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子女入學家長將被罰款,撥款15億調升學費書薄津貼

【本報訊】教委會建議,若家長若不為處於義務教育年齡的學生註冊就學或使學生長期缺課,每14天被罰款5千元。教委會又建議初步撥款15億元調升免費教育學費和書薄津貼,增幅百分之12.8。

非高等教育委員會昨日舉行全體會議,報告義務教育制度和學校督導制度的修訂內容。《義務教育制度》修訂主要重新界定了就學義務的年期,明確規定了學生、家長和教育機構的義務,增加了有關義務教育範圍內未成年人無就學註冊以及學生長期缺課的跟進措施,並列出對違反相關規定者的處罰條款。修訂提出,處於義務教育年齡範圍內的學生,家長如不辦理就學註冊或使學生長期缺課,每14天被罰款5千元。

教委會建議調升免費教育、學費和書薄津貼,初步方案總金額增加投放15億元,上升百分之12.8。幼兒、小學、初中和高中的調整幅度不一,其中以小學調升最多,高中調升最少,教青局新聞發言人王紅表示,考慮到新學年幼兒教育班師比達1比1.5,而小學教育班師比達1比1.8,有需要在這方面加大投放,亦有教委會委員認為,幼兒教育投入需要更大調升,以符合本澳教育實際情況。

至於學校督導制度修訂主要包括明確督學的權限、訂定督導活動種類、重視學校財政監察,提高督學的任職條件並增設助理督學。

會議上亦介紹了促進學生學習成功的工作思考方向,將先收集委員意見再制訂具體內容,有關工作是希望透過多元的教學模式和評核制度,完善對學生的支援,推動家校合作,促進學生學習成功。

教委會建議,採用多元的教學模式,實施科學及有助於學生發展的評核制度,完善對學生的輔導和支援服務,推動家校合作等。還可透過多元化的評核制度,從關注學習需要入手為學生提供適時及適切的輔助,並訂定合理的升留級和翠業標準,保障學生的教育水平。對於學業成就偏低的學生,則可從學業輔導方面鞏固他們的學習基礎:藉著為學生提供預防性及發展性的輔導服務和生涯規劃,協助他們適應校園的學習。

教委會指出,要促進學生學成功,需透過家長、學校、社會和政府間的共同參與,通力合作,為學生的成長和學習建構最有利的條件。教青局鼓勵學校多元辦學,設立轉校和防止輟學機制,並倡導家長參與子女教育,藉家校合作的力量,共同協助學生學業成功。教委會希望,透過整合和利用社區學習資源建設家長教育平台,提升家長教養子女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