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崛起 菲律賓家族政治的終結?

經過數個月的長跑,牽動菲律賓前途的2016年總統、副總統選舉,將於5月9日登場。菲律賓經濟成長能否持續?中菲關係是否能有轉機?這些都是菲律賓選民關注的議題。除此之外,在本次大選中還有一個更大的看點,競選人的平民化,是否意味著菲律賓的家族政治將走向終結?

平民勢力異軍突起

菲律賓家族政治程度之深長期以來受人詬病,菲律賓政壇的名單上,不論是在任,還是參加選舉,總有那些熟悉的字眼,阿基諾、馬科斯、馬卡帕加爾、奧斯敏那、洛佩慈……據美國《赫芬頓郵報》統計,菲律賓有178個政治家族,牢牢控制著80個省中73個的行政權。菲律賓國會中,70%的眾議院席位歸政治家族所有,參議院中更是有接近80%的席位被政治家族佔領。家族已經成為了菲律賓政治選舉中最為基礎的單位,儘管菲律賓1987年就出臺法律禁止家族政治。事實上,菲律賓的民主更像是在封地制度基礎上的權力流動和競爭,“輪莊”與“洗牌”中支撐表面民主的浮華。

阿基諾終結家族政治 菲律賓迎來草根時代

阿基諾三世本人就是家族政治的直接產物,他的已故父母是他最大的政治本錢。在阿基諾的父親被暗殺後,母親阿基諾夫人繼承亡夫遺志成為菲律賓首位女總統,是菲律賓人心目中的民主之母,受萬人景仰。而阿基諾三世參選之時,正是菲律賓人對阿基諾夫人的懷念之情達到頂峰之際,儘管阿基諾三世擔任議員12年以來無甚建樹,只是一個資質平庸的參議員,但是,他依舊憑藉著家族勢力及母親余蔭登上了大位。

但本輪選舉當中,唯一的一個有顯赫家族背景的“總統三代”羅哈斯,自參選起即成績慘澹,遠遠落後於草根出身的杜特蒂和格蕾絲•波,據民調機構“亞洲脈搏”4月24日公佈的民調結果顯示,杜特蒂獲得的支持率為34%,格蕾絲•波獲22%,比奈支持率為19%,羅哈斯的支持率僅為18%。雖然大選變化莫測,在結果還未塵埃落定之時,任何狀況都有可能發生,但就目前形勢來看,羅哈斯很可能會被淘汰出局,這也意味著,菲律賓可能會迎來一個新的草根總統。

充滿變數的中菲關係

這是否意味著菲律賓家族政治開始走向終結?毋庸置疑,平民候選人的異軍突起直接反映了民眾對於家族政治種種亂象的深刻失望,但是,考慮到菲律賓上一任,也是唯一的一任平民總統——埃斯特拉達執政兩年即被家族聯手趕下臺,菲律賓的平民總統候選人即使能夠勝出,在其政治操作中需要應對的也遠遠不僅是選民。

而目前的總統候選人當中,儘管大多數人沒有直接的政治家族背景,但格蕾絲•波與比奈能夠走到現在,都同地方政治家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對拉攏家族勢力極為重視,唯一一個全然“狀況外”的只有“菲版特朗普”杜特蒂一人。另一方面,由於總統與副總統選舉分別進行,儘管平民候選人在總統選舉中形勢看好,菲律賓前獨裁者馬科斯的兒子小馬科斯卻已經在副總統選舉中奠定了明顯優勢。

從選前表現來看,比奈與杜特蒂都對阿基諾目前對華及南海政策持明確批評態度,如果其中一人成為菲律賓總統,那麼,他們也許能夠促成中菲高層對話,改善中菲關係。然而,這些草根精英也有不得不面對的實際問題,就是如何面對實際掌權的政治家族。正如前文所說,即便新總統成功上位,也不代表能笑到最後,前車之鑒,新總統能否做到在家族政治中游走穿梭才是掌權菲律賓的關鍵,因為畢竟這些政治家族才是菲律賓命脈的實際掌控者。

阿基諾三世執政的6年裏,其激進的南海政策已經獲得了眾多政治家族的鼎力支持,特別是南海政策與菲美、菲日等國關係的捆綁,以及隨之而來的菲律賓軍隊現代化等政治專案的推進,在很大程度上牽涉到政治家族的實際利益。菲律賓新總統未來能夠獲得多少轉圜空間仍未可知,因此,中菲關係的走向依舊是充滿變數。

(唐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