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郭沫若《鳳凰花》與澳門關係說開去

每年五、六月間,媽閣廟門前的幾棵鳳凰樹,綻開緋紅的花海,紅彤彤的一片,煞是熱烈,煞是熱鬧,煞是好看,許多遊客都以此為背景拍攝留念。

說起鳳凰樹,使人想起了中國當代文壇泰斗郭沫若先生一九五八年所創作的組詩《百花齊放》。此前,毛澤東於一九五六年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郭沫若於是在當年就做了三首詩《牡丹》、《芍藥》、《春蘭》。毛澤東一九五八年發動大躍進,郭沫若花了十天時間寫了九十八首,一共一百種花卉,外加一首《其他一切花》,共為一百零一首。由劉峴木刻插畫,於一九五九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是筆者四十餘年的珍藏之一。

其中一首就是《鳳凰花》。全詩如下:

我們是大喬木,原名本叫攀霞拿,(郭注:原文為poinciana,此花在廣州有之,緬甸、印度、錫蘭等地甚多。喬木開紅花,可與木棉相比)

種在澳門鳳凰山上,故名鳳凰花。

幹和葉都象馬櫻花而比它大,

花滿枝頭,周年開放,高攀著雲霞。

花冠五瓣,面紅背黃,湊集在一團,

結成長條蒴果,每超過一尺有半。

清晨迎風暢開,花落後色不凋殘,

你看,天上地下真個是緋紅一片。

據考究,澳門鳳凰山就是白鴿巢山。實際上,回歸前每年六月十日的「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前澳葡政府的教育暨青年司都組織中小學生到賈梅士銅像獻花,當時確實是看到白鴿巢公園內有幾棵鳳凰樹遍開紅花。

也據說,這種原產於馬達加斯加的鳳凰樹,是葡國航海者在清中葉時期(公元一七五零年左右)從馬六甲引進澳門的,以後又逐漸被引進閩粵兩省,逐漸在南中國沿海地區到處生長開花,並被南寧、廈門等市定為「市樹」(台南市也將鳳凰樹定為「市樹」)。但可能此說有誤,因為閩粵兩省遍植鳳凰樹是一九四九年之後的事,而此事澳門與內地的物種交流已經停頓。應當說,是由也曾由法國進行過殖民管治,但在一九四五年「二戰」結束後就回歸祖國的湛江市(即舊廣州灣),傳到南方各地的。法國殖民管治這則有可能是由越南、柬埔寨等地引進廣州灣。雖然引進時間比澳門遲,但湛江市所種植的鳳凰樹頗為高大,高達三、四層樓,樹幹也頗粗,要兩、三個人環抱,因而樹齡要比澳門白鴿巢公園的小樹要老得多。湛江市區的解放大道等主幹道一到五、六月間,整條馬路紅彤彤一片。為此,每年湛江市城市建設局印製年曆,多以此景入畫。而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彩色故事片(在六十年代的當時彩色電影還是新鮮事)《女跳水隊員》,及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帶兵的人》,都以一片花海的鳳凰樹為主要背景。筆者當年就曾為這兩部電影的拍攝服務,協助造景(主要是花壇綠化方面),還曾參與收集鳳凰樹種,支援其他兄弟城市。因此,內地一些城市的鳳凰樹,主要地是由湛江市傳開去的。當然,也不排除在一九四九年之前,也曾從澳門傳入內地一些鳳凰樹種。倘此,也可說是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匯點作出的一個貢獻。

由此,想到了一個問題,就是澳門園林綠化如何創造及保留自己特色,尤其是「東西文化交匯點」在樹種花種,以及花壇風格特色等方面的具體反映的問題。比如,倘若能被證實郭沫若所指的鳳凰山就是白鴿巢公園,就宜加強該處的鳳凰樹種植,並以某種形式,展示郭沫若的《鳳凰花》詩作,並說明澳門是中國最早引進鳳凰花的城市。此外,為了與「白鴿巢」應景,也宜種植鴿子樹,

在這方面,內地一些城市就頗有心得。比如,廣州七十二烈士墓所在的「黃花崗」,就遍植開黃花的喬木和灌木以及花卉,如台灣相思(其「台灣」二子還含有「追求祖國和平統一」的語意)、黃嬋、黃楹、黃菊花等。而同樣地,「廣州起義」烈士長眠的「紅花崗」,也是廣植紅花系列的植物。

想到此,澳門主管城市綠化的部門,似乎就缺少一種配合「東西文化交匯點」及「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平臺」的心思。近年來種植的行道樹和花園樹種,都與內地的一些城市差不多,甚至好像是同一個「餅印」印出來的。這就如澳門近年的建築物的外形與內地城市差不多,都是「到處楊梅一樣花」那樣,沒有突出澳門自己的特色。內地或外地遊客到了澳門,在對城市綠花的觀感上就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當然,也有例外,如八角亭附近南灣花圃的花圃設計,就下了一定的心思,有點像歐洲街心花圃的模式。這與內地的街心花圃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因而也就容易令內地遊客們感到,「我已經到了境外」,而不是「身仍在珠海、廣州」。

其實,由於澳門曾由葡國管治多年,因而曾從其前殖民管治地或東南亞引進了不少奇花異樹,是頗有澳門特色的。如雞蛋花、白玉蘭等,這是內地一些城市難以見到的。而且,其花煥發出淡香或清香,沁人心肺。儘管澳門也在一些街道種植雞蛋花,但數量與澳門的「東西文化交匯點」的要求並不相適應。白玉蘭更是已經絕跡。

實際上,現在似是過於機械式地理解「綠化」二字,因而形成了一個通病,就是較為重視綠化,而忽略了彩化、美化、香化、果化,街頭行道樹都是綠色系列,沒有變化,反而讓人有「陰沉沉」之感。而看到旅遊塔隧道兩頭的安全島,種植有其它顏色的灑金榕(金葉榕),就使人們的視覺享受並不一樣。即使同是馬路安全島上的綠色綠籬植物,也應試種香花系列的七裏香、九裏香、米碎蘭、茉莉花、含笑、夜來香等,讓市民在享受綠化的同時,也可享受香化。

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是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實體和綜合措施,直接關係到市民大眾的生活質量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做好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是實現城市生態的良性循環,持續改善人居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保證。尤其是隨著人們生活水準和藝術品位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他們賴以生存的城市環境品質,並對城市綠化也有了新的追求,而不再滿足於單純的綠化。實際上,城市綠化是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標誌,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反映,城市綠化的基礎是樹種。而樹種的選擇與規劃是城市園林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關係到城市園林綠化的成敗。澳門既是屬於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更由於是「東西文化交匯點」及擁有「歷史文化遺產」,並須為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平臺」服務,因而在挑選樹種時,應當結合上述特點和特殊需要。根據氣候特徵,可以選擇一些抗風、適宜南亞熱帶地區生長的鄉土樹種或經過引種馴化己適應本地自然環境的外來樹種,尤其是原產於歐洲、非洲及葡語系國家的樹種,合理配植,科學規劃。目前澳門的綠化樹種比較單一,色彩不夠豐富,並不能體現園林化水準;規劃不夠科學,隨意性強,功能效益不能真正體現,不能形成植物生態群落;鄉土樹種、原產於葡語系國家的奇花異樹未被充分利用。這種不盡合理,不夠科學的做法,應當盡快予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