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選後“第三勢力”發展的觀察

島內“第三勢力”發展經歷了興起、高潮後,目前正處於低谷狀態,島內現有的二元政治生態、選舉制度及“第三勢力”固有的缺陷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第三勢力”並未能通過五都選舉根本改變其發展態勢,但選後所顯現的積極因素值得關注。

“第三勢力”的發展現狀

一、“第三勢力”的定義與特點

關於“第三勢力”有不同的概念,有的以是否支持統“獨”為標準劃分,有的則將國、民兩黨之外的勢力均歸為“第三勢力”。本文所指的“第三勢力”是指以跳脫國、民兩黨對立、關心民生為政見主軸,主要爭取藍綠陣營以外的中間選民,具有一定政治實力的政治力量。其具有這麼幾個特點:一是政治立場方面,主觀上期望跳脫國、民兩黨二元對立格局,保持“第三方立場”。二是政策政見方面,以關心社會、民生等議題為主軸。三是組織方式方面,以政黨、社團為主要形式的政治勢力,當然也存在少數沒有組織形式但具有影響力的勢力。

二、“第三勢力”的發展歷程

到目前為止,“第三勢力”經過了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興起、高潮與低谷3個階段,其發展態勢與島內藍綠對抗程度密切相關。

上世紀90年代初,新党成立被外界視為獨立於國、民兩黨之外的“第三勢力”正式興起。隨著民進党成立、發展,國、民兩党對決成為常態,使得許多本可理性討論的公共議題被政治化,致使部分民眾開始厭惡政黨惡鬥,有人開始打著“第三勢力”旗號,希望喚醒中間選民尋找出路,而新党成立符合了這一思潮。所以,新党在成立之初就表現了強大的生命力,首次參選“立委”就取得21個席位,成為當時僅次於國、民兩黨的“第三勢力”。

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第三勢力”進入一個發展高峰期。不少政壇老將、新人乘勢而起,號召選民重組“第三勢力”。2000年3月,以宋楚瑜為核心的親民党成立,宣稱“要走出國、民兩黨之外的第三條路線”;2001年8月,以李登輝為“精神領袖”的台聯党成立,極力鼓動對國、民兩黨不滿的人士加入。2003年8月,由臺灣九大社會福利、社會運動團體發起成立公平正義聯盟(又稱“泛紫聯盟”),以建立社會福利制度、公平、正義等為訴求;此後還有一些所謂的族群、民主運動聯盟等都相繼成立。在2001年第五屆“立委”選舉中,親民黨、台聯黨等共獲70席,2004年“立委”選舉則獲57席,使得它們在“立法院”中成為“關鍵少數”。

2005年“立委”選制改革後,“第三勢力”迅速走下坡路,被泡沫化,並一直陷於低谷。第七屆“立委”選舉,席次由原來的225席減為113席,且實行“單一選區兩票制”,這使“第三勢力”生存空間受到極大壓縮,該屆選舉僅親民党獲1席。

三、“第三勢力”的現狀

目前,“第三勢力”在島內整體陷於發展低潮,基本處於“無人、無錢、無舞臺、低知名度”的“三無一低”狀態。一是缺乏新生代領導人物和組織勢力。以當時政治大老籌組的新黨、親民黨、台聯黨,其領軍人物在臺灣政壇影響力日趨式微,後繼乏人,且地方組織勢力薄弱,目前在“立法院”已無“第三勢力”政黨的代表人,僅在地方縣市議員維持少數席次。此次五都市議員選舉,親民黨、新黨、台聯黨分別僅獲4席、3席、2席,席次進一步降低。二是處於資源緊缺的狀態。像親民黨早在2007年便已負債1.3億元(新臺幣),中央黨部辦公樓由原來的三層樓退租為最便宜的一層。在選舉中,還存在花錢都找不到人代表該党出戰的狀況。三是沒有足夠的政治舞臺讓他們施展。由於“第三勢力”人員弱、資源少,進一步導致其既難以通過選舉獲得執政舞臺,又難以通過其他途徑爭取參政權力。四是政黨知名度低。《中國時報》2007年12月關於政黨知名度調查中顯示,親、新、台聯黨的知名度勉強維持在五成左右,而比如綠黨、紅黨、臺灣農民黨等其他小黨的知名度均在三成以下,甚至不到兩成。

限制“第三勢力”發展的結構性困境

一、國、民兩黨對立的二元化政治結構夾殺,讓“第三勢力”舉步維艱。經過陳水扁時期對“統獨”、省籍議題等分裂操弄,臺灣的國、民兩黨對立日趨嚴重。這對“第三勢力”發展造成兩大限制:一是導致島內選民的政黨偏好朝向兩個極端發展,所謂的“中間選民”不再是多數,造成培育“第三勢力”的土壤貧瘠。二是在簡單的藍綠分割大背景下,政黨或政治勢力大多都被貼上藍綠標簽,這使所謂的“第三勢力”很難展現出跳脫政黨對抗的中立路線,因而很難被民眾認可為“獨立的第三權”而受到支持。

二、現行選舉制度制約了“第三勢力”發展。一是在“總統”、地方縣市首長等一對一選舉中,政黨因素成為決定性因素之一,在“選黨不選人”的情況下,試圖走中間路線的“第三勢力”只會落得兩頭空。二是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立委”選舉,使得“第三勢力”在“立法院”不斷“泡沫化”,長期而言很難擺脫被大黨“收編”的命運。

三、“第三勢力”自身存在諸多問題與弱點,實力不足。一是缺乏有延續性的領軍人物;二是缺乏政治資源與基層勢力;三是政見主張難以擺脫藍綠對抗的窠臼,對選民缺乏吸引力。“第三勢力”政黨主張的“中間路線”,只是淡化根本政治立場,強調民生、社會政策,但這些政策國、民黨都有類似主張,民眾難以認定小黨的執行力一定強於大黨。四是“第三勢力”相互間的差異性遠大於交叉重疊性,整合難度大。

四、民意基礎薄弱且流動性大。島內支持“第三勢力”的選民基本有兩個部分,一種是因強烈不滿主流政黨路線而從藍綠政黨分流出來的“含淚選民”,這一類選民可能為發洩不滿而在小型地方性選舉中票投“第三勢力”,但在大型選舉很容易“歸隊”;另一種是純粹的理性中間選民,這類選民立場搖擺,政治傾向不明確,且對政治運動冷漠。這導致“第三勢力”雖有民意,卻無選票。

五都選後“第三勢力”發展的觀察

“第三勢力”在選後難以根本扭轉處於低谷的頹勢,但其顯現的積極苗頭值得關注。

一、個別寄望走“第三條路”的實力派人物前景難以看好

(一)楊秋興勢力政治前景不容樂觀,對綠營的分化與牽製作用恐將逐步下降。一是楊選後恐難重回綠營。楊在參選時曾表示,選後不會重回民進党,而且依民進黨的慣例,脫黨參選者很難再被綠營民眾接受,因此,楊重回綠營懷抱的可能性不大。二是挺楊的藍營選民可能歸隊。根據五都選舉的得票統計分析,此次楊獲得的票數大部分來自藍營選票,這些票投楊秋興的藍營選民,主要是因對黃昭順不抱希望及不滿馬英九的表現。未來隨著馬的執政形勢轉好、國民黨能提名強棒出征,這些藍營選民歸隊可能性較高。三是楊的“綠營”部隊恐遭裂解。楊在失去執政資源後,部分“綠營”挺楊勢力恐遭陳菊收編、分化。四是楊個人聲勢有限。楊的知名度與勢力主要限於高雄,限制其向外拓展的可能。綜上觀之,楊能否在選後重整隊伍,力爭在未來“立委”選舉中有所表現,是其能否繼續維繫實力進而在大高雄對民進黨產生牽制力的關鍵。

(二)宋楚瑜、楊秋興聯手籌組“第三勢力”的可能性較低。一是宋楚瑜在五都選舉中挺楊,主要是因不滿國民黨的表現及希望借此擴充親民黨實力,其與楊未來長期合作的意願未必十分強烈。二是受島內國、民兩黨對抗的政治現實制約,尤其是親民黨作為泛藍陣營的力量之一,宋還需顧及藍營的感受,因此不敢做太出格。三是宋、楊分屬藍綠兩大陣營,政治理念有根本區別。此次選舉楊秋興希望借宋楚瑜等藍營勢力發動“棄保”,但未成功,這對宋、楊聯手是一大打擊。

(三)以李登輝為首的台聯黨、“一邊一國”連線等勢力恐難逃萎縮命運。一是這些自詡要走國、民兩黨之外“第三條路”的勢力,本質是“急獨”勢力,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深入,島內民意發生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急獨”訴求以難獲民心,必將衰退。二是作為這股勢力的“精神領袖”李登輝、陳水扁等人的政治影響力亦逐漸減弱。三是“一邊一國”連線在五都市議員選舉中爭得多席,主因是陳水扁關押引發悲情效應,深綠選民還其所謂的“公道”,但未來恐難再奏效。

二、“第三勢力”的政治舞臺有限,但社會土壤寬廣

(一)“第三勢力”一段時期內難覓獨立的政治舞臺。一是現有無盟“立委”難以獨立發聲。由於現有無盟“立委”是因與國民黨妥協而當選,與國民黨關係緊密,這讓其在“立法院”國、民兩黨對抗中無法置身其外,只能選擇依附一方。二是難獲“立委”席次。受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制約,“第三勢力”獨立爭取席次的難度極大,唯有與兩大党合作才有望當選,縱使當選亦只能“選邊站”。三是縣市議員等基層政治舞臺雖有餘地,但影響有限。儘管無黨籍當選縣市議員、村裏長的數量不少,但大多與兩黨關係密切。更重要的是,這些基層職務本身對島內政局影響力有限,且各自分散,很難寄望從中產生有影響的“第三勢力”。

(二)孕育“第三勢力”的社會土壤廣泛存在。一是島內民眾普遍厭煩兩黨爭鬥。五都選舉中國、民兩黨均極力避免政黨惡鬥,以免嚇跑中間選民,側面證明在民眾對國、民兩黨對立的不滿情緒日益加重下,渴望“第三條路”的民意基礎是存在的。這與島內相關民調是相符合的。《遠見》雜誌每月所做的“政黨傾向追蹤分析”顯示,民眾傾向國民黨的長期保持在31%左右,傾向民進黨的保持在23%左右,而傾向中立的約34%。二是社會、民生議題逐漸吃重。不同以往的大型選舉,五都選舉中類似“統獨”、族群等政治議題基本被淡化,國、民兩黨均試圖向以施政能力為主的中間路線靠攏。這證明社會、民生議題逐漸為選民所看重。未來包括房價、醫保、就業、環保等議題均將影響選民的投票取向,這可能讓訴求中間路線的“第三勢力”找到突破口。

總之,未來國、民兩黨對抗越激烈,島內渴望“第三勢力”出現的意願越強烈,這將為“第三勢力”再度興起創造輿論氛圍,但是他們到底能否衝破國、民兩黨的夾殺,開創一片新天地有待觀察。 (呂存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