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台灣的端午節

中國傳統的端午節,是海峽兩岸同胞傳統的3大節日之一。端午的“端”是開始的意思,“午”是地支紀月,農歷5月5曰的“5”與“午”同音,故5月5曰稱端午。端午又有端陽、重五等稱。關于這個節日起源的傳說以及民間過節的習俗,兩岸都很相似。端午節在台灣很受重視,人們一般都會和家人一起過,如果不是週末,各公司或單位還會放假一天。

提起端午節,海峽兩岸同胞都會想起我國的偉大詩人屈原,對他產生一種深沉的懷念之情。屈原生長在戰國時代的楚國,楚懷王起初對他很信任,經常和他一起商量國家大事。後來,屈原受到奸臣誹謗,被楚懷王漸漸疏遠,最後竟遭放逐,屈原滿懷悲憤,投江而死。據說屈原是在5月5日投江的。此後,每逢5月5日,人們就以吃粽子、劃龍舟、喝雄黃酒等形式來紀念屈原。

台灣過端午節的習俗和大陸一樣,包粽子、掛香包、插艾草,只是在形式上似乎比大陸更加豐富多彩,更有現代感。台灣過端午節,家家都吃粽子。台灣各地商家和飯店在端午節前後會推出花樣百出的特色粽子,除了傳統做法的粽子外,還有以海鮮為原料、強調清淡口味的“壽司粽”,有以山藥、鰻魚為原料的“養生粽”,甚至還有貼上島內“樂透彩”數字的“樂透粽”。其中,最有名的是臺式燒肉粽。各縣市街頭也舉辦粽子義賣活動,將賣粽子所得捐贈給災荒地區。雖然從市面上買粽子很方便,質量也好,但不少家庭還是喜歡自己包粽子,特別是一些有孩子即將考大學的家庭更要如此。這是由於端午節過後,就是一年一度的大學考試,而包粽與“包中”諧音,因此許多父母都要親自給孩子包粽子,以求孩子考試順利。

賽龍舟不僅是祖國大陸華南地區最為流行的端午節活動,也是台灣端午節最有氣氛、最為熱鬧的活動。端午節當天,宜蘭、基隆、臺北、鹿港、台南、高雄等各地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比賽。賽龍舟原是民間祭祀水神的一種儀式,目的是為了消災祈福,後來附會到屈原的故事,說是百姓撐船尋找屈原.龍舟需要經過“開光”儀式才可下水,“開光”就是在5月1日請地方首長拜祭水神,並提筆在龍舟的龍眼上點睛。5日龍舟下水前,人們敲鑼打鼓,抬著龍舟走向河岸,沿途民眾燒香禮拜,鳴放鞭炮。經過一番巡行,龍舟開始下水比賽。在古代許多傳統活動漸漸式微之後,龍舟竟渡成了端午節最有群眾性和代表性的節日活動。台灣的龍舟競賽還經常配合演藝活動或進行電視實況轉播,增添節慶的氣氛。

在台灣過端午節,還有一個富有神奇色彩而有趣的習俗,就是取“午時水”。據說這時取的水能治病,最富傳奇色彩的是大甲鐵砧山上的“午時水”。傳說當年鄭成功收復台灣時,部隊開到大甲鐵砧山,急需飲水,卻找不到水源,鄭成功便插劍入地,祈求泉水湧現,拔劍後果然山泉噴湧。由於當時正是端午節午時,此水便被稱為“午時水”。從此,“午時水”聲名遠揚。每年端午節午時,台灣都有許許多多民眾求取“午時水”,以保平安。

台灣端午節還有一項很有意思的活動就是“立雞蛋”比賽。在端午節正午12點整,誰能很快將一隻雞蛋立起來,誰就會有好運。據報道,在2003年基隆舉辦的一次“立雞蛋”比賽中,參加比賽的千名市民有600多人獲得好運。端午節適逢春夏交替,過去台灣傳染病盛行,所以有舉行驅逐病疫祈求健康的儀式。民間還流傳著在端午節扔擲石塊互鬥的活動,借著激烈運動流汗排熱而免除疾病。據說有一次瘧疾流行,村民參與石戰,激烈運動流汗排熱,竟然使傳染病得以痊癒,於是石戰風氣更為盛行。後來,因為眾人石戰常會發生人員受傷,或是破壞他人房屋、財物的事情,就以舉辦運動會的形式取而代之,石戰風俗逐漸消失。

另外,台灣過端午節時,許多家門口都掛菖蒲、艾草和貼鐘馗畫像,成人飲雄黃酒,小孩子佩香包,這些據說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在台灣,這一天也是詩人節,詩人會在這天集會吟詩慶祝。因此,端午節是台灣一年當中相當熱鬧的節日。

“艾虎懸門日,龍舟竟渡時。屈原遺恨在,千古楚人思。”端午節和中華民族的其它傳統節日習俗,不但在大陸盛行,而且深入台灣的每個角落,成為兩岸共慶的節日。

端午節“插青”

我國民間俗忌,農歷5月是人們心目中的“毒月”,農歷5月5日是“九毒日”之首,許多特殊民俗因應而生。隨著歲月的流逝,現代生活的沖擊,傳統端午的一些舊俗逐漸被人們淡忘了。然而,端午插青卻一直流傳了下來。

插青就是在端午節期間,將艾葉、菖蒲以紅繩系懸於門上。在台灣,各地用來插青的材料略有不同。據清代台灣方志記載,中部地方是用艾葉與榕樹枝葉,北部是用柳枝、艾草、稻葉甚至加朵雞冠花,南部地方有的用艾草、禾稗、榕葉。在現今台灣多數人心目中,端午插青是為了驅逐邪魔、預防百病,但在老一輩的傳說中,“插青”是與唐末黃巢起義聯系在一起的一個動人故事。

傳說有一次,唐朝義軍領袖黃巢看到一位少婦,背上背著大孩子,手上牽著小孩子,倉惶逃亡。他問那位少婦:為何不背那個小孩?少婦答說,背上的大孩子是小叔子的骨血,他的小叔已在戰爭中死去;她拼命也要保護好背上的大孩子,以延續小叔唯一血脈;而自己孩子如果走失、犧牲了,以後她還可以再生小孩,填補缺憾。黃巢聽後感動之極,就教少婦一個趨吉避凶的方法:趕快回家,在家門口懸插青色草葉,黃巢部隊看到這個記號,就不會再讓這家人遭受兵禍之害。婦人半信半疑依樣行事,並且還告訴許多人,果然凡是門上插青的人家,黃巢部隊都秋毫無犯。從此,每年5月初福建的插青成為風俗,最終演變成為端午習俗。

(勃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