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產會推動社區文創發展 文產基金促文創融入社區

【本報訊】文化產業委員會於5月2日舉行2018年第一次平常全體會議,多位委員就推動社區文創產業的工作提出意見及建議。文化產業基金稱,以槓杆形式帶動企業投資的工作取得預期效果,將促進文創融入社區。

文化產業委員會於5月2日舉行2018年第一次平常全體會議,由社會文化司司長、委員會主席譚俊榮主持。

會上,文化局介紹了有關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工作。該局表示2018年,將致力提供轄下空間,持續對外展示本地文創成果。同時,持續支援業界累積及提升本地文創產品的質量,促進業界與本地不同界別合作,並加強區域方面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提升對外宣傳推廣,創建發展條件。

文化產業基金在會上總結了過去兩年的資助情況及資助項目的發展,表示從資助項目的自有資金投入增幅,顯示政府以槓杆形式帶動企業投資的工作取得預期效果。文化產業基金除了繼續資助一般的文創項目外,亦配合澳門整體發展趨勢,持續深化各項工作,包括早前推出的《社區文創專項資助計劃》,希望藉此促進文創融入社區,優化社區環境,讓文創發揮推動社區發展的作用。

為了進一步了解文創發展與社區之間的關係,委員會完成一項《澳門社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研究,提出以盤點、擾動、擴散及串連的模式,透過不同的策略包括文史重建、藝術植入、美化活化等多項策略推動社區文創發展、活化社區經濟,當中透過公共藝術等藝術植入方式美化社區需要優先處理。此外,委員會在會上總結了“美食‧文化產業推動小組”於4月份前往台北考察調研社區文創、美食文產的工作成果。

四個專項小組在會上匯報工作,分別就“美食與文創的聯動策略須具針對性”、“利用數碼科技、互聯網+等手段開拓外地市場”、“推動文產業界參與大灣區發展”、“帶動澳門藝術品投資、公共及社區藝術發展”等課題,向特區政府反映意見。此外,考慮到未來“區域合作”的焦點將會集中在粵港澳大灣區,因此,委員會轄下的“區域合作及政策研究小組”的名稱將改名為“大灣區合作及政策研究小組”,以便專責探討澳門文化產業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多位委員就推動社區文創產業的工作提出意見及建議。委員認為澳門首先要鞏固社區的凝聚力及青年人對澳門歷史、文化的認同感,才能讓社區文創發揮“說好澳門故事”的作用。因此,建議從社區歷史及文化教育工作著手,強化青年人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另一方面,建議由政府牽頭,與工商企業、文化、教育及文創界別聯手,整合社會資源,發掘並重塑澳門故事,推動社區經濟發展。文化局回應指,未來將進一步深化文化藝術植入社區的工作,協助打造社區文創產業。

與會委員認同推動社區文創發展,並認為推動策略應具延伸性,並要有利產業鏈的孕育,當中尤應重視社區藝術教育。另有委員建議政府研究建立文產投融資架構,推動完整產業生態形成;建議集中資源支持具產業化潛力的文創行業發展。

譚俊榮感謝委員們的意見,指特區政府作為文產業界的合作伙伴,全力支持產業發展的推動工作,在過程中,需要考慮不同領域及持份者的需求,讓他們同樣獲得發展機會。同時,特區政府在不同的工作範疇設有產業發展支援計劃,因此,政府的資助工作是多元及具靈活性的。關於推動澳門藝術收藏業發展方面,譚俊榮指澳門有條件利用各博企優質的硬件設施舉辦國際性藝術展覽活動,認為透過政府統籌、博企支持,將能逐步推動藝術品消費市場的形成。

就社區文創發展方面,譚俊榮指出,澳門擁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城市猶如一座主題公園,不同的社區具有各自的特點和吸引力。特區政府既重視澳門歷史及文化的保育,也希望透過文創活化的手段,優化社區的人文及營商環境,提升社區整體的生活素質。他表示,為了進一步深化及落實包括社區文創在內的各項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工作,將協同相關部門並聽取業界意見,共同擬訂行動計劃,以實際行動回應產業發展訴求。

會上,特區政府向委員派發了文化產業委員會出版的《澳門文化產業分析報告》及文化產業基金出版的《文化產業基金雙年報》、《資助企業產品資訊目錄》。會上發言的包括副主席徐秀菊,林玉鳳、鄧君明、何超瓊、吳慧群、馮信堅、鍾楚霖委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