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昨香港開幕 張德江:“一帶一路”是陽光大道

【本報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18日上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幕。張德江表示,中國是“一帶一路”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但建設“一帶一路”不是我們一家的事。“一帶一路”不是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並進的陽光大道。

張德江演講梁振英致辭

香港中通社5月18日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18日上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蒞會發表主題演講,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出席開幕式,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致開幕辭。

張德江代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中國政府,祝賀聚首香港、共話“一帶一路”發展大計高峰論壇的召開。他說,今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一帶一路”建設承前啟後的重要一年。在香港召開“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對于進一步凝聚沿線合作共識具有重要意義。

張德江希望論壇與會者深入交流,為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作出積極貢獻。他祝願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航船”,乘風破浪、駛向遠方。

梁振英表示,“一帶一路”這項倡議為各國、各地區帶來空前機遇,香港也不例外。香港兼備“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是中國內地與世界各國之間的“超級聯繫人”。

有香港媒體注意到,張德江主題演講的近半篇幅講到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優勢,以及中央支持香港在金融、專業服務等領域參與“一帶一路”發展,其演講內容中15次談及“支持香港”。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還得到國家外交部、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央行作為支持單位,為期一天的論壇設有主題演講、專題午宴、多個討論環節及對話環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政界領袖、決策官員、國際機構代表、商界翹楚和相關行業專家兩千多人出席,共同探討“一帶一路”倡議為金融、物流、航運、專業服務、跨境投資、基建發展和國際貿易等多個領域帶來的新機遇,以及香港可以發揮的獨特作用。

張德江:“一帶一路”不是私家小路

香港中通社5月18日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18日在香港表示,中國是“一帶一路”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但建設“一帶一路”不是我們一家的事。“一帶一路”不是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並進的陽光大道。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當天上午開幕,張德江在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時作上述表示。他說,“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一帶一路”鼓勵百花齊放,而非一枝獨秀;提倡共同發展,不搞零和遊戲。

張德江指,“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了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要求,符合各國加快發展的內在願望,有助於促進沿線經濟建設和全球經濟繁榮,有利於加強人文交流、維護世界和平。

他認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繼承歷史遺產,共同開創未來的深刻啟迪。中國經濟要持續健康發展,也必須以更開放的姿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共同應對風險,促進全球經濟復蘇的時代要求。“一帶一路”建設將促進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投資,促進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與新型工業化,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形成互利互惠發展新格局的客觀要求。“一帶一路”倡議統籌了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同利益和具有差異性的利益關切,加強了發展戰略對接,有利於打造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合作架構,更加符合人類社會的根本利益。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加強各國友好交往,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舉措。“一帶一路”建設將加強中國與沿線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擴大在文化、教育、藝術、科技、旅遊、衛生、體育等多領域的務實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與世界和平發展打下堅實的民意基礎。

張德江表示,2015年3月,中國發佈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一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起步順利、開局良好。事實證明,“一帶一路”建設的前景十分廣闊。

香港在“一帶一路”具四大優勢

香港中通社5月18日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18日在香港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時表示,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重要節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香港具備許多獨特優勢,包括區位優勢、開放合作的先發優勢、服務業專業化優勢和文脈相承的人文優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當天上午開幕,張德江發表《發揮香港獨特優勢  共創“一帶一路”美好未來》的主題演講時作上述表示。他強調,中國中央政府在制定“十三五”規劃綱要和設計“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時,均把支持香港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作為重要的政策取向。

張德江介紹說,區位優勢方面,從海上看,香港位於全球最繁忙的國際航路上,港口經濟發達,是國家開放格局中的重要門戶。從陸上看,香港背靠廣東,通過現代化的互聯互通,可以便捷、高效、低成本地連通內地,是連接海陸、溝通中外的重要節點。從空中看,香港有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客貨運量都位居全球前列。還要看到,香港所毗連的珠三角地區,既是中國經濟的三大增長極之一,也是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發展的高地。香港既緊鄰深圳這樣的創新創業中心,也能夠與廣東自貿區、前海深港合作區、福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等形成“共振”效應。在產業上,周邊省區以製造業為主,香港以服務業立足,互補“出海”的潛力巨大。

開放合作的先發優勢方面,香港自開埠以來就是自由港,連續22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保持著緊密的經貿往來。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內地與香港已形成全方位、寬領域、高層次交流合作格局,內地的很多開放政策都率先在香港“先行先試”,這不僅為內地擴大開放積累了經驗,也為香港提供了難得的先機。這為香港搶抓“一帶一路”新機遇,謀劃新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服務業專業化優勢方面,香港作為發達經濟體,服務業種類多、水平高,是重要的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仲裁地之一。在會計、法律、諮詢、旅遊、基建工程與建設等領域,可以為沿線各國提供多方面的服務。

文脈相承的人文優勢方面,長期以來,香港就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多種文明在此交匯,形成了中西合璧、特色鮮明的人文積澱和開放包容的文化氛圍。在人脈方面,東南亞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地區,當地許許多多的華僑,早年就是從廣東取道香港遠赴南洋,很多僑商的祖籍還在廣東,與香港同屬粵語文化圈,這為深化交流合作奠定了人文基礎。

張德江表示,希望香港以更寬廣的視野和胸懷,充分把握“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機遇,將自身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放大和提升香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