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評陳明仁:林彪打仗不如你

陳明仁,東征北伐初展天賦,抗日惡鬥屢寒敵膽,四平之戰力敵林彪,長沙起義震撼江南;曾任國民黨軍中將兵團司令,人民解放軍上將兵團司令員、第55軍軍長。

周恩來:「我還向你舉槍致過敬呢!」

陳明仁字子良,湖南醴陵人。1923年3月,以孫中山為大元帥的革命大本營在廣州成立。是年冬建立大本營陸軍講武學校,時任大元帥府軍政部長的程潛兼任校長,教育長為李明灝,均湖南醴陵人。次年春,陳明仁持族叔陳舫周引薦信至廣州見程潛、李明灝,得以入學,編進該校第一隊。後因程潛出師北伐,講武學校畢業學員大多隨軍,餘下一百餘人合併於黃埔軍校,編入一期肄業,屬六隊。與陳明仁同為六隊同學的有左權、陳賡、蔡申熙、李默庵等。

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時任二師四團三連連長的陳明仁參加攻打惠州。惠州城牆堅固,三面環水,東征軍以雲梯登城,傷亡慘重,三鼓而不下。攻城關鍵時刻,劉團長任命陳明仁為「敢死隊隊長」,並與陳親往攻城現場,不料,敵一彈擊中劉之頭部,飲彈陣亡。陳明仁極為悲憤,誓言報仇,自捆綁手榴彈於腰間,插青天白日旗於後背,提槍登上雲梯。其時,蔣介石舉望遠鏡親見其冒著彈雨,攀梯懸空而上,身影矯健,動作麻利。至頂,一躍而登上惠州城頭。蔣大喜,問:「擎旗登城者誰?」答:「陳明仁。」蔣介石點頭曰:「嗯,這個,這個要立功!」

三天后,東征軍于惠州召開慶功大會。會上,蔣介石親發口令,命令吹三番號向陳明仁致敬,並舉槍呼口號:「向陳明仁看齊!」是時,周恩來與何應欽、蘇聯顧問鮑羅廷均在場,亦舉槍呼口號。1949年9月,周恩來於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上見陳明仁,問:「子良,你認識我嗎?」陳答:「怎麼不認識……」周恩來笑曰:「打惠州的時候,我還向你舉槍致過敬哩!」

陳明仁勇冠三軍揚名惠州,由此被認為是「蔣介石的得意門生」,連連加官晉爵。1933年升任二十八旅旅長、八十師中將師長時,年僅三十歲。

頂撞蔣介石獲「傲上將軍」綽號

陳明仁驍勇善戰,相貌堂堂,前程無量。某日,宋美齡召見之,贊廖仲愷如何德高望重,又贊何香凝夫人如何文采賢淑,再贊其女兒如何文靜美貌,繼而表示願意為陳明仁做媒。而陳明仁以軍人姿態立正,曰:「報告蔣夫人,在下已娶有妻室謝氏,在家侍奉老母,不敢停妻另娶。報告完畢!」宋美齡特將此事告蔣介石,蔣公聞之喜曰:「先前只知子良威武不能屈,今又知其富貴不能淫。可大用之才也!」

1938年,陳明仁之「預二師」移防貴州黔西休整。1941年冬,陳明仁率部駐防昆明。某日,蔣介石至西山風景區視察,途見修築工事之士兵,衣衫襤褸,軍容不雅。蔣問:「這是誰帶的兵?破破爛爛像什麼話?」答:「陳明仁之‘預二師’」。次日,蔣介石即召陳明仁問話:「你這個師長怎麼當的?」繼曰:「你的部隊是叫化子兵呀!」又曰:「任何部隊都沒有像你這個部隊穿得這樣爛!」

陳明仁嘴巴一扁一扁,當場頂道:「這不能怪我,要怪只能怪你。衣服是你們發的,什麼破布料?我的兵用水洗一次就破了。」蔣介石大怒,罵道:「娘希匹,我撤了你的職!」

陳明仁怒不可遏,一把扯下軍服上中將軍銜肩牌、將星、勳章等,「啪」的一下撒在蔣的辦公桌上,大嚷道:「你撤吧,你想怎樣便怎樣?我現在不要這個官了!」

據雲,當時蔣介石竟被陳明仁「嗆」得無言以對,宋美齡急出面斡旋,方得下臺。陳明仁之爆脾氣由此而名聞國軍,竟得「傲上將軍」之綽號。

抗日戰爭中,陳明仁先後任「預二師」師長,七十一軍副軍長、軍長,率部轉戰西南,威鎮邊關。陳明仁將軍晚年回憶滇西反攻作戰經歷稱:「當時凡屬任何部隊攻克不下的地方,都是由七十一軍來擔任,例如芒市附近的三臺山、襄佐寺,畹町附近的回龍山等,都是七十一軍攻克的。而攻克回龍山一役,不但挽回了當時的整個戰局,而且增加了我個人在國內乃至國際上不少聲譽,我自己也認為是我生平的又一得意之作。」

1947年,林彪於東北戰場上屢獲勝績,獨四平一役敗於陳明仁之手。1947年6月,林彪發起攻打四平之戰役。是役,解放軍佔領四平路西,而陳明仁則率領不足萬人的七十一軍殘餘退守路東,繼續頑抗。陳明仁以一軍之力,阻擋民主聯軍十萬之眾,震動了全國。

毛澤東:「我看林彪打仗不如你

1949年,人民解放軍勝利渡江,直指湖湘。陳明仁看到章士釗給程潛的信後,很快向中共表態:「程頌公(程潛的字)造福桑梓,醞釀起義,子良(陳明仁的字)內心贊同,當仁不讓。」

1949年9月,陳明仁應毛澤東之約,赴北京出席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毛澤東設家宴喜迎陳將軍。毛澤東曰:「新政治協商會議,各方面的人物都有了,唯獨還缺少蔣介石的嫡系將領,你來了,代表性都全了。」又曰:「兩軍相戰,各為其主嘛!猶如划船,都想劃贏呀!」「共產黨的軍隊有飯吃,你有飯吃,共產黨的軍隊有衣穿,你有衣穿。」再曰:「我看林彪打仗不如你。你就擔任解放軍二十一兵團司令員吧!」

1952年人民解放軍全軍整編,解放軍兵團領導機構大部撤銷,第二十一兵團改編為第五十五軍。上級有意調陳明仁到大軍區任職,但他自願擔任第五十五軍軍長,1953年2月五十五軍由廣西桂林移防廣東湛江。1955年,陳將軍被授予解放軍上將軍銜。他還曾擔任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常委。

朱德元帥與陳明仁將軍交誼深厚。據五十五軍軍史載,朱德元帥喜至廣東視察,至廣東必至湛江,至湛江必至五十五軍,至五十五軍必見陳明仁將軍。朱德至,陳明仁均以最高禮儀接待,周詳安排。朱德與陳明仁坦誠相見,交談甚歡。某日,陳明仁陪同朱德視察雷州青年運河和鶴地水庫工程,朱德得知工程為陳明仁親率五十五軍官兵修建,連連稱讚:「上將也上陣了,為人民立了大功,老將不減當年勇啊!」

1957年,陳明仁對軍隊提了一些意見。其時,陳明仁為五十五軍軍長,但不是黨員,故不能參加可作重大決定的黨委工作。將軍對此有所不滿。有人向上反映,毛澤東聞之後作批示道:「黨委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責任制的領導制度,並不切合起義部隊,因為起義軍官如非黨員,既享受不了黨員的權利和義務,又怎能體現出民主集中制的優越性?故需另立軍政委員會,以起義將領為主任委員,方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1969年,陳明仁將軍因慢性風濕病一再發作,經中央軍委批准離職休養,回湖南長沙安度晚年。1974年5月21日,陳明仁將軍因患癌症病逝於北京,終年71歲。

(吳東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