戰中祭出的一百幾十種「奧步」,但卻就偏偏沒有想到「關陵」一著。因此,盡管國民黨中央在民進黨當局拆卸「大中至正」牌匾時,表現得很冷靜,呼籲支持者不要隨之起舞(到場抗議反制的只是未經組織的群眾,及台北市政府),使到陳水扁這一招如同「濕水炮仗」,燒不響。但在「關陵」問題上,卻是缺乏預見及應變措施,任由均具有國民黨要職的蔣孝嚴、蔣方智怡隨著陳水扁的指揮棒起舞。幸好,蔣家出了個聰明冷靜的蔣友柏,使的陳水扁的「奧步怪招」廢了一半「武功」;更值得慶幸的是,在涉台反應方面正日趨成熟的國台辦發言人,令到正急待「找碴」的陳水扁就像漲得鼓鼓的氣球被刺穿那樣,一下子泄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