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級高級孔令中降級背後

目前大陸從省部級高位上被降級處理的官員已達17人,其中6人是省政協副主席職位上被降級處理

貴州省政協第十一屆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於4月29日在貴陽舉行。 貴州省政協10個副主席中排名第四的孔令中卻黯然缺席。這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免去其政協副主席職務、撤銷其政協第十一屆貴州省委員會委員資格的決定。 一位與會者告訴《鳳凰週刊》,會上首先傳達了中紀委辦公廳「關於給予孔令中同志留黨察看一年行政撤職處分」的通知,然後聽取了貴州省委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關於人事事項的說明。在分組討論後,對孔令中免職決定進行表決。「會議上午九點召開,九點半結束,前後僅僅半個小時。很多人的發言‘支援中央決定’,所有的政協常委中,沒有出現個人化的聲音」,該人士稱。 孔令中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是在4月12日,貴州省政協黨組中心進行2016年度第一次理論學習,孔令中以省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身份參加了學習討論。 一週後的4月19日,中紀委突然宣佈,中央紀委常委會議審議並報中共中央批准,決定給予孔令中留黨察看一年、行政撤職處分,降為正廳級非領導職務。

這是中共十八大以來,處理「違紀不違法」官員的又一案例。至此,由省部級高位上被降級處理的官員已達17人,其中原江西省委常委、祕書長趙智勇和原江西省政協副主席劉禮祖降級數最多,均是由副省級直接降為科員,連降7級。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黨員的紀律處分分為五種: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但對嚴重違紀的被審查人,除了黨紀上的處分,還可以同時建議在行政職務上進行重大職務調整。今年中紀委官網刊發的一篇文章中稱:「斷崖式降級」即「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是具有足夠震懾力的懲戒方式,使領導幹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這樣就有利於反腐減存量、遏增量。 此番中紀委對孔令中給予處分的措辭非常嚴厲,稱其「身為黨的高階領導幹部,紀律意識淡薄」,並一連採用了四個「嚴重」表述:「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重違反廉潔紀律」、「嚴重違反工作紀律」。 孔令中一位下屬聽聞此訊息略顯吃驚,他告訴《鳳凰週刊》,他印象中的孔令中講話有知識分子氣息,做人低調,做事不張揚,「平常在樓梯間和孔令中打招呼,對方都會微笑或者點頭回應,和其他人不一樣,很有親和力,沒有官架子」。

但有知情者透露,這恰恰說明孔令中可能屬於悶聲發財的類型,在一般人面前不露聲色,私下卻和一些商人走得很近,有可能涉嫌搞利益交易。根據中紀委的通報,孔令中被查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私利,利用職務上的影響為親屬經營活動謀取利益等問題。 貴州政協系統多人接受調查 公開履歷顯示,孔令中生於1953年10月,是貴州大學恢復高考制度後的第一批學生。曾是貴州大學的驕傲,並作為校友成才榜樣廣為宣傳。 但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貴州大學一名學生髮現,人文學院的走廊上,關於孔令中等人的大幅照片和簡歷不知什麼時候被撤下,如今已經換成了一些著名詩人的作品書畫。 1978年3月,在貴陽市川劇團樂隊當了6年演奏員的孔令中考入貴州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在貴州教育學院(現貴州師範學院)從事普通教師工作,此後走上行政崗位,先後擔任過學院黨委委員、黨辦主任等職務。1992年11月,孔令中前往貴陽醫學院擔任紀委書記、黨委書記,6年後出任貴陽醫學院黨委書記。2000年,46歲的孔令中走上貴州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崗位,2008年孔令中官至副部級,出任貴州省政協副主席。

孔令中從省政協副主席降為正廳級非領導職務,從行政級別而言只是降了1級,但影響巨大。他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第6個被降級處分的省級政協副主席,省級政協副主席已成違紀降級官員的「高發地」。此前的2016年1月29日,中紀委網站公佈了2015年給予黨紀重處分並作出重大職務調整的10名中管幹部。其中,廣西政協原副主席劉志勇從省政協副主席降為正廳級非領導職務;陝西省政協原副主席孫清雲從副省級降為正處級非領導職務;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韓志然從副省級降為副廳級非領導職務;江西省政協兩名原副主席,劉禮祖從副省級降為科員,許愛民從副省級降為副處級非領導職務。 除了這些被降級處理的,涉案被查的政協高官則更多,從副國級的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蘇榮,到各地副省部級的政協副主席,自十八大以來頻頻「落馬」,也引發觀察人士對政協的關注。 十八大以來,反腐力度空前,對腐敗分子窮追到底,一些曾經「軟著陸」的腐敗分子也無所遁形,這些所謂的「下山老虎」、「老老虎」被一一揪出,也在情理之中。 在孔令中被降級前的2015年,貴州省政協系統已有多名廳級幹部接受調查,其中包括貴州省政協民族與宗教委員會原副主任楊正明、貴州省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原主任江建民等。今年4月15日,貴州省紀委宣佈,貴州省黔南州政協主席高金林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調查,同一天宣佈接受調查的還有貴州省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楊繼紅。 孔令中被降級後,4月下旬,貴州省委部署2016年第一輪巡視,省政協辦公廳被列為37家被巡視單位之一。 「兩基」功臣一度流淚

從1982年大學畢業進入教師隊伍,到此番被查處,34年來,孔令中主要從事教育工作。 孔令中擔任貴州省教育廳長,最大的政績就是參與貴州完成國家提出的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以下簡稱「兩基」)目標。 貴州省地理環境惡劣,「八分山、一分水、一分田」,沒有平原支撐,氣候條件也很差,被稱為「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 GDP常年位於全國倒數。 自然條件的糟糕也影響到當地的教育,學校少而且往往離家遠,很多當地學生是帶著冷飯、酸菜,跋山涉水摸黑趕路求學,一些家長甚至是打著火把送子女上學。 因為基礎太差,貴州的「兩基國檢」曾經歷了兩次推遲。「國檢」是指國家教育督導團在一個省級行政區域內所有縣的「兩基」工作全部驗收完畢之後,對省級政府的「兩基」工作進行督導檢查,是國家依法組織的對省級行政區域內「兩基」水準的驗收和認定。 2004年,孔令中擔任貴州教育廳長四年後,貴州省第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聽取了他的述職報告,肯定了該省「兩基」達標縣從2000年的32個增至57個的成績,最後給予其評價是:總體上看較好地履行了一個教育廳長的職責。 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孔令中仍面臨很大壓力。貴州開始「兩基」攻堅時,全省88個縣中有55個縣未實現「兩基」,佔全國未實現「兩基」縣的十分之一。貴州的「兩基」人口覆蓋率只有35%,比全國平均值低50個百分點,有的邊遠山村甚至全村沒有一個人識字。 後來在時任省委書記石宗源的堅定支援下,省委、省政府提出「舉全省之力打一場‘兩基’攻堅戰」,甚至將「兩基」列入對縣級黨政班子「一票否決」的事項。 公開資料顯示,貴州省政府規定,在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中,各縣用於農村教育的比例不得低於50%。2001年至2006年,貴州省、地、縣三級政府在「兩基」攻堅中投入48.52億元。在鞏固提高階段的2007年和2008年,三級政府又投入30.84億元。 2008年1月,孔令中作為貴州「兩基」功臣,升為省政協副主席,但他依然兼任教育廳長,親力親為推動「兩基」工作。

2009年6月21日,貴州在普及程度、師資水準、辦學條件、教育經費、教育質量、掃盲工作6個方面均達到現階段國家規定的要求,「兩基國檢」終於順利過關。據報道,當檢查組組長、時任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陶西平宣讀檢查組的督導檢查意見時,在場的孔令中以及諸多貴州的省地市州縣的教育系統幹部,數次伸手擦拭眼淚。 據官方資料,貴州在大陸的「兩基國檢」中排倒數第七。 涉嫌為親屬謀利益被降級 根據中紀委通報,孔令中被查出四類問題,包括對抗組織審查;接受私營企業主安排的旅遊、健身、宴請等活動;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私利;利用職務上的影響為親屬經營活動謀取利益等。 一位與孔令中接觸過的官員告訴《鳳凰週刊》,孔令中曾參加貴州省高校的一次評審會,其中一位藝術系的老師的作品很有創造性,但是論文發表的篇數和質量比較欠缺。在評審前,孔令中對該教師大加表揚,表示貴州要留住這樣的人才。言下之意,希望專家組對這位老師破格評審。 該官員聲稱,這一方面說明孔令中很有學者氣息,表現得很愛惜人才;但另一方面,這種直接提示式的講話亦讓人產生懷疑,畢竟官員不等於評審專家。 早在孔令中被降級前的去年11月,網際網路上出現了針對他的舉報。舉報網帖稱,孔令中利用職務上的影響為親屬謀利。該網透露,孔令中在貴陽、三亞等城市有多處房產,有的房產還是別墅、公寓。 該網帖舉報中還提到,孔令中利用其在教育系統工作多年的「便利條件」,為妹妹、妹夫在貴陽所辦的印刷廠打通關係,其親屬在貴陽所辦印刷廠成為教育部在西南的定點供應商。舉報帖聲稱,「這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網帖舉報內容是否真實可靠,目前尚無更多資訊源印證。 在貴陽市白雲區一個隱蔽的村莊,坐落一家上千平方米的印刷廠。該廠承印的幾乎都是教科書和教輔資料,比如小學的《音樂》《資訊科技》《綜合實踐活動》等,還有部分書籍為貴州省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審定通過實驗教材,和舉報帖中所說一致。這些書本在這家印刷廠印刷後則交給貴州省新華書店總經銷。 熟悉該廠的一位人士告訴《鳳凰週刊》,這家印刷廠有上百工人,但是平常時間只有少量工人上班,只有等每年開學前才通知所有工人上班,開機印刷的教材幾萬到幾十萬冊不等,一車一車拉出去發給學校。「工人不上班時每個月工資2,000元左右,上班時間大約7,000到8,000元不等」。 該印刷廠老闆非常低調,平常上班時間基本不去廠裡,由其他負責人管理。前述知情人稱,他有一次曾看到一輛豪華轎車停在大門口,看門的保安  卻將車攔住,不讓進入廠裡並且詢問來者身份,後來車上的人告訴保安,自己就是該廠的「馬總」。保安竟然不認識老闆,可見這個「馬總」很少出現。 《鳳凰週刊》記者聯絡了這家印刷廠一位業務經理,該經理以「不知內情」推託,隨後匆忙掛掉電話。該印刷廠是否與孔令中有關聯,尚難確定。 另據網路舉報帖,孔令中還為自己的親戚辦理了某高檔酒特許經營專賣店。《鳳凰週刊》記者調查獲知,孔令中的妹妹的確在貴陽從事進口紅酒銷售,並在北京參股一家投資公司,該公司宣稱是茅臺酒的直營店,對外宣傳「質量有保證」。 《鳳凰週刊》記者採訪了孔令中的妹妹,她否定了網路舉報的內容,強調「哥哥是很善良的人」。

(郭天力、唐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