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已於五月二十三日完成第十七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選任代表,及各縣市黨部、特種黨部的主委的選舉工作,並將於七月間舉行第十七屆第一次「全代會」。而蔡英文本人,則執行《民主進步黨黨章》第十五條之一的「現任總統為本黨黨員時,自其就職之日起,為本黨主席,至其卸任之日止。其任期以憲法規定之總統任期為一任,不適用第十五條第三項關於任期之規定」的規定,提前於昨日在第十六屆第二十一次中執會召開前宣誓就任第十七屆黨主席,並對中執會介紹,由原副秘書長洪耀福升任黨秘書長。
中執會結束後,新任秘書長洪耀福舉行記者會,公佈新一波的黨務人事,除原本四位黨發言人阮昭雄、楊家俍、王閔生、邱莉莉外,新增前「立委」黃適卓(台聯黨創黨主席黃主文之子)為黨發言人;三位副秘書長人選則由民進黨前秘書處主任高幸雪、前發言人徐佳青及前「立委」李俊毅接任;主席室特助魏金標,秘書處主任蔣玉麟,財務委員會執行長鄭伊莉,會計室主任徐美華。其他人事方面,政策委員會執行長段宜康、首席副執行長賴宇恩。新聞輿情部主任由前「行政院長」游錫堃辦公室主任孟義超接任。媒體創意中心主任由李厚慶留任,「台灣民主學院」由原媒創中心副主任吳沛憶接任、民調中心主任由嘉義縣民政局長吳芳銘接任。社會運動部主任由「小英之友會」幹部宋岫書出任,組織推廣部主任李政毅留任,客家事務部主任郭俊銘,婦女發展部主任由「女人連線」秘書長蔡宛芬接任,國際事務部主任由「立委」羅致政兼任,中國事務部主任由「立委」趙天麟續任,青年部主任由原副主任黃守達升任,原住民族事務部主任黃見德。原新聞部主任黃重諺轉任「總統府」發言人,原國際事務部主任黃志芳入「府」籌組「新南向辦公室」,原「台灣民主學院」主任楊長鎮轉任「客委會」副主委,原青年部主任傅偉哲、社運部主任郭文彬則離職。
民進黨實現全面執政後,有三千多個政務官及「國營企業」董座等職位可以安排,大批黨工前往「政府」任職,騰出中央黨部許多位置。因此,上述人事安排中的新人,既是為論功行賞酬庸,也是為平衡黨內各派系利益的安排。可以說,黨內各個派系都有所照顧到。
不過,其中安排了徐佳青為副秘書長,則似乎含有特別用意。其一、徐佳青在「立委」黨內初選時,曾因不滿民進黨讓出若干選區給「時代力量」參選人而發飆(她本人放棄爭取連任台北市議員就是為了參選「立委」),今次委任她為黨副秘書長算是補償。其二、徐佳青屬「新潮流系」,這可能也是對「新潮流系」在二十三日的縣市黨部主委選舉中,其在新北市和台中市的候選人都慘遭滑鐵盧,分別被「游系」的候選人打敗的補償。其三、徐佳青曾於去年二月在訪美作演講時,抨擊陳水扁收受營造業老闆的獻金,特偵組得知報導後立即以「查字案」辦理,隔一天徐佳青宣布辭去民進黨發言人一職。而蔡英文仍敢於大膽起用她,顯示她要與陳水扁作出適當切割,即只是同情陳水扁的司法人權,但並不等於是要為他的貪腐案「鳴冤叫屈」。這與只是邀請陳水扁出席就職國宴,但沒有邀請陳水扁出席就職大典,就可看到她對陳水扁的基本態度。不過,是否會因此而得罪「一邊一國連線」,則仍有待觀察。
由於民進黨已經再次成為執政黨,因而七月間召開的「全代會」,黨代表人數將會大增。因為黨代表分為兩部份,一是選任黨代表,二是當然黨代表。按照「黨章」規定,當然黨代表包括現任中執委、評議委員、秘書長;現任縣市黨部及直屬特種黨部主委、評議委員會召集人;現任縣市以上民選首長之黨員;現任「中央」、直轄市及準直轄市民意代表之黨員;現任各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及各農田水利會會長之黨員;歷任黨主席之黨員。由於民進黨籍「立委」及直轄市議會議員,政務官等。由於「立委」和直轄市市長及市議員的議席增多,起碼增加了這部份當然黨代表。
蔡英文繼續擔任黨主席,固然是執行「黨章」上述「總統兼任黨主席」的規定。但「黨章」但同一條文卻又規定。「總統不出任本黨主席時,代理主席或新任主席之產生方式,依第十五條第三項主席出缺之規定辦理,其任期與總統之任期同。」這就預留了現任「總統」不兼任黨主席,及為敗選負責辭去黨主席的空間。實際上當年陳水扁就曾為「立委」敗選而辭去黨主席。
而蔡英文在競選「總統」的過程中,曾經高調地宣稱當選「總統」後將不兼任黨主席,以便於一心一意當好「全民總統」。但在當選「總統」後,卻撕毀自己信誓旦旦的諾言,仍要兼任黨主席。表面原因是因為個別黨籍「立委」拋出各種「暴衝」提案,擔心將會影響民進黨執政的正當性,而由其他人擔任黨主席將可能難以「鎮得住」,還是要自己「再辛苦一些」,以穩住黨團。
不過,可能私底下還有其他的原因,那就是當時是為了騙取選票,讓那些對國民黨不滿意,對民進黨不放心的中間選民,放心地投她一票。而現在她己「過了海就是神仙」,就不用再掩飾自己了。當然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既為「神功」,也為自己。「神功」就是要平衡黨內各派勢力,避免任由其中一個派系的人出任黨主席,都可能會引來其他派系的不滿,不如自己坐鎮,由「英派共主」當家。「自己」就是要掌握黨主席對二零一八年縣市長及二零二零年「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的提名權,還有「挪火為自己煮食」,希望對二零二零年「總統」大選,運用黨主席的特權,親手主導制訂對自己有利的黨內初選遊戲規則。
上述各方面,不管是出於公心還是私心作祟,都是為了顧全民進黨的大局。但是卻犯了大忌,那就是,倘不兼任主席,在理論上她就是一個「全民總統」,在施政時可以較為超脫。而兼任常主席,就必須對民進黨的黨綱負責,並受到其束縛。這對她要爭取政績,尤其是為了拼經濟而維護兩岸關係,頗為不利。
實際上,根據民進黨「黨章」第十四條規定,「經全國黨員代表大會就國家重大政策所做之決議文、競選綱領,視為本黨綱領之一部」。因此,民進黨「黨綱」中的「台獨黨綱」本文部分,及後來先後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正常國家決議文》,都是民進黨「黨綱」。她作為黨主席,就必須對這些「獨味」濃烈的綱領負責並予以執行。這樣,她就是一個「台獨總統」,而不是「一中憲法總統」,所謂「維持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之說,就宣布破產。因此這顯示,蔡英文是要效仿陳水扁,「走咱們民進黨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