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廈門5月26日電】廈門檢驗檢疫局26日透露,該局已受理一批來自臺灣地區、未獲CCC(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認證的榨汁機、松餅機等進口家電產品的檢測處理申請。獲得批准後,這些將成為通過檢測處理常式進入大陸市場的首批臺灣小家電產品。
此前,廈門檢驗檢疫局在廈門自貿片區掛牌一周年之際推出一批自貿新政。對未獲得CCC認證的小批量臺灣家電產品,採用“口岸檢測,合格放行”的檢測處理方式進口,試點認可臺灣地區認證檢測結果,便是該局在大陸率先實施的一項促進兩岸貿易往來的新政策。
在這一政策實施前,凡列入CCC認證目錄內的產品,必須獲得CCC認證才能進口登陸銷售。
根據5月1日開始實施的此項新政策,廈門檢驗檢疫局將委託CCC指定實驗室根據企業的申請材料直接認可臺灣地區檢測結果,補充相關差異性測試後出具CCC認證檢測報告,經綜合評定合格後簽發《免於強制性產品認證進口產品檢測處理常式批准書》;獲批產品一年內可在廈門口岸小批量報檢進口,通過廈門自貿片區進入市場銷售。
檢驗檢疫人士介紹,這一政策可以便利未獲得CCC認證的臺灣家電產品小批量進口,減少產品進口檢測認證費用,促進臺灣地區產品快速進入大陸市場試水銷售,為兩岸強制性產品認證互認工作提供有益探索。
除了便利臺灣小家電產品開拓大陸市場,這一政策也獲得在廈臺胞歡迎。廈門是台商投資聚集區,有十余萬臺胞在此生活興業。有臺胞受訪時告訴中新社記者,很多臺胞更習慣使用臺灣家電產品,有的台商來廈門甚至會自帶臺灣產的小家電,這一政策利好臺灣小家電進入廈門市場,也讓臺胞選擇更多樣化。
兩岸醫療轉介中心廈門設立 陸客赴台就醫項目多元化
【中新社廈門5月26日電】作為大陸最早創建的台資醫院之一,廈門長庚醫院開設的兩岸(臺灣)醫療轉介中心26日揭幕。
廈門長庚醫院院長郭繼陽表示,未來大陸民眾赴台就醫由此可享受更多元化的醫療項目和“一條龍”綠色通道。
有資料表明,僅2014年,就有10余萬大陸遊客赴台享受醫療、美容、體檢等服務。正是針對大陸患者赴台就醫需求,廈門長庚醫院與臺灣長庚醫療體系聯手打造兩岸(臺灣)醫療轉介中心。雙方在醫療協作、人才交流方面簽訂合作協定,幫助大陸患者搭建便捷、放心的臺灣醫療服務綠色通道。
目前,該中心主要推介的專案包含質子治療、顯微重建、肝臟移植、正顎整形、人工生殖、兒童癌症、乳房重建、小耳重建、淋巴水腫治療等精尖醫療技術。
其中,質子治療專案開啟於2016年2月,透過質子治療在大陸的唯一諮詢、轉介門診,廈門長庚醫院已成功篩查轉介10余位腫瘤患者。據悉,3位腫瘤患者正在赴台中。
廈門長庚醫院表示,將利用其醫療資料同步,專人接待服務等優勢,保證大陸患者赴台醫療“無縫對接”。
兩岸(臺灣)醫療轉介中心的醫療形式,包含兩岸遠端會診、臺灣專家來廈坐診、聯合診療、綠色通道轉介服務等。對於不方便赴台的患者,該中心提供大陸民眾指定的名醫來廈服務。
7名大陸人臺灣海峽釣魚被台方扣留 家屬盼歸來
【中新社泉州5月26日電】“吃不下,睡不著。兒子可是家裡的頂樑柱啊,一定不要出什麼事情!”57歲的蔣細珍自從兒子曾偉東24日下午5點左右失去聯繫後,就沒有吃過一頓安穩飯。她總想著,“哪裡能打聽到他們的消息?兒子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據臺灣媒體報導,24日,7名大陸人從福建泉州出發到金門烏丘鄉小丘青蛙石海域釣魚,遭臺灣海巡部門扣留。
記者26日從泉州有關部門獲悉,7人中除1人來自重慶永川(在惠安霞西村務工)外,其餘6人均來自福建惠安,其中4人是惠安縣崇武鎮霞西村人,1人是崇武鎮溪底村人,1人是惠安縣塗寨鎮人;年齡最大的曾乾林,已經67歲,而最年輕的曾小迪,27歲。
“這一群人都是釣魚愛好者。”霞西村黨委書記曾文宗告訴中新社記者,他們應該是24日淩晨三四點從崇武海域出發,隨後抵達金門烏丘鄉海域的;家屬在24日下午5點之前還能聯繫到他們,後來就手機、微信都聯繫不上了。
25日、26日兩天來,記者在崇武鎮霞西村採訪時,不少當地人表示,“沒想到釣魚也會被扣留。”
“從崇武到烏丘鄉,50馬力的船兩個多小時就到了。”一位自稱是“釣友”的張先生稱,他與一幫朋友也愛好釣魚,一般都是在崇武附近海域釣魚。
1982年出生的曾偉東,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經營一家漁具店,同時做一些石雕。蔣細珍說,本來那天兒子原計劃是不跟他們一起出去的,因為生意比較清淡,才臨時決定去的。
同村一位曾姓男子原計劃一起出海,因為臨時有事去不了。他告訴記者,“都是平常的釣友,看到媒體曝光的照片,有些接受不了,他們頭戴黑套,被弄得好像是做了什麼大壞事一樣。”
泉州是重要的臺胞祖籍地,包括崇武鎮在內,與臺灣的文化交流、經貿往來密切,而且如今在崇武的台商也人數眾多。曾文宗說,旁邊的大岞村與臺灣聯姻的很多,臺灣也有一個叫大岞村的同名村,現任村長祖籍地就是這裡的大岞。
“每天都要接到家屬的電話,他們總是問有消息了嗎;每次接到這類電話,心裡都不好受。”曾文宗很無奈。他透露,目前也有請當地台商幫忙打探消息,但不知道對方要怎麼處理,也沒有消息,無法給家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