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該榮的「外交官」或是「負債」不是「資產」

保險商人邵該榮前日宣佈參加第五屆行政長官選舉。他自言是以外交官身份參選,不是公務員也不是生意人。他表示自己從事外交工作逾二十年,有信心可拿到近三十票選委提名,餘下一半仍需努力。他希望當選後能為澳門帶來新景象,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被問到若當選後如何處理中央意見與社會主流意見不一,他直言是參選目的之一,相信憑自己多年的外交經驗可與市民溝通協商,「外交官坐嘅枱都係圓」!有信心做到面面俱圓,讓市民可跟著中央的方向。他又形容澳門特首是「分行經理」,中央才是「董事長」,「盡量滿足董事長要求的同時,也會找出民怨所在」,用外交官的智慧解決,維繫和諧社會。

本來,在除賀一誠以外的三名已經宣布參選行政長官者中,都有沒有什麼「料」的,讓希望能看到今次行政長官選舉不是「唱獨角戲」亦即是有良性競爭的市民頗為失望。實際上,希望有多於一名候選人參選的議題,卻是已經有不少人在議論,包括建制派在內。盡管只有一個候選人參選,選情單純,但卻因為參選人是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當選的,也未有經過參選政綱的辯論,讓選委會進行甄別比較,在當選得「太容易」之下,就「容易」產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想法,不是以「董事長」而是以「總經理」的心理來經營澳門特區,滿足於當個「佛系特首」。當然,單一參選人也能自覺地認真學習領悟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要求,以有擔當、有幹勁,有作為,及「捋起袖子加油幹」的精神,與內地同步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鬥。但有競爭畢竟是更具推動力。

但人們又擔心,多於一名參選人,而且兩人是旗鼓相當、勢均力敵,但卻引進境外的劣質選風,後果就將更嚴重。不要說是台灣地區的政黨惡鬥及「奧步」手段了,就算是香港特區唐英年與梁振英之爭,梁振英陣營是全靠揭露唐英年「僭建」,才「逆轉勝」而當選的;但當他當選後,卻又被揭發自己也存在「僭建」的問題,這就使得梁振英的政治誠信受到質疑,因而無法建立管治威信,再加上與工商界「不合作」,使他不但是難以施展本身優勢,導致香港社會撕裂動盪,而且也令他無法圓「連任夢」。

而在當前中美貿易談判處於關鍵時刻。由於美國在澳門有龐大利益,兩家美資博企不同程度地介入了美國的政黨政治及選舉,成為大金主,當然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會生金蛋的鵝」,可能會介入澳門的行政長官選舉,向當選人對其後進行的賭牌重新開投施加壓力。因此,不排除會像「揭發僭建」那樣,拋出「黑材料」,手段惡劣。實際上,澳門回歸後不久,美國佬就向曾經參加過第一任行政長官選舉的區宗傑所持有的銀行「開刀」,還可遠溯到二、三十年前的美國海關「查廠」。

而邵該榮的宣布參選,則令人看到了希望。一方面,他與另外三位已經宣布參選的人士不同,他在澳門工商界上層畢竟有一定根基,因而他說自己有信心拿到將近三十張提名表,並不出奇。這些提名表的提供者,可能是他長期的生意拍檔,或商場上的朋友,還有一些熟悉的社會人士等。另外,某些因這樣那樣的原因,而不願見到只有賀一誠一位候選人的選委會委員,尤其是非建制派,以至雖然是建制派但在對待新《土地法》問題上不喜歡其取態的委員,樂於向他提供提名表。說不准,他果然能夠獲得六十六張提名表,順利「入閘」,形成良性競爭。

另一方面,以邵該榮與賀一誠頗為懸殊的實力對比,及其人的個性溫和,可能是一場君子之爭,不會發生類似其他地方的惡性競爭,造成社會尤其是建制派的撕裂——因為嚴格來說,邵該榮儘管不是反對派,但也並非是完全的建制派,並不代表建制派中某些利益階層的利益,因而他的參選,不會是代表建制派中的另一股勢力,這就確定了不會發生像唐英年和梁振英那樣,兩股建制派勢力的激烈「撕逼」鬥爭。

正因為邵該榮具有一定的實力,因而他的宣布參選的記者會,是在陸軍俱樂部進行,而且也有模有樣,而不是象其他人那樣,在公共行政大樓選管會工作處的門外或廟宇宣佈。但遺憾的是,邵該榮可能忽視了,當天是星期六休假日,當天在家收看電視新聞的人不多,而且翌日有多份日報休息不出報,而未能刊登此新聞。以與別人只是「口頭宣布」相比,按照商人最重視的「成本比例」計算,所造成的效果,遠不如此前三人。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邵德榮還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經常舉辦一些帶有政治性質的活動。但可惜,他並未獲得有關方面的青睞,幾個重大的活動他都領不到「入門券」,包括澳門基本法草委會和諮委會,澳門特區籌委會和第一任行政長官推選委員會等。

不過,近年卻有所突破,獲邀請出任廣西柳州市政協委員,並因此而當選澳門廣西同鄉會副理事長。據二零一五年第五期《中華英才》對他的專題採訪介紹,二零一三年七月,作為中國澳門地區的行政主席,出席在韓國首爾舉行第五届國際非政府組織歷史論壇,討論亞洲與東南亞地區有關東海以及南海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爭議問題,並對推出新的可持續性的各方可接受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和磋商,邵該榮以英語作了專題演講。

邵該榮聲稱自己是以「外交家」的身份出現澳門行政長官,但他的「外交家」身份,並非是代表中國,而是其他國家。實際上,他前天宣布參選時,就是以「巴布亞新幾內亞駐澳門名譽領事」的身份參選。他還曾具有「馬達加斯加共和國駐澳門及廣州副領事」的外事職務。另外,他還是澳門俄羅斯文化協會的副會長。

不過,在發生澳門立法會議員高天賜參加葡國國國會選舉,澳門特區為了避免「雙重效忠」,修改《立法會選舉法》和《行政長官選舉法》,禁止立法會議員兼任外國的公職後,邵該榮的這個「外交家」優勢就將會變成劣勢。如果換算為商業術語,他的代表其他國家利益的「外交家」身份,參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行政長官的選舉,就不是「資產」,而是「負債」。長期在商場上打滾的三個人,應也懂得政治領域上的這個道理。何況,他是香港遠東書院經濟學系的畢業生,及取得澳門東亞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科系碩士學位,應有這樣的認知。

其實,邵該榮缺乏一點兒政治敏感,早就有蛛絲馬跡。在二零零二年賭牌開投時,特區政府發現具有優勢的「銀河」,卻是與李登輝的大掌櫃劉泰英合夥,但中央已經交代政策,不能讓國民黨插手,因而特區政府突然「辯證」,允許各參投組合「重組」。「銀河」的呂志和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而且與內地政壇關係密切,得悉中央的意圖後,黨即與劉泰英「拆夥」,另行攜手「中國金沙,從而奪得一個賭牌(這也是後來分出一個副牌的原因)。而邵該榮也申請重組的「澳英」,合夥人竟然是劉泰英的「亞美娛樂」,還是佔股七成半,「澳英」只佔二成半,而不是早前透露的馬來西亞及美資財團。因而競投委員會在審閱申請書後,隨即宣布重組申請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