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澳門電子商務發展必要性

4月8日,內地跨境電子商務業界預測已久的新稅制終於落地。給業界帶來顯著影響,不僅意味著跨境電子商務在內地作為新的業態得到正式認可,而且也告別之前無序的野蠻發展,成為國家正式規管下的新興業態。而且由於新政涉及最為敏感的稅收,也由此帶來行業的重新洗牌。

內地電子商務的發展,從最初阿裡系的淘寶一家獨秀,到後來綜合性電子商城紛紛湧現,再到細分品類電商蓬勃發展。近年來,海淘、跨境又成為電子商務資本市場的新藍海,估值巨大的獨角獸公司不斷刷新紀錄。而且在玩法翻新的業界培養下,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也發展迅速。而回到澳門來看,似乎這些年澳門一直與真正的電子商務“絕緣”。倒是外雇們的“澳門代購”風生水起,僅以淘寶為例,1.4萬家店鋪,逾14萬單品數量著實讓人震驚。可以說,之前澳門電子商務,尤其是在跨境領域的優勢和商機一直為“外人”佔領。如今,隨著內地政策調整,海關監管趨嚴,非正常通關管道被壓縮,澳門優勢的發揮將會再度得到新的機遇。這也是澳門電子商務發展新的契機。

這一機遇也得到政府的重視,日前,由澳門經濟局與廣東省商務廳合作的“2016粵澳跨境電商交流會”舉行,經濟局長戴建業致辭時表示,希望藉著交流會向粵澳兩地跨境電商或有意開創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及居民,特別是青年創業人士介紹內地及澳門電商市場的發展現況,創建商業交流平臺。戴建業表示,去年經濟局先後於六月及十二月與廣東省商務廳合辦兩次粵澳跨境電商交流活動,推動兩地業界把握自身優勢、共謀發展。在過往的合作基礎上,這次交流會邀請到粵澳兩地的跨境電商業界精英,分別就澳門電商平臺市場現況、廣東跨境電商業務發展、澳門O2O電商發展、網上品牌拓展、跨境電商機會及挑戰,以及電商企業融資六個主題作交流分享。

粵澳電子商務合作空間巨大,互補性強,特別是跨境電商,內地擁有龐大消費群,對海外優質產品需求殷切;澳門具備國際營商網絡,尤其在葡語系國家市場優勢明顯,相信兩地跨境電商合作,可促進雙方電子商貿發展。廣東省電子商務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羅志成致辭時表示,廣東省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成為中國電子商務強省。澳門有國際自由港優勢,與葡語國家、歐美市場保持廣泛關係,隨著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地緣相鄰、人員相近和利益相關的粵澳合作,成為區內成員參與全球化,提升競爭力、實現共同發展的現實選擇,也是跨境電商合作發展的可靠之路。

澳門電子商務協會長馬志光表示,中國發展“一帶一路”,對澳門也是重大機遇。澳門是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平臺,粵澳兩地位置相連,言語、文化都相當接近,兩地跨境電商發展更快。兩地跨境電商也面臨挑戰,包括金融、物流、稅務及售後服務等,有賴雙方政府、業界尋求解決方法。

此外,對近年澳門電子商務發展情況,經濟局長戴建業表示,在政府大力推動下,跨境電商支付、物流基本暢順發展,電子商務形成積極參與氛圍。戴建業表示,政府成立了由經濟局牽頭,包括貿促局、金管局等部門組成的電商小組,定期開會,各自推動電商工作。澳門跨境物流已有發展,未來會加強推動中小企加入跨境電商互聯網發展業務。

支付工具方面,有澳門業界及內地支付平臺合作,向居民及旅客提供電子商務支付的新模式。在政府支持下,現時跨境物流、跨境支付方面運作基本順暢。中小企參與跨境電商時,政府會大力支持。經濟局近年有收到發展跨境電商的中小企援助計劃及青年創業援助計劃申請。截至本月十三日,中小企業援助計劃的獲批個案中,從事電子商務相關業務的有31宗,獲批金額932萬元;青年創業援助計劃的獲批個案中,從事電子商務相關業務的共有24宗,獲批金額555萬元;獲批進駐“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的企業中,從事電子商務相關業務的有12家。

從數位可以看出,澳門社會也對電子商務所蘊含的商機給予重視。而從澳門互聯網研究學會及易研網絡研究實驗室公佈最新“澳門居民互聯網使用年度調查”結果來看。本地居民上網率近三年俳佪在76%。成年網民中,53%表示平時有網購,當中教育程度較高(大專或以上,68%)、年輕(十八至卅四歲,69%)、女性(55%)、學生(72%)、就業人士(54%)有網購的比率顯著較高。最多網民表示平時主要購買紡織品/服裝(54%)及家居用品/工藝品(26%)。可見,即使是本地,電子商務市場也在不斷成長。

澳門電子商務發展存在制約

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在經濟範疇施政報告中明確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驅動的模式,是澳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我們將與各界,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上,以務實的態度,弘揚創新觀念和文化,並以互聯網+作為推動創新的引擎,讓新業態萌芽成長,激發市場活力。”並強調“互聯網+是推動創新的重要工具之一。我們正致力構建有利於電子商貿發展的法制和市場環境,推動協力廠商支付等支付模式的多樣發展,並加強與外地在跨境電商領域的合作,包括與內地大型電商平臺探討合作推廣澳門製造及文創産品的可行性,為各界創新提供支撐。”這是特區政府首次在施政報告中對電子商務,特別是最為火熱的跨境電子商務作出重點著墨。

但從澳門的實際來看,雖然環球經濟仍舊存在不穩定因素,但是本澳作為一個旅遊城市,最大的消費群體——遊客數量持續增長。這無疑給本澳零售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潛力,面對每年數百億的零售總額,本澳零售業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發展電子商務的驅動力並不大。而且從本澳內部而言,不斷被社會批評的本澳網路服務也讓電子商務缺乏有力的基礎要件。同時,正如澳門電子媒體業協會所指,澳門電子產業起步較晚,現存標準不統一、平臺建設滯後、應用範圍不廣、安全性不夠及誠信度不高。而在立法方面,重網路技術而輕網路法治化的觀念較重,且實際法律訂立原本就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協會認為,凡此種種,均影響了澳門發展電子產業,也影響澳門迎合國際作電子商務營運的趨勢。澳門電子商務協會亦認為,本澳電子商務市場有別其他國家地區,推廣多於網上交易。主要受到商戶及環境兩方面局限,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自身需有競爭力,如具有品牌、保證商品獨特性。現時本澳未有一個良好的支援平臺,物流快遞未能做到即時取貨到貨;加上市場小等環境因素,導致電子商務實現網上交易有困難。

澳門電子商務協會理事長阮兆洪也曾表示,澳門市場狹小,令電子商務發展受局限,傳統企業未能瞭解到電子商務的優勢,營運未能完全電腦化,加上技術及人手相對缺乏,目前運用電子商務的澳門企業只有兩至三成。其實不僅在總體環境上,本澳缺乏對電子商務的重視和發展土壤。就連本地支柱產業之一的旅遊業,其電子商務發展程度也極低。曾有人對澳門酒店業和旅行社進行了電子商務商業模式的調查。調查對象包括澳門25家三星、四星和五星酒店,以及30家旅行社。令人遺憾的是,調查發現,澳門酒店業和旅行社的電子商務處於非常原始的階段:要麼根本沒有網站,要麼網站只是起到提供一些簡單資訊的作用,根本無法進行網上的交易。只有少數的五星級酒店可以提供網上預訂和支付(主要是澳門賭權開放後新建立的外資酒店),絕大多數的旅行社更是連網站都沒有,基於電子商務的業務創新更無從談起。

優勢不可忽視的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流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線上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

研究學者從電子商務的含義及發展歷程歸納認為,電子商務具有如下基本特徵:第一,普遍性,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交易方式,將生產企業、流通企業以及消費者和政府帶入了一個網路經濟、數位化生存的新天地。第二,方便性,在電子商務環境中,人們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客戶能以非常簡捷的方式完成過去較為繁雜的商務活動,如通過網路銀行能夠全天候地存取資金帳戶、查詢資訊等,同時使企業對客戶的服務品質得以大大提高。第三,整體性,電子商務能夠規範事務處理的工作流程,將人工作業和電子資訊處理集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樣不僅能提高人力和物力的利用,也可以提高系統運行的嚴密性。第四,安全性,在電子商務中,安全性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核心問題,它要求網路能提供一種端到端的安全解決方案,如加密機制、簽名機制、安全管理、存取控制、防火牆、防病毒保護等等,這與傳統的商務活動有著很大的不同。第五,協調性,商務活動本身是一種協調過程,它需要客戶與公司內部、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間的協調,在電子商務環境中,它更要求銀行、配送中心、通訊部門、技術服務等多個部門的通力協作,電子商務的全過程往往是一氣呵成的。

其實,從這些所謂的特點,再結合本澳實際情況,我們亦可以清晰的認識到電子商務的幾大優勢。其一,電子商務的運用可以變繁雜為簡捷,從而減少人力資源等成本支出,這對原本就實力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可以做到“花小錢辦大事”,更能令最為困擾本澳的人力資源問題得以緩解。其二,在電子商務環境中,地域將不再成為商務活動的限制條件,這就為本澳企業產品和服務在更廣範圍內開拓市場創造了條件,而且也可以更多、更方便的接觸到外地商家,達成合作。正如本澳電子商務業者所言,電子商務在全球日益普及,除網上即時完成交易,亦可利用網站推廣展示商品;二十四小時更新商品資訊,方便快捷,投入成本相對較低。目前運用電子商務的澳門企業有增加趨勢,公司提供的搜尋引擎最佳化技術,用戶經過主流搜尋器更容易找到網站。

中小企尤其需要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作為新的商業運作模式,對傳統產業生產、經營乃至整個企業的管理模式等有很強的優化帶動作用,越來越成為中小企業調結構、轉方式的一支重要推動力量。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提供了與大企業公平競爭的平臺,提供了大量的市場空間,同時也提供了更多的技術創新機會。這種機會推動了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和與大企業協作配套的發展路子,突出中小企業的特點和特色,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從內地經驗來看,由於國內外諸多因素共同作用,近年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速度放緩,交易規模增長率下滑。但儘管如此,中小企業加入電子商務的趨勢依然明顯。據調查顯示,我國中小企業69.1%建立了自己的網站,2011年中小企業B2B電子商務的交易規模達3.4萬億。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援,成立了許多電子商務協會,不少地方還出臺了針對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扶植政策和獎勵條款。

其實,除政策引導因素外,中小企業進軍電子商務領域最根本的原因是企業自身需求。有研究認為:第一,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擴大市場進入機會。企業通過全球的互聯網路,發佈企業的產品資訊、企業的宣傳廣告和企業的介紹資料,擴大企業進入市場的通道,並根據自身產品的特色建立符合客戶需求的資訊網頁流覽諮詢;同時,通過網路企業也可以瞭解競爭對手和合作夥伴的諮訊,開闢新的市場空間。通過電子商務網路,企業可以搜索更多的供應商與潛在客戶,並且及時有效地獲得客戶的回饋資訊,提高企業的資訊回饋能力,利用資訊優勢來加速企業內部的商品、資金迴圈。尤其在資訊技術廣泛普及、行業管理日臻完善、技術成果轉讓加快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得以比大企業更快地將新產品投放市場。

第二,提高中小企業的經濟效益。電子商務實現了把企業的市場需求與銷售、採購、運輸、生產、結算等等一系列的貿易環節有條理的結合在一起,簡單而且快速地完成了企業的商業貿易過程。由此,在企業的管理費用與運作成本支出方面大大降低。電子商務資訊傳達的快速與準確,使得中小企業隨時掌握市場動態與客戶需求和滿意度,降低了業務業務處理的錯誤率,降低了管理成本的費用,縮短了業務交易的時間,簡化了業務操作流程,改善服務品質,進而顯著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第三,電子商務提高了中小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網路資訊的快速傳遞與資料分析,為中小企業瞭解和掌握市場的需求,把企業的生產與製造活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並且指導者策略的制定,大大加強了企業對市場變化的敏捷性和適應能力,為企業製造出高品質、低成本的產品打下了堅實基礎。電子商務改變了市場競爭的格局,雖然中小企業的實力較大型企業相比處於劣勢,但是電子商務卻使中小企業在可以大範圍內發揮其靈活機動的競爭優勢,同時也會大大提高中小企業的影響力和行銷力,更容易適應市場的變化。

第四,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提供機會。互聯網實現了國際資訊的互通,小企業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發佈資訊,花費較少的費用實現與國際客戶的對話,因此也就擴大了小企業開發市場的空間,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機遇。而且網路的虛擬化,也可以實現小企業大發展。小企業通過互聯網的發展和利用,一方面實現了小企業變大的可能,另一方面企業也不會受到規模大小的制約,可以順暢地實現資訊的交流、管理與應用。

除了這些普遍原因外,有不少企業是針對自身情況,通過互聯網找到了行銷解決方案。不少企業將電子商務作為傾銷過剩產品的管道,這種現象以服裝行業最為明顯,眾多服裝品牌選擇電子商務處理過季商品,避免過季商品影響實體店內當季熱賣品銷售,維護實體店時尚、潮流等綜合形象。此外,由於電子商務門檻較低,互聯網環境開放,創業企業劣勢不明顯,能獲得和成熟企業相對同等的競爭機會,因而電子商務也被一些創業階段的企業視為一種打開市場、宣傳產品或服務理念的主要手段。

加強推廣促進電子商務發展

面對本澳電子商務發展的困難,以及電子商務發展的未來趨勢及其必要性。未來本澳要擴大電子商務的運用必須從業界、政府及社團三方合作加強推廣,推動傳統中小企利用電子商務發展各式各樣的營商環境。

對政府而言,電子商務已經成為各個國家和地區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要充分發揮其作用,政府必必須為電子商務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包括:制訂開發電子商務的發展規劃、行動計畫和實施方案,同時還要制定法律、法規,為全社會開展電子商務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在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為電子商務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確保競爭、合同履行、保護知識產權和私有權利、增強透明度、增進商業貿易、促進爭端的解決等。同時,制訂電子商務技術標準與標準化模式,使網上交易規範化、標準化,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築社會電子商務平臺。並且制訂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和推進企業資訊化,鼓勵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此外,還應在IT人才培養和引入上下大功夫,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基本條件。

業界和社團方面,因應現時本澳企業使用電子商務比例較低的現狀,當務之急應當是加強宣傳,透過實例讓企業瞭解到電子商務帶來的便利,從而吸引更多的企業運用電子商務。而這一切必須是在本澳已經具備完善電子商務平臺的基礎上,所以業界自身還需要做好這個平臺的構建。另一方面針對物流對本澳電子商務發展的限制,業界應該發揮社團的力量,與物流業界社團充分溝通,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達成合作。

同時,亦需要特別指出,澳門電子商務的優勢在於發展跨境電商。這也正正符合澳門貿易平臺的定位。如何更好的發展才是真正需要全社會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