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一舉解決電訊公天問題

陳觀生

早前,澳門電訊發生了3G手機信號中斷故障6小時的事件,令人關注本澳電訊網路的技術保障和電訊市場開放問題;公天和有線電視的爭議至今亦未有下文,最近還鬧出了公天停播部分電視信號的事情而再引起社會關注。筆者認為, “三網融合”這種集合了互聯網、電信網和有線電視網功能的網路技術,應用已比較成熟,本澳現時正是推廣應用這種技術的有利時機,電訊管理當局應馬上著手推進此項工作,以一舉解決電訊網路壟斷及公天有線爭議兩大難題。

本澳推進三網融合時機已到

當我們坐在沙發上,僅用手裡的一個遙控器就可以上網、看電視和進行視頻通話,這就是三網融合給我們描繪出的最直觀畫面。

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在向寬頻通信網、數位電視網、下一代互聯網演進過程中,三大網路通過技術改造,其技術功能趨於一致,業務範圍趨於相同,網路互聯互通、資源分享,能為使用者提供語音、資料和廣播電視等多種服務。三合併不意味著三大網路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層業務應用的融合。三網融合應用廣泛,遍及智慧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個領域。以後的手機可以看電視、上網,電視可以打電話、上網,電腦也可以打電話、看電視。三者之間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本澳從今年開始,全面開放公共電訊市場,按照當局的計畫,澳門電訊將負責管理政府接收回的電訊資產,澳門電訊可收取固網管道的管理費。但做法被批評為只是專營公司換成管理者後繼續壟斷市場,未有形成真正的競爭。

而過去多次公天事件也反映政府束手無策及法制不健全,對於在不尋常的環境下簽署的有線電視專營合約,法律界人士認為“合法但不合理”。當局一直採用“拖”字訣來處理問題,而行政長官設立的專責小組聲稱尋求最終徹底解決方案,不過也一直未見下文。有社會人士也建議,政府應藉有線電線專營合約將於2014年結束的契機,重新劃分市場,讓市民有更多觀看電視節目的選擇。

當局曾公開表示,不會等待有線專營合約至2014年屆滿才解決問題,電信管理局局長陶永強就此解釋,本澳電信市場將於2012年全面開放,若問題拖延太久,將滋擾社會整體發展,不符合電信市場未來發展時間表及總體政策步伐。陶永強並指出,在市場開放下,若其中一項服務仍延續專營方式,需要審慎考慮評估。

由此可見,2012年到2014年這個時間點,是電訊管理當局應該也必須要解決電訊市場開放和有線專營合約問題的關鍵時候,是避無可避的行政責任。筆者認為,三網融合技術為當局解決問題提供了絕佳的解決方案,即可解決電訊市場競爭問題,也可徹底解除有線和公天的糾紛。而且無論業界或者當局,也認為三網融合技術帶來很多好處。澳門電訊行政總裁潘福禧表示,在三網融合方面技術成熟,相信若政府推出相關政策後,可於1年內普及;陶永強稱,三網融合是利用固網匯流電話、互聯網及廣播的服務趨勢,會由單營運商逐步走向多網多營運商,令電訊服務價格將趨向合理。公用事業關注協會促請政府盡快推動電信網、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讓市民得到優質、價廉及多元化的資訊服務,擴大有關企業商機。公用事業關注協會引用香港和內地落實三網融合為例,支持推動三網融合的主張,讓市民享受新科技帶來的好處。

本澳推進三網融合好處多

“三網融合”,意指電信網、有線電視網和電腦通信網的相互滲透、互相相容、並逐步整合成為統一的資訊通信網路。三網融合打破了此前電視網路在內容輸送、電信在寬頻運營領域各自的壟斷,明確了互相進入的準則——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電視網路傳播企業可經營增值電信業務、比照增值電信業務管理的基礎電信業務、基於有線電視網路提供的互聯網接入業務等。

三網融合,在概念上從不同角度和層次上分析,可以涉及到技術融合、業務融合、行業融合、終端融合及網路融合。數位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全面採用,使電話、資料和圖像信號都可以通過統一的編碼進行傳輸和交換,所有業務在網路中都將成為統一的“0”或“1”的位元流。   光通信技術的發展,為綜合傳送各種業務資訊提供了必要的頻寬和傳輸高品質,成為三網業務的理想平臺。軟體技術的發展使得三大網路及其終端都通過軟體變更,最終支援各種用戶所需的特性、功能和業務。統一的TCP/IP協議的普遍採用,將使得各種以IP為基礎的業務都能在不同的網上實現互通。人類首次具有統一的為三大網都能接受的通信協議,從技術上為三網融合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一般來說,三網融合的好處包括:資訊服務將由單一業務轉向文字、話音、資料、圖像、視頻等多媒體綜合業務;有利於極大地減少基礎建設投入,並簡化網路管理,降低維護成本;將使網路從各自獨立的專業網路向綜合性網路轉變,網路性能得以提升,資源利用水準進一步提高;它不僅繼承了原有的話音、資料和視頻業務,而且通過網路的整合,衍生出了更加豐富的增值業務類型,如電傳視訊、VOIP、視頻郵件和網路遊戲等,極大地拓展了業務提供的範圍;三網融合打破了電信運營商和有線電視運營商在視頻傳輸領域長期的惡性競爭狀態,各大運營商將在一口鍋裡搶飯吃,看電視、上網、打電話資費可能打包下調。

同時,“三網融合”可以實現網路資源的共用,避免低水準的重複建設,形成適應性廣、容易維護、費用低的高速寬頻的多媒體基礎平臺。其表現為技術上趨向一致,網路上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形成無縫覆蓋,業務上互相滲透和交叉,應用上趨向使用統一的IP協議,在經營上互相競爭、互相合作,朝著向人提供多樣化、多媒體化、個性化服務的同一目標逐漸交匯在一起,行業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漸趨向統一。就本澳來說,“三網融合”可以在儘量避免重複建設基礎上,只需由原來的電訊網路和有線、公天網路就可以實現市場的多元競爭。據瞭解,按照技術發展,在現有的三網融合基礎上還可以加入電網,成為四網融合。所以網路融合的前景十分廣闊,蘊含巨大商機。

對於終端使用者即本澳市民而言,三網融合提供的是一種更多的網路選擇方案和更豐富的網路交互應用。據專家描繪,在三網融合的基礎之上結合物聯網的應用,人們將可以方便的實現即時控制式的“智慧家庭體驗”,如在家裡的電視、手機等終端上,遙控指揮冰箱、空調、洗衣機、電飯煲等家電設備,甚至開關電動門窗等。

多地經驗可借本澳參考

“三網融合”有很多成熟和豐富經驗可供本澳參考,如美國、法國、日本及內地等的經驗都可借鑒。

美國《1996年電信法》規定,有線電視運營商及其附屬機構從事電信服務,不必申請獲取特許權;特許權管理機構不得禁止或限制有線電視運營商及其附屬機構提供電信服務,也不得對其服務施加任何條件;電信企業可以通過無線通訊方式、有線電視系統以及開放的視頻系統提供廣播電視服務。這一法律徹底打破了美國資訊產業混業經營的限制,增強了基礎電信領域內的競爭,允許長話、市話、廣播、有線電視、影視服務等業務互相滲透,也允許各類電信運營者互相參股,創造自由競爭的法律環境。由此,整個電信市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競爭性准入許可。通過電纜和光纖傳輸信號的有線電視公司借助其設備優勢,紛紛進入電話和網路市場;電話公司則通過設施升級和兼併等方式開始拓展網路和電視服務。原先分屬不同領域的企業所提供的服務差異越來越小,“語音+視頻+資料”一體化的模式日趨普遍,並正朝著“語音+視頻+資料+無線”的方向發展。

三網融合給用戶帶來不少益處:一是方便。三項服務一次搞定,使用者不需向三家公司申請。二是價格便宜。一般情況下,三網融合的“捆綁服務”費用每月要比單獨申請服務的費用便宜20美元至30美元。 三是技術的進步提供了更多便利。目前有的公司已經將電話與電視結合起來,看電視時如有電話進來,電視機螢幕上將會顯示出電話號碼;此外,電視與電腦的結合,使用戶可以通過電視機上網,也可在電腦上看電視節目。

三網融合在法國快速發展。市場研究機構Pyramid在一份最新的報告中指出,到2014年,隨著法國各運營商加快投資光纖網路,將有50%以上的家庭選擇三網融合的服務。除價格優勢外,便捷是消費者青睞三網融合服務的另一個原因。消費者只要面對一家運營商,每個月一張發票就能搞定所有事情。看電視或打電話的同時可以從網上下載檔案,而且運營商為消費者提供交叉服務,比如用電腦看電視,用電腦打電話等,這一切都讓市民的生活更加快捷。同時,三網融合對消費者的設備要求也比較簡單。一共只需要兩個盒子,一個用於連接互聯網和電話線,另一個接電視,這套系統就可以運行了。

三網融合在日本正在催生網路的融合、使用者終端的融合和相關法律的融合。隨著三網融合的深入,互聯網路和通信網路的分立已經不再必要。日本正在著手開發下一代網路——NGN。雖然實現三網融合,目前的電信、廣電和互聯網仍是各有各的網路,NGN所要實現的目標簡單說來,就是消除這些網路的界限,整體更新為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網路,實現各種服務的融合。NGN博采現有的電信、廣電網路和互聯網之長,它既具備傳統電話網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又像IP網路一樣具有彈性大、經濟划算的優點,而且比現在的互聯網通信速度更快、通信品質更高、安全性更強。三網融合還推動使用者終端的融合。日本日益流行的資訊家電就是傳統家電和資訊通信技術的結合。

2010年1月1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會議上明確了三網融合的時間表。在總體方案歷經15稿修改和兩年多的博弈,三網融合的12個試點城市名單正式出臺,三網融合啟動了。

筆者認為,本澳三網融合首先要著手的工作是有關法律的重整。本澳有線電視網路產業和通信產業迄今一直是“劃界而治”,各自獨立發展的。兩個產業各有各的固有既得權益,在價值觀和文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