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應借著粵澳新通道機遇重新定位

博言

俗話有稱近水樓臺先得月,但是對於本澳北區而言並非如此,北區一帶多年來並非因有拱北口岸如同珠海拱北一帶如此繁華,兩處相比極有明顯差距,在很多內地居民的眼中都質疑是否本澳居民缺乏經營的頭腦,每年數以千萬人次的出入境人流,僅僅是為珠海拱北一帶都給予非常之大的商機,以及帶來前所沒有的社會經濟收益,拱北地下商業城、蓮花商業街及多間超級市場與酒店、餐廳都是商業無限,行業百家爭豔,人流如鯽,繁華無比,為眾多中小企業或個體戶帶來豐厚的經濟收益。但是相比之下,與拱北口岸最近的澳門關閘馬路或祐漢等北區一帶,可以講是如同虛設,並沒有因為每年達至數以千萬來計人次的旅客帶動北區的經濟或人流。

北區是本澳人口最大的區域之一,據有關的數據統計來講,北區現時的人口已經占全澳人口二分之一還要多,同時,在地理位置上北區亦是一個福地,距離口岸亦是最近的,居民出入境方便,並且沒有如同新口岸區的居民那樣受到博彩娛樂業的“污染”。但是從社會經濟效益方面來看,一方面由於北區屬於老區,另一方面無論是葡國時期或回歸之後的政府當局對於北區的發展或規模都存在一定的保留狀態,並且一直以居民為目標的區域為主,沒能與時迸進地發展起來,使得現時的北區或甚至關閘一帶的建築或商業鋪面都是陳舊不堪,肉眼都看不到生氣的感受,試問又有何種商業氣氛或有吸引旅客的魅力。而從得眾多的中小企業一直都是做自己人或街坊的生意,並非如同中區或新口岸一帶的商戶,門庭似市,旅客如流,商機無限。當然從鮮明的實例相比較來看,其中很明顯的就是受到某種政策或配套上的局限,從而導致如此的不同待遇,也真是“同人不同命”,北區的發展或未來,筆者亦是相信並非今時今日的狀態,關鍵是做與不做的問題。

其實,北區是完全有能力有條件改變“命運”的,北區現時擁有天時、地利,還缺少就是人和這一條,所謂的“人和”就是政府在政策或資源上的配合,在地利方面,北區不僅僅擁有拱北口岸這個關口,還有未來的粵澳新通道及港珠澳大橋的出入口,以及青洲跨境工業區口岸,全澳的主要人流或物流口岸都集中於北區,若再沒有“近水樓臺先得月”,哪真是笑壞大牙了。對於此方面的問題,亦有很多學者或人士想得到或看得到,坊間一直向政府當局提出不少建議,並出現“皇帝不急,太監急”的現狀。但是任何一個區域的發展或重新規劃或定位,必須有政府的支持及配合,一句很普通或真實的話來講,北區的發展或重新定位只能依靠政府當局。筆者是次大動“干戈”著墨希望政府當局重要北區的發展,為北區重新定位,目的是很簡單,也就是希望本澳各區域的社會發展都能平衡發展,以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並且北區從天時來看,政府當局正規劃興建粵澳新通道,這正好是為北區重新定位的時機。政府當局不應僅僅可以為新填海區作出規劃或定位,其實亦是可以為受人關注的北區作出重要的規劃或定位,並且需要借著舊區重要的機遇,將北區推向另一個高位。

就現時與拱北口岸相接的關閘馬路一帶而言,多年來沒有“魅力”吸引旅客,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該區的“魅力” 不足,現時祐漢一帶就沒一條像樣的街道或商業街能吸引旅客,亦沒有一處算得上是休閒旅遊的停留之地,旅客過關進入本澳首個感覺就是口岸一帶的建築或商鋪招牌陳舊不堪,哪會邁開腳步以北區消費或停留。這也是常人所講的,旅客進入本澳後即時就上發財巴或接駁車輛,直奔中區或離島旅遊區域消費。現時的北區對於來消費休閒旅遊的旅客而言,可真是要食沒食,要玩沒玩,要購物沒大型購物商場,要休閒更沒休閒的感受或好去處。當然會早離此地,遠奔它鄉啊。

對北區未來的發展及定位,當然也不能用過去政府當局通常一種通言或官言來講,研究再研究或討論再討論等待的語言來推,雖然講北區屬於舊區,發展起來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但是只要目標明確或清晰,相信廣大居民都會支持政府當局的決策。國內北京或廣州很多舊區都是透過重整或重新定位而改變歷史,並且變成繁華不己的區域。對於北區而言,相信不能只局限現狀,有好的條件不用,實為可惜。對於北區未來的發展或定位,亦是有多種樣式,筆者並非建築師及規劃師,但亦可建議參照附近地區的做法或政策。其實,筆者亦是相信政府當局是十分關注或支持北區的發展,行政長官崔世安與負責城市發展的運輸工務司長劉仕堯等官員於較早之前不正是冒著大雨到北區祐漢視察民情,瞭解該區的商業或中小企業的經營情況。

行政長官崔世安在視察北區期間“金口玉言”地指出,瞭解區內中小企營商環境,希望在明年施政報告中加大關注北區,逐步解決北區發展遇上的各種問題。他並表示,日後港珠澳大橋、粵澳新通道及輕軌等各項基建將帶動北區發展,政府將建立長效發展機制,包括尋找合適土地興建經濟型酒店及小型會展項目,配合整個澳門的發展。崔世安指出,瞭解到居民面對旅遊配套不足、缺乏宣傳推廣及舖租和人力資源等問題,居民期望藉著活化北區,提升生活質素,以及豐富北區旅遊資源,完善投資和營商環境等。他希望通過瞭解北區發展,有助明年施政報告中加大對北區的關注,尤其會針對居民提出的訴求作可行性研究,逐步解決北區發展遇上的各種問題。他表示,除加強宣傳,更重要的是吸引遊客停留北區,相信未來透過粵澳新通道、北區重整、輕軌計劃以至港珠澳大橋基建的逐步落實,將有助改善居民生活素質及商戶營商環境。本澳近年的發展已吸引到一批高消費客人,但本澳亦需要不同類型的酒店為旅客提供服務,經濟型酒店及小型展覽場地將是特區政府未來推動的計劃之一,當局會積極尋找合適土地,通過公平的競投以推動興建經濟型酒店。北區人口集中,是本澳中小企重要的營商地點,崔世安承諾會逐步完善北區環境,但承認發展過程中將面對一定的困難與問題,希望能通過資源的投入及提出改造計劃,對區內營商以至生活環境有所提升。崔世安指出,澳門過去未有充分宣傳推廣北區旅遊資源,政府未來將加大關注,除加強宣傳之外,更重要的是吸引客源停留北區。希望透過粵澳新通道、北區重整及輕軌等計劃的逐步落實,改善居民生活素質及商戶營商環境。

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日前表示,粵澳新通道項目是未來特區發展的一個突破,新通道將會成為北區的標誌性項目。 澳門經過近幾年的高速發展,為北區帶來交通、住屋、營商等新問題,有見及此,特區政府一直為改善北區環境作出大量工作。當中包括早前陪同行政長官到北京與幾個部委商討設置粵澳新通道的工作。他稱,粵澳新通道項目包括整治鴨湧河,整治工程除瞭解決河流水質及臭氣問題外,亦會增加旅遊景觀元素,並擬建設獨立長廊,把習慣利用拱北口岸來澳的旅客分流到鴨湧河一邊。計劃當中,亦會興建交通樞紐、停車場及展銷場地,補充現在北區所欠缺的元素。他期望,粵澳新通道附近的發展能輻射至整個北區。 北區現時較缺乏社會設施,特別是公共停車場,這將會透過正在興建的公屋項目予以填補。他相信,如果北區泊車難的問題得以紓緩,配合集體運輸及改善步行系統,將可吸引更多本地居民及遊客到北區活動及消費。粵澳新通道項目是未來特區發展的一個突破,新通道將會成為北區的標誌性項目。劉仕堯稱,粵澳新通道項目包括整治鴨湧河,整治工程除瞭解決河流水質及臭氣問題外,亦會增加旅遊景觀元素,並擬建設獨立長廊,把習慣利用拱北口岸來澳的旅客分流到鴨湧河一邊。計劃當中,亦會興建交通樞紐、停車場及展銷場地,補充現在北區所欠缺的元素。期望粵澳新通道附近的發展能輻射至整個北區。

優化整個北區營商環境,不僅僅需要如同坊間期望建議當局在區內興建地標性旅遊設施或建築物,利用現時停泊在筷子基的舊皇宮賭船,配合在筷子基增設夜市,加強對蓮峰廟旅遊景點推廣,增建酒店及活化區內旅遊元素,以及美化北區海旁,加強與珠海“一河兩岸”配合發展,以吸引遊客進入北區。更需要在規劃方面,以規劃“粵澳新通道”其中一個著眼點,乃藉該項目的建設契機,改善本澳西北區居住、生活和交通環境,啟動經濟、促進該區可持續發展。項目設計集出入境聯檢大樓、輕軌站、公交轉乘站、的士站及停車場於一身,設粵澳名優產品展銷中心和經濟型酒店及公屋,發揮交通樞紐商業中心作用;結合青洲坊地段重新規劃,有效改善西北區公共設施不足,增加綠化面積和社區服務設施,讓該區居民共用澳門經濟發展和粵澳合作成果。

其實,重新將北區規劃或定位,仍然需要面對的問題包括考慮到澳門北區特別是西北區一帶,發展相對滯後:一是北區為澳門人口最密集區域之一,多為基層居民;二是西北區交通、體育、衛生、文化等公共和社會服務設施較為缺乏;三是社區生活環境質素有待提升;四是缺乏大型綜合商業設施等待因素。按照規劃,青洲坊、筷子基以及望廈等西北區是建設公屋的重點區域,將建成接近一萬個居住單位,約佔政府公屋興建計劃的一半。僅在青洲區,就有四個公屋發展地段,佔地面積共二萬多平方米,規劃居住人口逾萬人,成為重要的居住區。須在交通基建、社會設施、環境優化、商業配套等方面作相應的規劃。透過粵澳的衷誠合作,一併整治長年困擾青洲居民生活的鴨湧河污染問題,提升兩岸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的綜合水準。同時,也認同及希望透過“新通道”的廿四小時通關,不僅疏導拱北口岸的人流,透過“新通道”綜合體配套的輕軌站、公交轉乘站、的士站及停車場,發揮交通樞紐作用。配套民政事務、長幼社會服務設施,引入商業、會展和旅遊服務設施,積聚人流,形成商業中心的功能。此外,透過項目將本澳輕軌服務向西北延伸,將其經濟影響力延伸到西北區,將對西北區的經濟產生整體輻射和拉動作用,結合青洲坊地段重新規劃,政府主動,鼓勵私人發展商參與加快青洲發展速度,啟動澳門西北區和珠海拱北區域的經濟發展,讓該區居民共用澳門經濟發展的成果。

有議員建議讓粵澳新通道為現時的關閘口岸將旅客分類,緩解關閘口岸的通關壓力,並汲取關閘口岸的經驗和不足,以優化新通道軟硬體配套,亦希望在新通道規劃建設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