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訪問德英兩國為何得不到祝福?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目前正在出訪歐洲的兩個主要國家--德國和英國,似乎效果差強人意。為此,隨同蔡英文訪歐的民進黨要員蕭美琴、陳其邁等以臉書等方式,將責任推給馬政府,又是馬政府駐訪代表「不甩」蔡英文啦,又是馬政府打壓「政黨外交」等等。此種焦躁情緒的背後,是蔡英文得不到歐洲的「祝福」,難免亦將拖累到她的下一站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尋求「外援」之旅--美國,所遭遇的境況更差。

民進黨的「總統」參選人在正式選舉之前到外國尋求支持,從陳水扁開始已成慣例。實際上,陳水扁一九九九年的「學習之旅」,成效不錯。當時,陳水扁針對國際社會對民進黨「台獨黨綱」的疑慮,提出了「新中間路線」的選戰總主軸,要重新出發,改變形象,展開了一連串名為「學習之旅」的密集出訪行程。從一九九九年四月起,陳水扁密集進行了訪問日本、韓國、外蒙的「亞太安全溝通之旅」,還前後三次訪問日本,訪問美國的「戰略安全之旅」,訪問英國的「學術、政策之旅」,並在此行會見「第三條路」理論宗師、英國首相布萊爾的重要策士吉登斯。令到陳水扁喜出望外的是,由於吉登斯對國民黨的印象很不好,認為國民黨是保守右派、極權恐怖的代言人,因而吉登斯主動邀請陳水扁擔任向來只由諾貝爾獎得主或元首級人士進行的「公共講座」的演講者。因此,陳水扁就得以在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同時,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發表《台灣的新中間路線——一個全新的政治視野》演說,從而得到了「新中間路線」的國際「加持」、「背書」。

這一點,對國際社會當時改變對民進黨的「台獨」既有認知,十分重要。實際上,陳水扁的「學習之旅」,就是根據國際社會對自己的三大弱點而設計的:一是陳水扁無法妥善處理兩岸關係;二是陳水扁與可能對手相較太過年輕;三是民進黨缺乏執政能力。尤其是第一點,陳水扁針對當時英國首相布萊爾、美國總統克林頓、德國總理施若德、意大利總理達勒馬、荷蘭總理柯克在北約組織五十周年高峰會中共同討論「第三條路」問題,希望找出一條不同於「自由市場」與「國家干預」兩個極端的治國之道,而決定參考「第三條路」,提出「新中間路線」,並借助於「後法優於前法」的原則,以民進黨全代會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來凍結「台獨黨綱」,籍以消除西方各國對民進黨是「台獨政黨」的既有認知後疑慮。由於陳水扁得到了「第三條路」的創制者的吉登斯的「背書」,就等於是為他要在台灣實現「政黨輪替」掃除了國際障礙。

正是這一政治背景,再加上當時歐美各國都以自己「政黨輪替」的政治規律習慣來審視新興國家與地區的政治制度,並對國民黨政權先是專制統治、違反人權,後是貪污嚴重、黑金盛行極為不爽,且陳水扁形象較為清新,在「立委」及台北市長任內政績甚佳,因而也樂見其上台。因此可以說,陳水扁的上台,也與國際勢力的支持或縱容有關。

蔡英文當然是希望能照板照碗,尤其是她本人就是倫敦政經學院的學生,希望能以「校友」的身份也獲得「老校長」吉登斯的「背書」。而德國則因扁政府時代的駐德代表謝志偉在此擁有充沛的人脈關係,能夠為她安排一些較有名氣的學者甚至是官員見面,籍以「擴大戰果」。與此同時,因為德國實現了國家統一,蔡英文也可籍此迷惑西方政客,減輕對她「反對統一」的疑慮。因此,她把其出訪的首站行程設在德國和英國。

在德國,雖然馬政府的駐德代表魏武煉拒絕為她安排行程,但在謝志偉的聯絡之下,倒是見到了一些政客和學者。但她以「兩岸議題不只是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問題,台灣應以國際多邊關係作為兩岸互動架構,才不致陷入用政治退讓來交換經濟利益的框框」作為演講主軸,卻讓那些將東西德統一視為國家內部統一而非「國與國合併」的學者們感到不知所謂,大倒胃口。而在英國,由於馬政府駐英代表張小月在扁政府期間得到重用,曾被賦予「外交部」發言人和「常務次長」的重任,因而對有可能的「未來老闆」蔡英文表現得十分熱情,悉心安排其行程,與魏武煉形成鮮明對比,因而得到陳其邁、蕭美琴的高度贊揚。

但諷刺的是,蔡英文在英國卻得不到與當年陳水扁那樣的「加持」——她的老校長吉登斯並沒有向她提供任何可以提高聲望的機會和平台,更沒有為她的兩岸政策「背書」。——雖然她有重返倫敦政經學院母校,拜會代理校長瑞斯女士,並也與老校長、現在的上議院議員吉登斯餐聚,但無論是民進黨發出的「新聞稿」或蔡英文本人的臉書,都只字不提她拜會吉登斯或與吉登斯餐聚的情況,也沒有相關照片,只是陳其邁在其臉書中張貼了一張她與吉登斯餐聚的照片。原因何在?難以明了。不過,從蔡英文原先對會見吉登斯的高度期望值看,最大的可能是她並沒有得到吉登斯的「祝福」。否則,她就不會低調處理自己與吉登斯會面的新聞了。或許,吉登斯對陳水扁盜用「第三條路」,後來卻專走極端,踐踏了「第三條路」,仍然心中塊壘難消,而且對自己的學生蔡英文在仍然堅持「台獨黨綱」的情況下,能否走好「第三條路」並不看好,因而持保留態度。蔡英文既然達不到預定目標,與當初期望值有其較大落差,當然也就完全不提自己曾與吉登斯見面一事了。

由於蔡英文出訪之旅的開頭效果欠佳,故而相信她在日後的美國之旅,更難獲得預期效果。這是因為,其一,美國已被陳水扁的表現嚇怕了,使到對台灣最友善的小布殊變成最不友台,而現在對中國有所求,因而不希望弄僵與中國關係的奧巴馬,更擔心在兩岸議題上與陳水扁同一立場的蔡英文,又是一個「女陳水扁」,不值得「祝福」;其二、按西方的「政黨輪替」模式,最好是每一政黨做滿兩任才輪替--只做一任尚未能施展抱負就下台,不利社會進步;倘超過兩任則會發生弊端。而馬英九只有一任,且馬政府的台海政策符合美國的期待,起碼要比不承認「一中」政策的民進黨更值得放心。最重要的是,目前奧巴馬自己也在爭取連任,不可能支持要推翻爭取連任者的蔡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