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貨幣政策繼續發力應對通脹

【本報綜合】中國央行收縮政策繼續緊湊落子,17日央行宣佈將於21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業內認為,此舉指向市場流動性壓力,應對不斷走高的物價壓力。

專家稱仍有上調空間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電,繼本月加息後,中國央行17日宣佈將於21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年內第四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業內認為,此舉指向市場流動性壓力,未來仍有空間。

年內,中國貨幣緊縮政策“數量”與“價格”工具緊密交替,平均每月上調一次存款準備金率,年初迄今更兩度加息。儘管存款準備金率屢創新高,此次上調後,內地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將達20.5%,觸及市場心理關口,但正在進行的博鰲亞洲論壇傳出官方消息稱,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空間因條件而變,不存在“絕對的上限”。

此間觀察家稱,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完全不出意料,眼下,內地剛剛出爐的經濟數據顯示,通脹壓力大,加之本月央票到期資金約9000億元,進行數量調控是必然。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稱,央行此舉將有利於靈活調節流動性,有效管理通脹預期、消除通脹形成的貨幣因素。他認為,在中國間接融資佔主導,銀行資金來源高度依賴於存款,預計未來準備金率上調仍有空間。

分析:繼續發力應對通脹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距中國央行上次宣佈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僅一個月,中國人民銀行17日宣佈,自21日起再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今年以來第四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同時也是去年以來準備金率的第十次上調。

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向意在進一步回收銀行體系的寬裕流動性,應對不斷走高的物價壓力,同時也在向市場釋放出當前貨幣環境繼續回歸穩健的明確信號。

“一季度銀行信貸增速有所回落,但回落態勢並不十分明顯,貨幣增速更是出現了反彈;此外4月份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量巨大,當前銀行資金仍舊充裕,這是央行繼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主要原因。”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趙錫軍稱。

央行此前發佈的月度數據顯示,3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達6794億元,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達2.24萬億元。截至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同比漲幅為16.6%,高於16%的貨幣調控目標。貨幣增速環比漲幅在2月份出現回落後,3月份又有所反彈,較2月份高0.9個百分點。

有銀行交易員表示,當前貨幣市場利率仍在低位徘徊,顯示出資金面依舊保持寬鬆格局。

此外,數據顯示,由於3月份央行在公開市場大量運用28天期正回購操作,導致4月份公開市場到期資金超過9000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公開市場的天量到期資金加劇了央行4月份貨幣回籠壓力。除了以發行央票和實施正回購等公開市場操作手段外,繼續提升存款準備金率,必然成為央行回籠流動性的重要利器。

此外,在3月份中國物價指數攀升至近年新高的大背景下,以回收流動性來調控不斷走高的物價指數,這也是中國央行繼續提升存款準備金率的重要原因。

中國統計局最新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CPI同比漲幅達到5.4%,創出32個月來新高,凸顯當前中國物價上漲壓力仍在不斷凝聚。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殷劍峰認為,央行不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意在逐漸消除物價上漲的貨幣因素。

根據殷劍峰的觀察,近年來,中國物價走勢與貨幣供應量增減之間,存在著相當直接的關聯,往往在貨幣供應出現快速增長後,物價走勢亦會跟著抬頭向上,其間二者走勢的時滯大約在半年至一年間。

此次上調之後,大中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升至20.5%的歷史高位,可一次性凍結銀行資金3600多億元。

今年以來,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頻率連續四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如此頻繁的調升節奏歷史罕見。對於今後的調整步伐,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博鰲表示,消除通脹走高的貨幣因素是當前貨幣環境適當收緊的一個重要原因,儘管存款準備金率已位於歷史高位,但上調沒有上限要求,政策會持續一段時間。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指出,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是中央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作出的重要決策。當前一是處理好控制貨幣總量和改善結構的關係,二是處理好促進經濟增長和抑制通貨膨脹的關係,綜合運用好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匯率等多種價格和數量工具,消除通貨膨脹的貨幣因素。

升準備金率應證三大壓力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電,迎擊“通脹之虎”,中國頻頻落拳。一週以來,影響內地金融宏調的資訊不絕於耳:首季數據傳達的“經濟熱度”多數強于預期,決策層更一語打消市場疑議:“實施穩健貨幣政策的大環境沒有改變”。

“3月份的CPI及信貸、廣義貨幣(M2)等數據均表明,市場流動性依然相對寬鬆”,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17日就此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官方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同比增9.7%,3月份CPI同比升5.4%,新增人民幣貸款6794億元,M2餘額同比增16.6%,超出16%的調控線,魯政委說,中國的通脹壓力下,上述數據顯示的“熱度”是不可容忍的。

他並提示,雖然本月已有第二度加息,但值得關注的是,加息後銀行間市場利率反應甚微,幾乎是“原地不動”,這顯示中國內地市場流動性還寬鬆,間接要求金融當局繼續收縮貨幣。

此時此勢,貨幣收縮空間還有多大?魯政委預計,若每次保持0.5%的上調幅度,至年末,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還可能上調6次左右,此外還可能加息2至3次。

央行今日再調升準備金率,應證了中國金融決策層之所關注——內地仍面臨三大通脹壓力:

其一,銀行間市場利率維持低位,銀行體系流動性與正常水準及合理需求相比,仍然充裕。

其二,結售匯順差依然高位,致使基礎貨幣大量被動投放,加之二季度到期央票和回購規模較大,仍存在對衝流動性的壓力。

其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企,輸入型通脹壓力不減。

事實上,四天前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然為政策走向定音:穩物價、抗通脹仍是“關鍵”,是“第一位的”,前期宏調成果還需鞏固,貨幣穩健,仍是宏調必須堅持的方向。

貨幣收縮大勢不變,不過鋻於貨幣政策有滯後效應,觀察家提示,中小企業目前再現融資難,此外房地產市場趨淡與保障房建設開工之間的空檔,均可能拖累二季度經濟放緩。看來,當局亦須踐行政策“前瞻性”,靈活把握政策節奏與力度,方可令經濟航船順風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