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援建四川殘康中心 智障童擴心靈父母歡欣

【中新社4月24日電】“把孫女送到這裡,我有信心她能夠恢復到正常孩子的狀態。”看著2歲多的孫女圓圓在特教老師的引導下,一字一句地重復“mama”的音符,54歲的楊素芬(化名)眼眶逐漸濕潤,滿是滄桑的臉上露出了滿足的微笑。

圓圓是一名患有智力缺陷的兒童,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孩子快一歲時被發現與正常孩子不同後,一直由奶奶楊素芬(化名)照顧。“社區的人告訴我們這裡有個中心,可以幫孩子系統地訓練,肯定對孩子是有幫助的。”

圓圓進行恢復培訓的地方,正是由澳門特別行政區重點援建廣元利州區的殘疾人康復中心。這棟橘色的五層小樓靜靜矗立在廣元市利州區東山鳳翼路的小山坡上,外觀雅致,內裏設施一應齊全,設置兒童康復、肢體殘疾人康復訓練、低視力康復、 預防等項目。康復中心總投資800萬元澳門幣,按照國家二級殘疾人康復中心標準建設,設計康復床位50個,可容納100余人開展殘疾人康復服務。

利州區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楊淩認為,澳門特別行政區援建的康復中心,不僅提供了優質的平臺,更為殘疾人朋友搭建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心靈空間。

自2011年1月康復中心試運行以來,像圓圓這樣得到系統訓練的孩子還有很多。在二樓的聾啞小班教室裏,11名聾啞兒童圍成一圈,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匯精聚神,跟著老師不停地重復發音動作。特教老師拿出一面小鼓,讓孩子們背對站立,根據鼓聲撿起項圈,以幫助他們恢復聽力。教室裏綠色的牆漆,讓人心情放鬆,身在其中如沐春風。

看到天真的孩子們一天天地進步,已經有5年特殊教育經驗的老師劉愛深有感觸,自從康復中心開始試運行,當地的殘疾人兒童就有了一個集中的系統訓練基地。“我們的生活環境、教室環境都變大了,這些殘疾孩子生活空間也變大了,心靈的空間也跟著變大了,讓這些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康復。”

目前,利州區殘疾人康復中心正在修建連接馬路與中心的人行天橋,建成後,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將可直接由人行天橋進入康復中心。

談及康復中心對當地殘疾人的幫助,利州區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楊淩告訴記者,如今的康復中心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先進的設備、一流的技術支援,“我們的殘疾朋友能夠在這裡得到很好的康復,對殘疾人康復以後回歸社會,進入正常人的生活會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