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病者讓愛滋Getting to zero

【本報訊】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規劃署)公佈,2011年至2015愛滋病的主題為〝Getting to zero〞–回到零點,希望對愛滋病者〝零歧視、零新發感染、零死亡〞。規劃署執行主任米歇爾‧西迪貝表示,目前全球尚有約3500萬人是愛滋病感染者,其中約有1900萬人不知道自己感染該病。全球仍有2200萬人,即5名存活感染者中有3人未獲抗病毒療法(俗稱雞尾酒療法)。

雖然2013年新增感染愛滋病的個案較2001年下降了超過38%,新增感染個案為本世紀以來最低,但近年的傳播模式起了較大的變化,經異性性接觸由2006年30.6%上升至2014年66.2%,男同性性接觸由2006年的2.5%上升至2014年25.1%,男同性性接觸傳播上升10倍以上,值得關注。

愛滋病感染率最高以及五大關鍵人群包括:(一)男男性行為者、(二)在囚人士、(三)注射吸毒者、(四)性工作者和(五)跨性別人士。這些人群均在社會上被忽略,若未能為其提供適合的服務,將影響全球愛滋病病毒防控工作取得進一步發展,威脅到他們及家人,親友、以至社區的健康。聯合國因此呼籲密切關注對關鍵人群的預防、檢測、治療和關懷服務工作。

在澳門,15-49歲人群中的感染率約0.045%至0.078%,儘管處在較低水平,但不代表對愛滋病的防治能掉以輕心。衛生局資料顯示,愛滋病新發病例有上升趨勢:2014年1月至10月,有24名本地居民確診為愛滋病的新增個案,比2013年同期增加接近一半,其中透過異性性行為感染及同性性行為感染的患者各佔43%,雙性性行為感染佔9%。

社會至今對愛滋病仍然存種種迷思,導致高危人士就算懷疑自己染病,亦不敢主動求醫。怕被世俗厭惡,被親友捨棄,被社會隔離。本澳人脈關係密切,傳統思想對性的禁忌和少數人群的歧視,不僅對高危人士形成無形壓力,導致他們延誤求醫,未能及時獲得治療,維持健康與壽命,亦令實際數據未能反映社區的潛在患者,阻礙防疫工作。

因此,要著實預防及控制愛滋病,政府除須集中宣導安全性行為外,更要破除大眾對愛滋病的忌諱,撇除歧視,貫徹人人平等原則,關懷和鼓勵高危人士,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杜絕社區傳播,讓愛滋病回到零點。

(工人醫療所副主任、防治愛滋病委員會委員許璇珊、工聯政策研究員梁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