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未來的環保政策還有待提升

梁紹滿

第三屆特區政府早前已完成第二次施政報告,其中亦就本澳未來一年的環保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措施及政策,但從整體方向來看還是欠缺新意,政府當局在制訂相關的政策時並沒有祥細將具體的工作向社會公佈,屬於運輸工務司領域的涉及環保內容的施政報告亦非常簡潔,或許是由於本澳重視環保工作的起步還算是遲於附近城市,只是對最基本的水或空氣進行相應的措施,但是對於整體環保規劃還是處於研究階段,並沒有實質的方向感。

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地區都離不開做好環保的工作,本澳自回歸十一年以來的經濟特飛猛進,將來還朝著世界休閒度假中心方向邁進,若環保的工作做得不好,相信將一定會影響本澳經濟的發展及居民的生活環境。特區政府計畫明年設立環保與節能基金,初期啟動金額為澳門幣一億元,並會進行噪音法立法的工作,以及環境保護概念性規劃、機動車尾氣排放與電子廢物管理污染示範等項的研究工作。政府對環保工作的出發點是算是好的,但是亦存在過多不完善之處。

若要做好環保工作是包羅萬象的,並不單一性,僅僅是做好空氣、水保護或噪音這幾項的研究工作就萬事大吉了,同時,環保工作是一項持續的工作,並更需要一套完善的環境保護法,以法治境,才能將環保工作做得更好。筆者在此不能提及,新加坡是世界公認的以清潔優美的環境而聞名的“花園城市”,政府重視環保是新加坡步入可持續迴圈經濟發展軌道的主要原因,其環保經驗值得借鑒。同時,新加坡在環境保護方面屬於較為成功的國家之一,是很多國家或地區學習的典範,今次行政長官率領的政府代表團到新加坡考察亦應向當地瞭解及學習如何做好環境的工作,以便取其精華。

近年來,新加坡致力綠色環保節能建設,其綠色環保節能措施主要體現在廢水利用、垃圾處理、發展清潔能源、推廣“綠色建築”四個方面,目前已成為該國一項國策。在環保立法方面,新加坡當地是具有完備的環境立法。例如,新加坡環境污染管制法令,對各類廢物處理和排放都規定了明確的標準,使各項工程建設、工商活動和日常生活都有法可依。另外,新加坡也設立了相應的專門機構,負責確保各項建設和社會活動不會引起不可控制的健康問題、安全問題和污染問題。新加坡法制之嚴厲舉世聞名,其環境法制也不例外。對於信手塗鴉、破壞環境者,其法律甚至規定了嚴酷的鞭刑。對於一些破壞環境與公共衛生者,其罰金之高當冠世界之最。如對於一些破壞公共環境者會被有關部門召去充當反面教員,穿上標誌垃圾蟲的服裝當眾掃街,以示警懲。因此,嚴格而且嚴厲的環境法制作為推行迴圈經濟發展的“大棒”,成為新加坡政府的重要舉措。

例如,在新加坡的公共汽車上到處可以看到“亂扔垃圾罰款1000新元”的告示。亂扔煙蒂、隨地吐痰、攀折花木、破壞草坪、駕駛冒黑煙車輛等違規者必會收到一張罰單,如果不按時交罰款就會受到法院傳訊。此外,違者還會被有關部門召去充當反面教員,穿上標誌垃圾蟲的服裝當眾掃街,以示警懲。此方面的管制方式是值得我們澳門學習的,雖然本澳整體衛生環境還算好,但是還有個別地區的衛生不算理想,別還有個別舊款車冒著“黑煙”行使與會有不講衛生的市民或旅客,為了有良好的環境,制訂處罰的法律法規變是有很必要的。

本澳與新加坡亦有相似之處,本澳的面積不大,但本澳面對每年都超過二千多萬旅客及五十五萬人口,每天產生的垃圾是當局最為頭痛的事情。在此方面,其實本澳可以學習下新加坡。新加坡政府制定了“邁向零點廢物埋置、邁向零點廢物”的垃圾處理政策。為減少廢物排放,新加坡採取三管齊下的策略,即焚化垃圾、再迴圈普通垃圾和再迴圈無法焚化的垃圾。而針對,令全球各國普遍感到頭痛的廢水、廢氣問題,新加坡政府設立了專職部門,幫助廠家和居民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廢物的產生。政府推行的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已在七分之一的居民中實施,垃圾收集人員定期發給居民專用塑膠袋,定期回收紙張、舊衣服、電器組件等可再生垃圾。新加坡工業廢水必須經處理達標後再排放,經淨化的再生水重新用作工業用水。新加坡在主要馬路上設立了汽車尾氣監測體系,不符合“歐洲2號”廢氣標準的車輛已被禁行。另外,新加坡政府目前正在與私人企業界攜手合作,鼓勵他們減少使用包裝物質或改用再迴圈包裝物質,以最終達到“零廢物”。

在全民環境教育及民間團體的參與方面。新加坡政府意識到不能單靠執法來應對日益嚴重的隨意拋棄垃圾問題。如果公眾能養成正確拋棄垃圾的習慣,效果將會更好。因此,進行群眾教育,向群眾灌輸環境意識和社會責任就成為新加坡長期解決問題的關鍵。環境教育成為學校課程,鼓勵每所學校至少成立一個環保俱樂部,並設法在大專學府培養環保大使。

近年來,新加坡政府又先後出臺了新加坡2012年綠色計畫、國家再迴圈計畫、無垃圾行動等政策。綠色計畫的目標是政府、公私機構及民眾三方合作,訂立保持健康生活環境的十年規劃。或許這一方面與本澳政府提出的“綠色企業夥伴”和“綠色學校夥伴”計畫相似,但本澳如新加坡一樣,還需要從整體方面入手。

新加坡政府提出“潔淨的飲水、清新的空氣、乾淨的土地、安全的食物、優美的居住環境和低傳染病率”等環境目標,通過健全的法律,到位的管理和全民的宣傳,對工業化的環境後遺症進行補救。環境保護成為新加坡人的共同理念,政府的危機感變成了全民的憂患意識。大力度的環境保護使新加坡的經濟發展進入了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迴圈軌道,新加坡不僅成為了一個美麗清潔的島國,其經濟增長、社會福利水準和環境保護都居東盟之首,甚至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

另外值得一談的是,海水淡化是新加坡解決水資源不足的有效辦法之一。但海水淡化廠開發費用昂貴,建成後利潤微薄,企業難於承擔專案建設和運營。為此,新加坡政府不惜動用2億新幣儲備金,與新加坡私人公司凱發集團合作建設新泉海水淡化廠。政府與開發集團簽署20年承包合同,由政府全額出資,凱發集團負責建設和經營。該項目已於2005年建成投產。另外,新加坡注重研發綠色環保車,新加坡高校也加入到了研發環保汽車的大軍中。一輛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設計並製造的環保城市概念車,由氫電池提供動力,排放物僅僅是水。本澳亦面臨淡水資源缺乏,但咸水資源豐富,以目前的政府財政也是有條件研究發展海水化淡的路向,同時,本澳車多人多,路少路窄,環保城市概念車亦正是適合本澳不過了,現時關鍵是怎樣引進適合本澳使用的環保車,同樣本澳有多間大專院校,政府可以利用資源讓本地院校或與國內或國外高等院校進行研發。

其實本澳環保問題亦面臨上述新加坡已推行的幾種政策,因此,本澳的環保工作與新加坡來相比較,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未來還有待不為完善。本澳是有必要在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建設和發展中,首先考慮的是環境保護,並且要從長計議,將環保工作做好。同時,環保工作並非口號式或簽訂一些意見書的表面工作,關鍵還需推出具體執行的方案。另外,本澳的環境保護建設也是有必要由政府統一組織、統一規劃、統一實施,通過公共機構和私人企業界緊密合作共同提供新的環境基礎設施和服務,以及做好與區域環保合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