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信良參選或將會改變民進黨選情結局

果然是正如一些政論者所評議的那樣,許信良參加民進黨「總統」初選的行為,將會迫使蘇貞昌、蔡英文二人必須正視兩岸政策問題,不能糊混過去。實際上,自許信良以「志在參選,不在於輸贏」,但一定要在電視政見辯論會上將自己的執政理念講清楚的態度報名參加黨內初選後,此前曾力圖避過兩岸政策論述的蘇貞昌,開始轉持務實態度,不但是聲稱倘在二零一二年當選「總統」,將會接續「ECFA」,而且還表示只要當選「總統」,就將不排除會面對大陸領導人,「連寄生日卡都可以」。而蔡英文則卻是越來越「綠」,除了再次拋出「ECFA公投」之外,還繼續批評馬英九「傾中」。與此同時,蘇貞昌一反過去容不得蔡英文的態度,改稱若他取得「總統」提名資格,他一定需要作為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的合作和幫忙,也尊重蔡英文的感受,不會排斥任何人擔任其副手。而蔡英文則仍然堅持「誓不兩立」,贏的選「總統」,輸的選「國會」,擺明不願找蘇貞昌做副手的姿態。

許信良這次跳出來「攪局」,或許真的會對民進黨的選情,包括黨內初選和在正式大選中的選情,產生衝擊作用,甚至會改變民進黨的選情結果。回想四年前,已經與民進黨「割袍斷義」,並經常往大陸跑,獲得大陸方面禮遇接待的許信良,突然宣佈重返民進黨,並聲稱要協助謝長廷選贏「總統」。當時,不少人都認為他在「攪局」,是要從馬英九身上搶走一部分雖對國民黨不滿意,但對民進黨更不放心的選票。但他的這次「攪局」,事後被證明是瞎折騰一場,因為在「立委」和「總統」黨內初選中支持實行「排藍民調」,並且也是「排藍民調」的得益者的謝長廷,根本就聽不進許信良的逆耳忠言,反而以其「排藍」的思維定勢,起勁地攻擊馬英九「一中市場」。正是這種令多數選民反感的兩岸政策態度,再加上陳水扁貪腐案發酵等因素,使謝長廷大輸二百多萬票。因此選後不少人分析認為,如果謝長廷能接受許信良的勸告,並像其在十年前那樣打出「一中憲法」的旗號,即使還是會輸也將不會輸得那麼慘,使他喪失擺脫「退出政壇」魔咒,東山再起的機會。

而今次許信良的「攪局」,是明知自己將不會贏得「總統」初選,也要藉著自己的參選影響大局。他的想法與呂秀蓮基本一樣,就是要藉著參選來凸顯和宣揚個人的理念,因而是「重在過程,不求結果」。正因為如此,呂秀蓮堅持要求黨中央舉辦政見辯論會,以透過辯論來宣揚理念,反對任何協調等檯底交易。只不過是呂秀蓮所要宣揚的,是作為老一輩「黨外」的民主理念,希望能讓「美麗島世代」在民進黨保留最後一絲影響。而許信良則是要藉著辯論,要蔡英文、蘇貞昌將兩岸政策說清楚講明白,不要糊弄過去。當然,如能把整個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拉往「大膽西進」方向發展,那就更佳。而從結局看,正在享受「卸任副總統禮遇金」待遇,並不缺錢的呂秀蓮,卻被那五百萬元的保證金困住了,擔心會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而目前正處於「無業」狀態,沒有財源收入的許信良,卻是千方百計東湊西借,湊足應是收不回的五百萬元,來繳交保證金。由此可見,在宣揚理念的立場上,許信良比呂秀蓮更為堅定。

值得注意的是,許信良這麼一「攪局」,很有可能會改變民進黨「總統」初選的結果,甚至還將會改變民進黨在正式大選中的結局。這是因為,如果只有蔡英文、蘇貞昌二人報名參加黨內初選,就將只會有兩個結果。其一是按照民進黨十二大佬「密室會談」所達成的若可透過協調產生「總統」參選人,就盡量不要進入黨內初選程序的初步共識,透過協調的黑箱作業,勝了的選「總統」,輸了的選「國會」;其二是倘雙方不接受協調,蔡英文就將挾著自己掌握黨權,獲得黨內各派系支持,可以開拓中間選民與年輕族群,沒有包袱,及曾受兩岸、「外交」、軍事、「國家安全」的歷練和研究等優勢,贏得這場初選。

但在許信良也參選之後,首先就破了「協調」的局,因為既然有第三者參選,就無法進行「協調」,而必須按照黨的最高權力機關--「全代會」的決議,及黨的最高權力執行機關——中執會的決定,進行全民調,及舉辦政見辯論會,走完所有程序。

這可能會令蔡英文大吃苦頭。本來,蔡英文是希望能以自己當初的「中間形象,透過「全民調」,吸收中間和偏藍選民的支持,以爭取更高的出線機會的。但奈何黨內「獨派」出於要奪回政權的考慮,儘管本來就對蔡英文的「中間路線」有所疑慮和不滿,但眼見蔡英文的人氣比蘇貞昌高,就將蔡英文擁為「共主」,從而迫使蔡英文間接被「獨派」所挾持,越來越「綠」,越來越「獨」。如果民進黨初選還是像前幾年前那樣搞的是「排藍民調」,她當然是能勝出。但民進黨今次初選搞的卻是「全民調」,標榜「偏獨」的蔡英文未必能討得便宜。

反觀蘇貞昌,似是已從此跡象中找到了「竅門」,而一反過去少談兩岸關係的態度,改走中間路線,甚至擺出延續「ECFA」的態度。這樣當然是能在「全民調」中,也能爭取到被挑中參與民調的中間以至是偏藍選民的支持。因此,人們就可以看到,蘇貞昌越來越像過去的蔡英文,但蔡英文卻則越來越象四年前的謝長廷。

這樣的發展趨勢,可能會對馬英九有利。其一、由於民進黨初選是「全民調」而不是「排藍民調」,故民調執行機構在電話抽樣中,抽到的即使是立場偏藍的民眾,也得繼續跟進詢問下去。而被詢問的偏藍民眾,由於不是被問在馬英九與蔡英文、蘇貞昌之間選擇,而是在蔡英文、蘇貞昌之間決勝負,因而就會很自然會支持公開表態「延續ECFA」的蘇貞昌,因而蘇貞昌勝出的機會不小。當初為了避開「人頭黨員」而堅持「全民調」的蔡英文,可能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其二、國民黨會利用「全民調」的機會,擾亂民進黨的初選,明令或暗示自己的支持者在接到電話調查時,表態支持蘇貞昌,從而讓對馬英九威脅性較小的蘇貞昌輕易出線,以減輕馬英九在正式大選中的壓力。實際上,台灣政壇就已盛傳,國民黨已經指示受其控制的農會、漁會和其他基層團體,並傳達到會員個人,倘接到民進黨的民調電話,一律回答支持蘇貞昌。

其三、即使是蔡英文在初選中勝出,也因蔡英文已被「獨派」所劫持,就將不會是馬英九與「女馬英九」的對決,而是馬英九與「女謝長廷」的對決。實際上,過去國民黨人就擔心,如是馬英九與「女馬英九」對決,由於馬英九是在位者,將遭到選民更嚴格的審視,其行政能力和魄力不足等缺點就將會被放大。而蔡英文因是在野,選民的要求也就不會太高,而且還藉著其更年輕及女性,可能會使馬英九過去對青年和女性選民的優勢相形見拙,而發生此消彼長效應。但蔡英文變成「女謝長廷」後,馬英九的上述壓力就將會消減。

正因為如此,就有一名不願具名的民進黨「立委」分析說,馬英九追查政權移交時民進黨未歸檔公文,決定將包括蘇貞昌在內的前朝「總統府」首長移送「監察院」的這個動作,雖看起來是打蘇,但其實是刻意要烘托出蘇貞昌,蘇可籍此打「悲情牌」,就可以凝聚蘇支持者團結,這對蘇初選是有利的。這也可以觀察出來,馬英九比較擔心「總統」大選對上蔡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