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產生的各縣市長,昨日「同步」舉行就職典禮,走馬上任;而在「九合一」選舉中產生的各縣市議員,也於昨日前往各所在縣市議會報到,並選舉議會正副議長。
本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希望能夠循「台南市模式」——市長和市議會議長都是由民進黨員執掌,在由民進黨員當選行政首長的十三個縣市中,爭取縣市議會議長也是由民進黨員勝出,以爭取民進黨在這些縣市實現「全面執政」,使得民進黨執政的縣市,施政更為暢順,因而可以在二零一六年的「總統」大選中,實施「地方包圍中央」的戰略,以民進黨的地方執政佳績,作為民進黨也能在「中央」執政中取得佳績的實證,以為民進黨能再次實現「政黨輪替」加分。
因此,民進黨中央對各縣市的黨籍議員,祭出了類似「亮票」的「一致性投票」策略,並以黨紀嚴厲束約。但仍發生意外,在二十二個縣市中,國民黨拿下了十五席,民進黨只有三席,無黨籍則有四席;而無黨籍的四席中,嘉義市的蕭淑麗、屏東縣的周典論,原本都為國民黨籍,但這次都脫黨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因而國民黨中央所發出的新聞稿,仍然將之列入國民黨的「成績單」,並聲稱較上屆增加二席。盡管仍不能算是「鐘擺效應」,但畢竟也吐了一口烏氣。最令民進黨人震驚及外界訝異的是,雖然高雄市確實是實現了「全面執政」的目標,從國民黨手中奪下了議長,但當初「全面執政」的範例台南市,議長選舉結果卻是變天,本來在市議會擁有實質性多數的民進黨,卻「跑」了五票,讓國民黨籍市議員李全教意外以剛過半數的二十九票當選議長,被媒體形容為「金牌掉漆」,氣得蔡英文直呼「很失望」,並決定展開調查是否存在「買票」行為,倘查出將嚴懲不貸。
民進黨在各縣市議長選舉遭受挫敗,將蔡英文剛剛主持桃園市長鄭文燦就職禮的好心情,一掃而空。實際上,昨日民進黨有十三個縣市長同步就職,作為黨主席的蔡英文出席哪一個縣市長的就職典禮?可說是分身不暇。本來,按照她將自己在「九合一」選舉的前方指揮部設在台中的戰略部署,她是應該出席台中市長林佳龍的就職禮,以圖取個「好頭好尾」的好意頭的。但她還是出席了桃園市長鄭文燦的就職禮。
蒙受黨主席的寵愛,可樂壞了新科市長鄭文燦。他在獲得確切消息後,連忙向各方好友發出短訊,邀請他們前往參加,並特地強調蔡主席將會出席,還表示將派出三千件球衣。連遠在澳門的筆者也收到了他的邀請短訊。
為何蔡英文會如此重視鄭文燦的就職禮,而不顧其他十二個黨籍縣市長的「呷醋」?表面上看,應是有以下幾個理由:其一、民進黨在「六都」中,奪下了四都:高雄市、台南市、台中市、桃園市,但高雄市和台南市是連任,台中市雖是「政黨輪替」,但在上屆就是直轄市,只有桃園市是剛升格為直轄市,因而具有特殊的意義。其二、在選前,黨中央已經預知在「六都」中,撇除台北市外,民進黨執政的高雄市和台南市,篤定連任;台中市的勝算也很高;唯有桃園市,原先估計獲勝機會不大,現在竟然意外獲勝,當然是值得肯定。其三、上屆桃園縣長選舉時,民進黨在提名過程中有許多波折。在登記日將近之時,蔡英文主席在大選前五十八天才臨時徵召鄭文燦代表參選桃園縣長。雖然準備倉促,但卻打出接近百分之四十六的得票率,是民進黨在桃園縣十年以來得票率最高的一次,因此奠定鄭文燦在民進黨的新生代中新的地位,蔡英文也將之形容為「鄭文燦的五十八天奇蹟」,雖敗猶榮。而在今次選舉中,選前民調一路大幅領先的吳志揚最終卻以近三萬票之差敗給鄭文燦,出乎外界意料,甚至有媒體將其列為該次選舉「十大不可思議」之一,因而值得獎賞。其四、在選前,鄭文燦邀請了蔡英文任其競選總部,現在蔡英文出席其就職禮,也算是「好頭好尾」。
這些,當然是言之成理。但其實,還有一層更深層次的理由,是屬於戰略性的,那就是宣布蔡英文正式與「新潮流系」結盟。其中,蔡英文是要借助「新潮流系」的輔選經驗,加大自己在二零一六年當選「總統」的安全係數;而在「新潮流系」方面,則是不得不接受現實,放棄推出由「新潮流系」的賴清德直接衝刺「二零一六」的計劃,而全面輔選蔡英文。另外,蔡英文也可能會在明年恢復中國事務委員會的運作後,更為借助鄭文燦原就擔任「中委會」發言人的能力,強化對民進黨兩岸政策進行調整的力度。
實際上,雖然民進黨「全代會」已經通過了「解散派系」的決議,但「新潮流系」仍然以「新社會智庫」的名義進行活動,還保持著辦公室。而鄭文燦「新社會」的現任理事長,亦即是「新潮流系」的總召。因此,他無論是在擔任民進黨桃園縣黨部主委,還是在參加桃園市長選舉的緊張時刻,都仍然主持「新潮流系」的流務,並定期北上到其設在台北市青島東路的總部辦公。
「新潮流系」的輔選能力,在過去陳水扁兩次「總統」選舉中,讓人記憶猶新。邱義仁、吳乃仁等人的運籌帷幄的功力,及進駐競選總部的流員的獨當一面又密切合作的表現,都讓人津津樂道。
「新潮流系」一向奉行「老二哲學」,不願出頭,甘願當「做王者」,但也展現介入重大決策的野心。在二零零三年,陳水扁討厭呂秀蓮「大咀巴」,準備另行覓人做其「副總統」搭檔時,「新潮流系」知悉後,先後向陳水扁推薦蘇貞昌和蔡英文,這也正是當時蘇貞昌或蔡英文做「副總統」候選人消息喧囂一時的原因。但陳水扁擔心「寵」了「新潮流系」而得失黨內其他派系,還是找回了雖然不受各派系歡迎,但卻也能維持恐怖平衡的呂秀蓮。
但「新系」仍不甘心,策劃在二零零八年的「總統」大選,推出「蔬(蘇貞昌)菜(蔡英文)配」出戰。奈何「新系」在「立委」初選中,被黨主席游錫堃聯手謝長廷打成「十一寇」,首次重挫。在自顧不暇中也就無法扶持蘇貞昌,結果讓謝長廷出線。而早已與謝長廷結仇的「新系」,「舊恨新仇湧上心頭」,不派人進駐謝長廷競選總部,也是首次缺席「總統」輔選。
此後,「新系」發生「南流」、「北流」的變化,但在黨主席選舉問題上,仍較為傾向於蔡英文。因此,曾有一種說法,在蘇貞昌、蔡英文、謝長廷三人中,,倘是蘇與謝競爭就支持蘇,倘是蘇與蔡對決就支持蔡。
但在邱義仁、吳乃仁分別捲入弊案官司,吳乃仁入獄服刑,邱義仁與「新系」意見不合而淡出,並遠赴日本任教之後,「新系」部分流員對「二零一六」的想法有所改變,認為「造王」不如「做王」,即「抬轎」不如「坐轎」,希望能推出賴清德參選。而現在經過「九合一」選舉一役,蔡英文人氣高漲,如日中天,「新系」還是接受現實,打消推舉賴清德之意,全力支持蔡英文。因此,蔡英文昨日「只是」出席鄭文燦的就職禮,可被視為她正式與「新潮流系」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