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如何實現鷹的重生

2015年2月13日,臺灣“總統府” 大禮堂,馬英九、吳敦義和近100名 “總統府”工作人員參與“網路浪潮新思維研習營”。之所以要辦這樣一個研習營,是因為馬英九和執政的國民黨認為,兩個多月前的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輸在沒有爭取到網絡的輿論陣地。因此要舉辦研習營, 學習如何與網友互動。

這場研習營,國民黨邀請到包括柯文哲競選網絡軍師翟本喬在內的三位網路界知名人士作為主講人。當輪到新媒體“科技報橘”總編輯張育寧分享的時候,有一位官員舉手提問如何經營自己的臉書。張育寧想了想, 對馬英九說,“總統”拿出你的手機自拍,上傳到你的臉書。馬英九沉思片刻,最終還是無動於衷。

這個場景正是今天國民黨困境的真實寫照。國民黨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里,也不是不想改革,可是每次一改革,總覺得被一張無形的網捆綁住了手腳。久而久之,外界對國民黨的印象就變成國民黨主席誰做都一樣,因為國民黨的改革總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2016年臺灣選舉國民黨遭遇慘敗後,為了彌補國民黨主席選舉沒有官方舉辦的政見發表會的缺憾,國民黨內“草鞋聯盟”等青年團體於2016年 2月20日舉辦了一場民間版政見發表辯論會,邀請國民黨主席參選人來發表政見,回答民眾特別是青年人的提問。四位候選人中僅洪秀柱未出席,此舉給洪秀柱的形象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有很多國民黨人士認為,2014 年11月29日是國民黨第一次失敗。雖然2000年、2004年國民黨在“總統”選舉中都嘗敗績,但是2014年11月29 日“九合一”選舉的失敗,才讓國民黨覺得這一次真的是失敗了。到了2016年1月16日,國民黨再度輸掉了“總統”大選。那麼,已經“跌停”的國民黨是即將迎來新一波“反彈行情”,還是就此一蹶不振直到“退市”?人們在觀望。

1997年韓國大國家黨在總統選舉中失利,2002年再度輸掉總統選舉。此後大國家黨的巨額非法政治獻金案曝光,民意支持度不斷下降。在野的大國家黨彈劾總統盧武鉉,又被認為是國家政局動湯的亂源。之後,危機之中的大國家黨選舉了朴槿惠為新任黨主席,朴繼任後,銳意改革,從基層做起,傾聽民眾的聲音,最終大國家黨贏回執政權並執政至今。

因此,社會各界都在問,國民黨能否像韓國大國家黨那樣觸底反彈,谷底重生?誰又會是帶領國民黨走出低谷的那個“朴槿惠”?

黨主席選舉:兩個女人戰爭

很多人會拿2008年處在谷底的民進黨去類比今天的國民黨。2008年民進黨在“立委”選舉中只獲得27席,被形容為“一片廢墟”。在2008年5月舉行的民進黨主席改選中,入黨僅四年的蔡英文打敗了“台獨”大佬辜寬敏和當時已經當了15年“立委”的蔡同榮,當選為民進黨主席。但今天國民黨無論怎麼選,也選不出一個黨齡如此短的人作為新的領頭羊。

這是因為蔡英文的上位,一定程度上緣於民進黨主席資格的低門檻:只要是民進黨黨員,就有資格參選。選前,候選人必須參與選舉電視政見發表會。換句話說,是騾子是馬,在大家面前秀一下,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可即可。

但國民黨主席的參選資格門檻卻要髙得多。根據《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辦法》,參選的候選人必須當過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或中央委員,而且還要得到3%以上黨員連署。回顧國民黨2000年以來當選的黨主席發現,不僅主席必須是資深的國民黨員,其父親或者岳父也要是資深的國民黨髙級幹部。連戰的父親連震東曾任“內政部長”和“行政院政務委員”,吳伯雄的父親吳鴻麟曾任國民黨籍桃園縣縣長,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曾任國民黨考紀會副主委,朱立倫的岳父高育仁曾任國民黨籍台南縣長、臺灣省議會議長。

目前,國民黨主席參選報名工作已經結束,除去已經領表參選後來又退出的林榮德、陳明義,最終將在3月26 日角逐國民黨主席的人,有洪秀柱、 黃敏惠、陳學聖和李新四位。這四人當中,外界普遍認為洪秀柱和黃敏惠的勝算比較大,因此這場黨主席選舉也被稱為是“兩個女人的戰爭”。

優劣大比拼

洪秀柱最大的優勢,在於她頂著一個“臣妾不曾犯七出之例,奈何休我? ”的悲情光環。去年她明明已經被國民黨確定為“總統”候選人,後來卻被莫名其妙地廢掉,而接替他的是時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如今換掉她的朱立倫因為敗選而辭去國民黨主席,“被害者”洪秀柱頂著“還我公道”、“防洪難道還要再來一次”的悲情光環,自然成為黨主席之爭的有力入選。

如果去年洪秀柱沒有參選“總統”,今天的她可能還只是國民黨的一個二線角色。洪秀柱被換的深層原因,也是她最大的問題,還是政治實力不足。因實力不足而在“臨門一腳”時被換掉,洪秀柱也不是第一次了。2014年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 中失利,馬英九、吳敦義等辭去黨內髙層職務後,依黨章規定,應該是第三副主席洪秀柱接任代理主席。但就在這個時候,吳敦義在各界勸說下, 重新回到國民黨擔任代理主席,離黨主席“一步之遙”的洪秀柱只好做了代理秘書長。

洪秀柱的一個致命弱點在於輔選能力太弱。黨主席要有很強的輔選能力,推黨的候選人一把,幫助他們順利當選,可是在這次臺灣“選舉” 中,洪秀柱的表現很難讓大家相信她是一個有力的輔選者。2015年12月9日 她在花蓮輔選國民黨“立委”候選人王廷升的時候,說王廷升性格像馬英 九。馬英九民調低在臺灣已是路人皆知的事情,而此時洪秀柱出此言,無疑是一件親痛仇快的事情。更離譜的是,洪秀柱在輔選的時候,連候選人的名字也會一再說錯。2016年1月13 日,她在髙雄幫國民黨立委候選人蔡金晏輔選,結果在致辭的時候卻三度把候選人的名字說錯。1月16日選舉結果出爐,王廷升、蔡金晏均落選。

國民黨主席另外一位有力競爭 者,是比洪秀柱年輕11歲的黃敏惠。她的優勢在於經驗豐富、出生南部。

首先,黃敏惠的歷練比洪秀柱完整,經驗更豐富。不同於洪秀柱一輩子在“立法院”做“立委”,黃敏惠既在“立法院”做過“立委”,也做過主政一方的嘉義市長。在“立法院”做“立委”期間,不同於長期在教育文化委員會任職的洪秀柱,黃敏惠參加過經濟、教育文化、衛生環境和勞工、科技和資訊等多個委員會, 經驗上相對較為豐富。同時,做過八年嘉義市長的她要比洪秀柱更加熟悉行政工作。

其次,黃敏惠來自南部。由於臺灣過去政治版圖“北藍南綠”的特性,出生南部的國民黨政治人物不多。而民進黨每次選舉時攻擊國民黨“重北輕南”都能贏得大量選票。因此,國民黨要重新贏得選舉必須贏回南部選民的心。如果這一次黃敏惠能當選,無疑能夠讓南部民眾改善對國民黨的印象。

不過黃敏惠也有隱憂。一方面是她的“責任田”嘉義如今已經完全“綠化”,她的輔選能力難免被質疑。另外就是歷來國民黨黨內的各種選舉,都是得到深藍黃復興黨部支持的候選人獲勝,而在獲取黃復興的支持方面,黃敏惠明顯大大弱於洪秀柱。

效法朴槿惠 實現鷹的重生

民意不是一列向前行使的列車,而是一座落地鐘的鐘擺,擺過去總會擺回來。臺灣TVBS民調顯示,僅僅過了一年,對臺北市長柯文哲不滿意的民眾就增長了2.5倍。同樣,今天臺灣 民眾對蔡英文的高期待也會像鐘擺一樣,一旦蔡英文無法實現她的承諾,讓民眾失望,那麼民意的反彈也將是巨大的。

3月26日,國民黨主席補選,不管是黃敏惠還是洪秀柱當選,國民黨新的大家長需要做的都是“鳳凰涅槃”、 轉型重生,待民意鐘擺擺回來時抓住機會,實現再起,奪回執政權。為此,新主席需要面對幾大挑戰:

第一,如何處理與朱立倫的關系。今年5月20日馬英九卸任之後,朱立倫將是國民黨黨員中行政職務最髙的人。國民黨這次選舉輸在了人才缺乏上,要再起必須培養有行政經驗的人才,而在朱立倫擔任市長的新北市應該是國民黨能夠利用的最好平臺。另外,在國民黨的中生代政治人物當中,迄今為止朱立倫依然是唯一的實力派的人物。因此,新主席必須思考如何與朱立倫共處的問題。

第二,如何改革國民黨的初選制度,保證有戰鬥力,使能勝選的人最終得到國民黨的提名。現在國民黨選舉提名採取民調決定的制度。這個制度表面上看起來很好,可是實際上每到選舉的時候,總有候選人質疑國民黨做的民調沒有反映真實的民意。“民調爭議”幾乎伴隨了國民黨每次舉辦的初選。

用選舉結果回溯,國民黨的民調的確和真實的民意有著很大的落差。2014年國民黨資深“立委”,形象、能力俱佳的丁守中與連勝文爭奪臺北市長一位,最終連勝文戰勝丁守中,代表國民黨參選。結果連勝文在選舉中慘輸給對手柯文哲不說,還連累了全台灣國民黨的選情,讓國民黨慘敗。

在2016年1月16日選出的臺灣新一屆“立委”中,唯一的無黨籍“立委”是桃園的趙正宇。趙正宇本是資深的國民黨員,高中時就已人黨,屬於國民黨內“深藍”的黃復興黨部。他2002年開始做縣議員,三次縣議員選舉,一次得票排名第一,兩次排名第二,可謂實力雄厚。2014年,國民黨桃園議員舉行初選,這麼一位擁有強大民意基礎的候選人,竟然在國民黨初選民調中變成最後一名慘遭淘汰。而被國民黨拋棄的趙正宇,以無黨籍的身份繼續登記參選,結果以第一高票當選。2016年趙正宇繼續參選 “立委選舉”,打敗了國民黨提名的、已經連任四屆的資深“立委”孫大千。國民黨民調失真最終讓國民黨自食苦果。

第三,國民黨需要蹲下來,走進基層,傾聽基層的聲音,重新贏得民眾的信任。2008年國民黨執政以來,屢屢陷入輕視人民的爭議當中。2009 年8月8日,臺灣南部遭受颱風災害,當天晚上“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沒有趕往災區,而去吃了父親節的晚餐,加上面對媒體時又言語失當,遭到社會各界的非議。而其後馬英九發言的失當,更是對國民黨形象的毀滅性打擊。“八八風災”之後,馬英九 到災區視察的時候,受災民眾向馬英九哭訴為什麼我們把票投給你,見你卻這麼難。馬英九回應說“你不是見到了嗎”、“我現在過來啦”。八年來,馬英九也好,馬英九任命的官員也好,每一次這樣的發言,都會讓大家加深一分對於國民黨傲慢、不接地氣的印象,人心是慢慢變冷的。

2007年,馬英九曾經住在鄉下,和農民一起工作,同吃同住,最終讓國民黨贏得了2008年的選舉。如今國民黨需要二次下鄉,重建與基層民眾的信任。

第四,國民黨需要重建和媒體的關係。國民黨能贏得2008年的選舉,與當時以李濤、李豔秋為代表的一批媒體人為國民黨發聲、揭露陳水扁的弊案有很大關係。但當國民黨變成“執政黨”之後,特別是2012年國民黨再次勝選之後,這些媒體人和電視名嘴陸續離開媒體圈,留下來堅持批評民進黨的“炮手”羅淑蕾、蔡正元、邱毅,也都沒有得到這次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提名,付出者得不到合理的回報,讓媒體界漸漸沒有了替國民黨講話的人。民眾每天打開電視,每個台都在批評國民黨和馬英九,久而久之,國民黨在民眾心中的地位自然越來越糟。

新當選的國民黨主席需要重建國民黨在媒體的形象,一方面改善與現有媒體和政論人士的關係,向他們釋出善意;另一方面也需培養國民黨自己的政論人才,送他們到媒體上,奪回輿論舞臺,贏得民心。

老鷹可以活到70歲。當牠活到40 歲時,喙、爪、羽毛都已經老化,這時它必須飛到懸崖上,用岩石把喙敲掉,才能讓新的喙長出來,把指甲拔掉,才能讓新的爪長出來,把羽毛拔掉,才能讓新的羽毛長出來。這樣,重生的老鷹還可以再獲30年的壽命。

輸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為何而輸。國民黨今天遇到的問題,雖然很難改革,但還不至於無法改革。只要 國民黨能像老鷹那樣敢於告別過去的自己,就能夠再獲新生。

(于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