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5日電】冒充公檢法、電商客服等詐騙錢財、利用偽基站發送木馬鏈接詐騙……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形形色色的電信詐騙案件時常發生,且不斷昇級,成為人們享受信息發達便利的絆腳石,給社會誠信帶來嚴峻挑戰,嚴重威脅公眾安全感。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與反恐怖學院教授楊郁娟近日告訴中新社記者,以前上當受騙的多是弱勢群體,如大學生、老年人等。但是隨著電信詐騙手段的多樣化,所有社會成員都有可能成為潛在受害人。
電信詐騙手段多樣化的特點也決定了被騙原因的多樣性。楊郁娟分析,部分人因貪圖小便宜而上當;部分人因社會經驗欠缺,難以分辨騙子巧妙的藉口;部分人自己有違法違紀行為,因心虛而上當;還有一些犯罪嫌疑人利用人們對家人的感情,以及其他欺騙性很強的手段行騙。“歸根結底,電信詐騙案件花招太多,讓人防不勝防”。
近年來,中國官方多次部署打擊電信詐騙行動,嚴密打擊制度。公檢法部門也多次出台措施,加強與電信、銀行等有關部門的密切協作和配合。包括加強銀行卡的安全管理,按照有關規定嚴格落實手機、電信網絡實名制,清理整頓QQ群、微信群等網絡空間等。
數據顯示,從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13247人。
此外,中國公檢法機關還與多個國家和地區執法司法機關聯手,破獲多起電信詐騙案件。
楊郁娟指出,電信詐騙犯罪成本低,易模仿,呈現地域化特點。但近些年我們可以看到,當局出台的辦法越來越多,打擊的力度越來越大,成效也越來越明顯。
電信詐騙如今已成了很多民眾詬病的“痛點”,嚴重擾亂正常生活秩序,給社會誠信帶來嚴峻挑戰,嚴重威脅公眾安全感。業內人士認為,電信詐騙犯與虛假廣告頻發不僅使民眾遭受巨大經濟損失,更可能引發全社會範圍內的信用危機,這是當下面臨的很大挑戰。
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已推進多年,但全社會對信用工作的關注度與重視度不够。當前,失信成本仍然偏低,全民誠信意識和市場契約精神仍有待提昇。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已成為全社會共識。
中共十八大以來,誠信建設在各個領域不斷推進,“守信受益、失信難行”的良好勢頭初步形成。在法院執行領域,截至5月底,全國法院累計公佈失信被執行人1089萬人次,累計限制購買飛機票1160萬人次,限制購買高鐵動車票441萬人次,限制擔任企業負責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26.5萬人次,254萬失信被執行人懾于信用懲戒,主動履行義務;在電子商務領域,發佈三批電子商務領域失信“黑名單”,共計987家企業,並通過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至地方開展專項治理工作。
此外,地方信用建設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上海、湖北、浙江、陝西、河北等省市出台信用建設的地方性法規,北京、江蘇、山東等地出台了省級政府規章;城市信用狀況監測實現全覆蓋,城市信用建設水平大幅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