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工業轉型出路——產品設計行銷中心

陳觀生

本澳工業轉型出路何在,關係本澳經濟適度多元化的方向所在,一直是中央和特區政府思考的問題之一。最近粵澳合作框架協定的簽署,對此雖有論述,但並沒有真正指明本澳工業的出路,還是見步行步的狀態。筆者認為,結合本澳的優勢和條件,政府應該做好長遠規劃,將本澳發展為國際性的產品設計行銷中心,才是本澳工業轉型的出路。

澳門工業轉型並未成功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澳門工業就進入了轉型調整階段,不少廠家把欠缺競爭優勢的勞動密集型工序及有關的生產規模擴充轉移到中國內地,以促進本地工業轉型,將原來粗放式的勞動密集型向半技術密集型及高附加值產業轉移。一方面努力開發新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開拓新市場,另一方面積極增加投資,引進新項目、新技術,增加新設備,改進經營管理,降低成本,改善產品品質,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

筆者認為,直到今天,也不能說澳門的工業轉型找到了出路。隨著近年內地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加上人民幣持續升值,對本澳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雖然很多人期望藉工業轉型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化。特區政府也在產業發展政策中指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和升級,支援和鼓勵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相對較高並適合澳門的工業發展。”現實情況是本澳工業的萎縮已經難以避免,早前,廠商聯合會理事長崔煜林表示,2010年總出口貨值為69.6億元,較2009年下跌9.3%,他指,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歐美消費市場呆滯,而且人民幣升值,工資上漲,本澳工業面對嚴峻問題,經營十分困難。本地產品出口去年較前年下跌19.6%,跌幅已經較緩和,入口總值就上升19.6%。就是說本澳的工業產品出口一直處於下跌之中,只是逐漸跌幅緩和而已。

相反,近年本澳博彩業高速發展,政府財政收入水漲船高,令特區政府對工業這個本澳曾經的支柱產業萎縮並不怎麼在意,只是在中央領導人“經濟多元化”的壓力之下,怎麼也要作出大力扶持的樣子,口頭上說了很多的扶持政策,但對政策是否達到效果不甚過問。至於本澳工業轉型的出路、定位,以及長遠的發展計畫,更是甚少提及,理由是不幹預自由市場。造成現時本澳的工業轉型毫無路向,或者是政府無意為工業轉型尋求方向,抱有自生自滅的心態。

“澳門製造”會是好出路嗎?

眾所周知,澳門地區面積不大,人口密度高,工業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小,土地資源尤其是工業用地缺乏已促使廠商為降低成本而把工序移向附近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澳門教育落後,文化程度偏低,人才缺乏,技術水準低,勞動力價格較高,原材料電力等資源不足,交通等基礎設施有待改善,這些都是澳門發展工業的明顯不足。

那澳門是否已經不需要發展工業?有人認為,雖然澳門工業近年來的發展不盡如人意,但其在澳門經濟中仍具有舉足輕重和不可取代的地位。而本澳要發展工業的話,出路在哪里?

業內人士對此各有不同看法,比較共同的觀點是“澳門製造”是澳門工業重新定位發展的立足點。他們認為,“澳門製造”是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及澳門工業界多年共同努力的成果,樹立了良好產業形象,已是一個成功的品牌,澳門企業應好好把握和善用。長遠而言,創立澳門製造品牌,走進內地市場及拓展本澳旅遊消費市場,是澳門製造業的出路。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也曾建議,可以“澳門製造”為基礎拓展其他領域,聯同“Made by Macau”、“Made for Macau”、“Made through Macau”為四個發展目標,為本澳製造業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崔煜林也對媒體說,希望政府推動澳門製造品牌,並向中央爭取未來在橫琴生產的產品,附合CEPA澳門製造要求,可以享有零關稅。出入口行業表示,展望未來仍有發展空間,希望政府簡化報關手續。

做內銷確實是本澳工業未來的很好出路,全世界都看好中國市場將引領全球,是未來最大的消費市場。澳門是否因此近水樓臺先得月,在內銷市場上佔有優勢?筆者對此只是謹慎樂觀。澳門的優勢在於,首先,澳門作為國際市場經濟體系的組成部門,雖然本身經濟活動規模細小,但對外擁有廣泛的經濟聯繫,外向程度極高,澳門不僅同120餘個國家、地區保持穩定經濟貿易聯繫,是20多個國際經濟組織的正式成員或准成員,也獨立接納為WTO及亞洲太平洋地區經濟社會委員會成員。第二,澳門是一個國際自由港,實行低稅制,人員、資金、技術等主要生產要素可以自由流動,同時地理位置優越,資訊靈通,便於利用國際資金和國際市場。第三,澳門作為一個獨立關稅區,直接參加WTO和多纖紡織品協定等國際經濟組織,還以“落後地區”的資格使本身產品進入發達國家享有關稅優惠待遇。等等因素是可以對澳門樂觀的,不過這些主要是在外貿出口上佔有較大優勢。

但由於澳門旅遊業和地產業的快速發展,使澳門工資上漲,生產成本上升加上,中國、泰國、馬來西亞等鄰近地區的生產成本低於澳門,而成為澳門強大的競爭對手,致使澳門工業產品在內銷中也沒有很大的競爭力。

更關鍵的是,做內銷所花的努力會比做出口多很多,這是不少企業沒有考慮過的問題。過往本澳企業做出口加工,只需要接單之後按單生產合乎客戶要求的產品就可以,而要從出口企業轉型為內銷企業,首先要建立銷售管道,之後要加大產品宣傳,讓市場熟悉、接受自己的產品,還有售後服務、報關報稅通關等工作,都比單做出口複雜得多,而且成果如何還是未知。雖然大家都認同“澳門製造”可以成為本澳工業產品的品牌,但這只是一個整體品牌,具體到每一個產品,澳門有幾個在國際、在國內或者在區域內叫得響的品牌?恐怕用手指也可以數得完。

粵澳協議能否帶來新機遇?

近日簽署的粵澳合作框架協定,是否能為本澳工業出路帶來新機遇?《粵澳合作框架協定》在第三章“產業協同發展”第六條“中小企業發展”中提出了5條措施:一、落實加工貿易產品內銷便利化措施,支援澳資企業拓展國內市場,建立國內行銷和物流體系,形成內銷品牌。支持澳資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推動符合條件的澳資企業到廣東產業轉移工業園投資發展。二、支援兩地中小企業引入先進技術和管理人才,發展高附加值專案,合作發展品牌經營,拓展外部市場。三、加強對廣東澳資企業的品質幫扶,允許有產品內銷的廣東澳資企業申請認定廣東省著名商標。四、支持物流企業合作,完善物流業合作機制,支持澳門企業到廣東開展港口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資訊化建設等投資合作。五、廣東省支援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措施,原則上適用於廣東的澳資中小企業。

從協定的這些內容來看,是對本澳企業實現內銷策略有很多的鼓勵政策,如何把握政策機遇,那就要考驗各企業的能力了。

筆者認為,澳門工業未來的出路,應另闢蹊徑,重點發展產品設計、包裝、行銷、資金物流和展示等價值鏈條,以及新產品研究與開發,而試製、生產環節,可以轉移到珠海橫琴等地。成為國際性的產品設計行銷中心,既為出口服務,更應考慮為內銷服務。

澳門是一個典型的外向型微型經濟體系,對外部經濟環境具有極強的依附性,祖國內地、香港、臺灣、歐共體、美國及葡語系國家的經濟關係對澳門經濟發展的影響舉足輕重。

澳門作為一個國際旅遊經濟體,其產業發展的重點應當是以旅遊業為中心,向其他產業領域全面擴展。澳門的製造業過去一直是為國外廠商提供加工服務,不僅市場需求來自於國外,而且加工利潤極低。而本地高達2000多萬人的旅客市場需求卻依靠進口解決,因此,澳門旅遊收入的漏出效應很高。從入境旅客量的增長和旅客需求不斷向高質化發展的趨勢看, 澳門製造業為本地的旅遊市場生產存在著極大的商機。但是,什麼樣的產品適合本澳的旅遊市場,需要熟悉本澳的澳門工業產業界進一步探討、研究、設計、製造,需要一整套的產業鏈,這就是本澳發展產品設計行銷中心的突破點和啟動點,從這個突破點和啟動點開始,打造澳門製造品牌,以旅客為宣傳載體,加上廣告宣傳配合,再逐步擴大影響,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澳發展產品設計、包裝、行銷、資金物流和展示等,也可以盤活本澳的工業大廈。目前,全澳門約有40多幢工業大廈,在澳門半島的主要分佈於北區,即黑沙環至慕拉士馬路一帶,另在中南區沙梨頭提督馬路、筷子基一帶,有零星的工業大廈。這些工業大廈因為多年來的城市發展,部份已成為民居中的奇特景觀,與民為鄰或僅數百米之隔。過去10多年裡,本澳製造業式微,工廠北移或結業,部份工業大廈空置率超過一半,即使未至於十室九空,也已非常蕭條。又因為其環境、硬體、外觀均不及商業大廈理想,不受外資企業的歡迎,因而需求甚低。近10多年最低潮時,呎價只不過200-300港元。但工廈管理費、租金都比商廈平,適合不用面對客戶群的行業或後勤部門,如工業產品設計、包裝、行銷等。

政府早前曾計畫將工業大廈發展為細單位住宅,但因為澳門單一業權人擁有的工廈並不多,大多為分散業權人,處理起來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以致至今未有下文。筆者認為,除了部分確實有條件改為細單位住宅的工業大廈之外,不如“以不變應萬變”,活化工廈不改其用途,而是以鼓勵措施發展工業產品的設計、行銷等非生產性部門,打造成為“澳門製造”的工業產品設計行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