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與我們人體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它被稱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人一生的健康都離不開腎。下面,我們就瞭解一下傷腎的七大惡習
經常憋尿
很多人平時工作一忙起來就停不下來,上衛生間自然也就“一拖再拖”:冬天晚上被窩裏溫暖舒適,有尿了也不願意去衛生間。其實,憋尿對身體有很多不利的影響。經常憋尿會使膀胱內的尿液越積越多,含有細菌和有毒物質的尿液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就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問題。嚴重時,尿路感染還能向上蔓延到腎臟,引起腎盂腎炎,甚至影響到腎功能。
飲水過少
現代人工作繁忙,生活節奏快,很多人經常到下班了也顧不上喝一杯水。而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很容易患上腎結石、腎積水等腎病。要想腎好,適當多喝水很重要,每天應喝2000-3000毫升水,相當於8大杯水。
過度勞累
中醫認為,平時工作太累,或長期從事同一固定姿勢的工作(如使用電腦、開車等),時間長了就會損傷腎氣,導致腎精不足。現代醫學認為,人在疲勞狀態下,加上工作、精神緊張,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易引發腎臟損害,出現腰酸腰痛,下肢、眼瞼水腫,蛋白尿等現象。從臨床接診的急慢性腎炎患者的情況來看,不少腎炎病人發病與長期過度勞累有關。
暴飲暴食
現代人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家庭的飯桌上天天雞魚肉蛋,這些高脂飲食不僅會使身體肥胖,誘發高血壓、糖尿病等,還會給腎臟增加負擔。因為暴飲暴食後的食物會在短時間內需求大量消化液,明顯加重附屬消化器官負擔。如果我們平時吃得太多,超過了身體的需求範圍,最終就會產生過多的代謝廢物。這些廢物大多經過腎臟排出,自然而然就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同時,還會加重腎病患者已有的腎損害。
濫用藥物
我們平時吃的藥物大多都是通過腎臟排泄的,如果用藥種類太多、劑量太大,就會損傷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出現渾身沒勁兒、口乾舌燥、不愛吃東西、惡心、厭食、尿頻、尿急、夜尿增多等症狀,特別像索米痛片、吲哚美辛、對乙醯氨基酚、阿司匹林、某些抗癌藥物等,如果濫用,更容易對腎臟造成損害。有的直接會引起急性藥物性間質性腎炎或腎小管壞死.偶可見腎病綜合征,嚴重的還會導致腎衰竭而死亡。
飲食過鹹
中醫認為,鹽性味成,寒,歸胃、腎、大小腸經,具有湧吐、清火、涼血、解毒等多種功效。但吃太多的高鹽飲食會傷血、害肺、損腎、失去顏面和皮膚的光澤,容易導致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肌梗死及腎臟病。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標准,每人每天吃鹽量以5克為宜,不宜超過6克。
酒後喝濃茶
人在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聚會,如同學聚會、戰友聚會、哥兒們聚會、交朋友、答謝他人等,這些聚會難免要喝酒,而且難免就會喝高了。在喝高了的時候,可能有人會喝上一杯濃茶來醒醒酒,其實這是不對的。早在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明確記載了酒後飲茶的危害:“酒後飲茶傷腎,腰腿附墜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飲水腫、消渴攣痛之疾。”現代醫學也証明,酒後喝茶,特別是濃茶,確實會對腎臟造成不良影響。酒精首先在肝臟進行代謝,在氧化的作用下先是被氧化為乙醛,進而被氧化為乙酸,乙酸又可進一步被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再分別經腎和肺排出。茶的主要成分茶鹼有利尿作用,濃茶中的大量茶鹼更能迅速發揮利尿作用,使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地進入腎臟,而乙醛對泌尿系統有很大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