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科學的春天 ——追憶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臺灣省代表團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中國共產黨在粉碎「四人幫」之後、國家百廢待興的形勢下召開的一次重要大會,是我國科技發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會。大會向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全國人民發出了向科學技術現代化進軍的動員令。由來自全國各地各學科領域的台籍科技工作者組成的臺灣省代表團與各兄弟省、市、自治區代表團一起參加了大會。今天我們回顧這段往事,仍然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之情。

一次撥亂反正的大會

1976年10月6日,黨中央一舉扮碎「四人幫」。隨著揭批查「四人幫」的深入,國內安定團結的局而初步形成。1977年7月在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同志全面恢復工作,他自告奮勇主管全國科技教育工作。黨中央在大力恢復「文革」中一度瀕臨崩潰邊緣的國民經濟的同時,選擇「文革」的重災區科技教育領域作為撥亂反正的突破口。

1977年,中央宣佈恢復停止10年之久的髙校招生考試,同時決定在全國高校和科研單位重啟研究生教育制度。當年底,700多萬青年,特別是長期被拒之於校門之外的上山下鄉知青和回鄉知青參加高考,近30萬人得以步入大學校門。接著,「文革」後首批萬名研究生入學。隨著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發表,陳景潤蝸居鍋爐間潛心鑽研、摘取數學皇冠明珠的事蹟激勵著廣大知識份子打破「白專」的桎梏,獻身科學、雄登髙峰。

1977年5月,黨中央在聽取中國科學院工作彙報時提出,考慮開一個全國科學大會,把科技教育界的勁鼓起來。聽聞喜訊,全國廣大知識份子歡欣鼓舞、熱烈擁護,熱切期盼我國科技界的這一盛會t8月,中共十一大正式宣佈「中央決定,在適當的時候召開全國科學大會」。緊接著,9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召開全國科學大會的通知》,明確指出:為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和全體科學技術工作者向科學技術現代化進軍,「中央決定,1978年春,在北京召開全國科學大會」。

臺灣省代表團組成參會

1978年2月26日至3月5日,五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五屆一次會議同時舉行。批優秀知識份子作為代表、委員參加了全國「兩會」,其中包括台籍科技工作者盧嘉錫、蘇子蘅、李辰、錢福星、王瑞豐等。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稱院士)、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盧嘉錫是福建省選出的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此前他已得知,自己將作為福建省代表團成員參加將在本次全國人大會議後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但人大會議期間,中央有關領導約請盧嘉錫談話,告訴他:中央決定,將由在祖國大陸的台籍科技工作者組成臺灣省代表團參加全國科學大會,並提名他為代表團團長。

很快,全國科學大會臺灣省代表團組建起來。代表團團員來自祖國大陸各地各學科領域,除盧嘉錫外,其他團員及所在單位為:蘇子蘅(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許文思(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李辰(遵義醫學院)、錢福星(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何斌(解放軍總後勤部軍事醫學科學院)、李河民(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林棟(石油部石汕規劃設計院)、蔡啟運(吉林農業大學)、方舵(長沙工學院,即後來的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陳水(遼寧大學),王瑞豐(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白駿雄(江西大學)、武進(女,北京石汕化工總廠兩名台籍青年科技工作者蘇民生、林天民為代表團秘書。

1978年3月18日,千百萬科技工作者翹首盼望的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央直屬機關和國家機關,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國防工業部門的近6000名代表參加了大會。台灣省代表團全體成員參加了開幕式。盧嘉錫作為臺灣省代表團團長,與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各部委、中國人民解放軍各總部和國防科委的負責人,大會領導小組成員和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一同登上主席臺。華國鋒同志主持開幕式,鄧小平同志在開幕式上講話,方毅同志作主題報告,並就《1978—1985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草案)》做說明。鄧小平同志在講話中明確指出「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知識份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重中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一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鄧小平同志的講話有如石破天驚,使全體與會代表和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受到極大鼓舞。鄧小平同志在講話中還深情地說:「我願意當大家的後勤部長」,更是溫暖了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心。

方毅副總理參加臺灣省代表團討論

3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全國科學大會領導小組組長方毅在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代表團團長林一心陪同下,來到臺灣省代表團參加討論。對此,3月25日《人民日報》刊登的新華社記者、《人民日報》記者聯合采寫的長篇報導《飛躍吧,偉大的祖國!》中有一段深情的記述:

三月二十三日,陽光燦爛。一大早,方毅同志就來到臺灣省代表團的住地,參加小組討論。方毅同志親切地對坐在他身旁的著名物理化學專家、臺灣省代表團團長盧嘉錫說:

「你能有今天,這可是周總理給你保下來的呀!」

「是的,是的……」

這位老科學家一時激動得不知說什麼才好。在林彪、「四人幫」橫行時期,臺灣省籍的科學工作者不僅被稱做「臭老九」,有的還被安上「臺灣特務」的罪名。現在,「四害」橫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面對著黨和國家領導人,他們噙著淚花傾訴自己的衷腸:我們聽了鄧副主席的重要講話和方毅副總理的報告,興奮得坐臥不安,人人都在想為祖國的四個現代化多出一把力,為早日實現毛主席、周總理的遺願做出貢獻。

原來,「文革」中,盧嘉錫作為「物構所」所長、全所唯一的髙級專家,被「掃」進了「牛棚」,「走資派」「資產階級學術權威」「特嫌」,一頂頂帽子戴在頭上,被迫每天掃樓道、刷廁所,挨批鬥、寫檢查、遭訓斥,身心疲憊、深受摧殘。所幸一次周恩來總理接見來訪的美籍華人科學家、盧嘉錫早年留學美國時的同窗好友,其間他提到了盧嘉錫。總理記住了這件事,會見後立即讓秘書瞭解情況,並親自打電話給當時的福州軍區副司令皮定均將軍指示:「立即解放,安排工作!」當知道是周總理在自身處境十分艱難的境況下出面「保」了自己時,盧嘉錫心潮澎湃,他特意把李白名詩《贈汪倫》的末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改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周公對我情!」以此表達對周總理的感激、懷念之情。

「文革」中遭受殘酷迫害的台錇科學家又何止盧嘉錫一人!蘇子蘅早年留學日本時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遭軍警拘捕受嚴刑拷打,出獄療傷期間因所在組織遭破壞而失去組織聯繫。後來他到祖國大陸任教,投身抗日鬥爭,並設法尋找黨組織。新中國成立後他積極從事科研,同時還做了許多科研組織工作,可是「文革」中卻被誣為「大叛徒、大漢奸、大特務」,飽受淩辱。林棟抗戰期間投奔晉察冀邊區,擔任八路軍野戰總衛生部材料廠技師、研究部主任。北京和平解放,他參加接管北平衛生材料廠,後擔任北京制藥廠廠長、總工程師。為發展新中國醫藥事業,他發揮自己精通英、日多門外語的特長,走訪外國駐華機構。不想「文革」中竟為此被打成「六國特務」,關了幾年「牛棚」。何斌曾參加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後奔赴祖國大陸解放區,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後他下部隊、赴邊疆,腳踏實地搞科研,為人稱「瘴癘之區」的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防瘧抗瘧作出了傑出貢獻。可是這樣一位優秀科學家,「文革」中卻被戴上「特務」帽子遭受關押……

現在,禍國殃民的「四人幫」被掃進了歷史垃圾堆。與會的代表團成員心情舒暢,與方毅同志熱烈交談。有同志說,「四人幫」橫行期間,臺灣省籍科技工作者被扣上兩頂大帽子,一是「臭老九」,二是「海外關係」,或者「來歷不明、歷史不淸」,被關押、遭迫害。這時有人插話說,臺灣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關係」不是「海外關係」,我們這是「國內關系」!一句話說的大家都笑了。方毅同志也笑了,他補充說,即使是「海外關係」,也不是壞事,而是好事嘛!我也有海外關係。

有的同志反映,「文革」中有台籍科技工作者受迫害,被打成「反革命」「特務」,可是粉碎「四人幫」後,當地還拖著不給平反。方毅同志說,不給落實政策不公平;過去「四人幫」的做法很不得人心,現在我們要一個一個落實政策、恢復名譽。盧嘉錫說,有外國朋友邀請自己去吃飯,我們非得還要加派一個人「陪同」;蘇子蘅說,外國友人來訪,想找自己聊聊,但是如果自己一個人去,以後就可能要挨批。方毅同志明確表示,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

方毅同志還說,對海外同胞的工作要做好。海外留學生搞「保釣運動」,在島內、海外影響很大。早些年方毅同志出訪歐洲,返程正好與從美國取道法國回國參加工作的臺灣留學生林盛中同機。他關切地問起其近況。聽說林盛中回國後在地質科學院工作,這次沒有來參加科學大會,方毅同志特地請有關同志代為轉達他的問候。

參加代表團討論後,方毅同志又專門與盧嘉錫、蘇子蘅促膝交談。隨後,方毅同志與臺灣省代表團盧嘉錫、蘇子蘅.錢福星,以及福建省代表團的林一心、賈久民、王世銳、蔡啟瑞等共進午餐。

在討論中暢抒心聲

大會開幕前,全體代表瞻仰了毛主席紀念堂,參觀了周恩來生平紀念展覽。’華國鋒同志在3月24日的大會上以「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準」為題講話。從3月19日開始,除了參觀科研成果展覽和大會發言外,各代表團與會代表認真學習討論中央領導講話和報告。

臺灣省代表團成員在討論時紛紛表示,聽了鄧小平同志的講話,黨中央對28年來我國又紅又專科技隊伍做了合乎實際的科學評價,自己作為台灣省籍科技工作者,參加這個盛會,感到十分髙興和自豪。我們雖然來自祖國四面八方,戰鬥在科技戰線的不同崗位,但今後都要自覺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實現四個現代化和祖國統一緊密聯繫起來,利用臺灣和海外關係這些有利條件,多做工作,爭取早日實現毛主席、周總理統一祖國的遺願。

盧嘉錫和其他同志表示,前一段時間我國科技發展不快,是林彪、「四人幫」搞亂了路線是非,把廣大科技人員當成「臭老九」。如今,黨中央把我們當做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骨幹力量,我們深感「解放了」!渾身充滿使不完的勁。

一位回國不久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說,我回國時,正碰上「四人幫」搞「批儒評法」、批「經驗主義」,很不能理解。現在聽了鄧小平同志講話,我想,我熱愛祖國,願意為社會主義服務,只要好好幹,我也可以算是「紅」,給了我極大的信心。

代表團成員們豪情滿懷,熱烈討論《1978-1985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草案)》。

蘇子蘅說,我參加過1950年的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那時新中國剛成立,科學工作者還不多,會議代表500多名。今天的盛會有近6000名代表,說明祖國科技力量的發展壯大,島內海外臺灣同胞知道了,也一定很髙興。

李河民、許文思說,粉碎了「四人幫」,全國科學大會勝利召開,我們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在醫藥和生物製品的某些領域,只要我們潛心科研、努力拼搏,在五到十年內實現趕超,是完全可能做到的。

李辰、何斌說,小平同志的講話徹底砸碎了「四人幫」套在我們台鍩科技工作者頭上的枷鎖,我們一定甩開膀子大幹,努力趕超世界先進水準,為祖國統一做貢獻。

方舵說,聽了鄧小平同志講話,沒想到黨中央對科學技術這樣重視,對電腦技術提的這麼具體,今後自己要加倍努力,為發展我國電腦工業做出新貢獻。

不少同志還就擺脫極左思潮羈絆、肅清「四人幫」流毒發表了看法。有同志說,過去「四人幫」橫行,學校不為教學科研服務,學校印刷廠去印電影票,講義反要教師自己刻印;上面撥下建實驗工廠的經費被挪去辦汽車修配廠;還要教師輪班去守學校養魚池。現在「四人幫」垮臺了,黨中央提出保證科技人員六分之五業務時間,可有的領導卻讓我們「不要機械理解」。有的同志說,最近幾年出國考察,看到人家科技飛速進步,感到我們的差距不小,可回來後不敢講實話,怕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只能違心地說我們水準也不低。還有同志說,扮碎了「四人幫」,但不少人還心有餘悸,不敢全力抓科研,怕被人說成「衝擊中心」。討論中大家紛紛表示,聽了小平同志講話,有黨中央為我們撐腰,一定要理直氣壯地投身科研,努力趕超世界先進水準,爭取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和祖國統一。

經過討論,臺灣省代表團向中央鄭重建議:對在大陸的台籍科技工作者進一步落實政策,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推進祖國統一進程中充分發揮他們的橋樑作用;積極邀請島內、海外的台籍科技工作者來祖國大陸參觀、講學、參加學術會議和從事合作研究《注意培養、教育祖國大陸臺胞青年一代,努力形成一支又紅又專的台籍科技骨幹力量。

「科學的春天到來了!」

3月31日上午,蔡嘯同志率臺盟中央機關幹部到駐地看望臺灣省代表團全體同志並座談。下午,全國科學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授獎儀式和閉幕式。大會表彰了一批先進集體、先進科技工作者和多項優秀科研成果,一些台籍科技工作者和他們的研究成果也受到大會表彰。閉幕式上,宣讀了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書面講話《科學的春天》,他用詩人的語言歡呼:「我們民族歷史上最燦爛的科學的春天到來了!」臺灣省代表團同志們與參會各兄弟省、市、自治區,各條戰線代表,與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一道,喜迎科學春天的到來。

全國科學大會閉幕了。熱愛科學、尊重科學、崇尚科學的新風氣在全國興起。臺灣省代表團各位成員懷著喜悅的心情和滿腔的熱忱,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到各自工作崗位。不久,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廣大台籍科技工作者在科學的春天裏,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為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祖國統一不斷做出新貢獻,獲得新榮譽。

1979年八九月,盧嘉錫率中國化學會代表團參加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大會。他以自己豐碩的科研成果和真誠友善的態度贏得了全體與會代表的尊重。他自豪地告訴參會的臺灣教授,在祖國大陸各個學科領域有眾多台籍科技工作者,並且組團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自己就是全國科學大會臺灣省代表團團長。

他堅決貫徹中央決策、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最終大會一致通過中國化學會作為代表全中國的化學會組織加入IUPAC,實現了我國一級專業學會恢複在國際組織合法席位的突破。這年底,他以科學研究的重大貢獻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後來又以在結構化學研究中的傑出成就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同時,他擔任了農工民主黨中央主席,並先後當選為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和七、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大陸台籍科技工作者中,許多人從事醫藥衛生工作。許文思畢生致力於抗生素藥物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工作,取得多項開創性成果,1994年成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李河民從事生物製品研究,他在肝炎、乙腦疫苗和診斷試劑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國際公認,先後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全國科學大會後,林棟由石油部門調回醫藥部門,擔任國家醫藥管理總局外事局局長。他主持了我國醫藥工業與外企組建最初幾個合資公司的談判。在今天,三資公司十分尋常。但在改革開放之初,要衝破人們在極左思潮禁錮之下形成的陳腐觀念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林棟出以公心,把握政策,終於一一談成,他並且親自擔任我國醫藥工業領域第一家中外合資公司中國大塚制藥有限公司首任董事長。

其他台籍科技工作者也在各自學科領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方舵積極從事電腦技術研究,在這一當年的新興學科領域取得豐碩成果,當選為1985年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代表。作為農藝專家,蔡啟運以蔬菜雜交優勢利用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並當選為中國園藝學會理事長。陳水是子統計物理專家,他在遼寧大學創建了「非平衡態統計物理」學科,重建了物理系理論物理教研室,為學生開出了多門專業新課程,還擔任了物理系系主任,並當選為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遼寧省科協、省物理學會常務理事和省科技翻譯協會理事長。

在改革開放浪潮中,1980年,各民主黨派全面恢復組織活動;1981年,為了團結聯絡廣大臺胞為實現祖國統一貢獻力量,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成立。各地台籍科技工作者在臺盟台聯中積極發揮作用,許多人還擔任了3E要領導職務。

蘇子蘅先後擔任了臺盟總部理事會副主席、主席,臺盟中央名譽主席。晚年,根據他多年的請求,黨中央有關部門經審査,決定恢復他的黨組織生活,他終於回到黨的隊伍中來。許文思、李辰先後任臺盟中央評議委員會副主席、主席,蔡啟運、陳水任台盟總部常務理事、臺盟中央常委,他們還分別當選為上海市、廣東省、吉林省和瀋陽市政協副主席。李河民和代表團秘書蘇民生先後當選為全國台聯副會長、北京市台聯會長。蔡啟運、陳水、蘇民生也曾先後任全國政協委員。

全國科學大會召開,至今40年過去了。當年參會的臺灣省代表團成員盧嘉錫、蘇子蘅、許文思、李辰、何斌、方舵、蔡啟運、陳水、林棟、李河民和代表團秘書蘇民生已先後去世,還有幾位代表團成員後來移居海外。40年來,祖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欣喜地看到,一代又一代台籍科技工作者不斷成長起來,他們繼承老一輩的光榮傳統,為四個現代化和祖國完全統一的實現而前赴後繼。今天,回首全國科學大會,重溫鄧小平同志在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回憶老一輩台緖科技工作者在艱難條件下為國奉獻的光輝業績,我們充滿信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把我們偉大祖國建設成為常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林天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