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6月2日電】台北消息:台北市長柯文哲6月2日強調,上海台北雙城論壇是兩岸城市間的交流,彼此有交流才會有善意,他主張續辦。不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雙方仍要磋商,會努力如期辦理,同時考慮任何可能方式。
台北市議會當天下午進行市政總質詢,柯文哲率市府團隊列席備詢。
有議員質詢時提到,往年雙城論壇都在7月舉辦,今年是上海方到台北參加,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台北市政府是否繼續舉辦,若續辦,是否會考慮其他方式。
柯文哲答詢時表示,雙城論壇行之有年,沒有理由停辦,強調兩岸一定要溝通。而雙城論壇是上海市和台北市的城市交流,有交流才有善意,他主張續辦。不過,細節方面仍需和上海方磋商,也要提交計劃給台灣陸委會。
柯文哲表示,會朝如期辦理方向努力,雙城論壇是大事,若能實質交流,還是採取實質交流方式,實在不行再考慮使用其他方式。
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發聲力挺韓國瑜
【香港中通社6月2日電】台北消息:6月6日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投票將至,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2日發聲挺韓,肯定韓國瑜及高雄市府每位成員的成績。
韓國瑜陣營目前對罷韓依舊採取低調因對態勢,婉拒國民黨內大老協助。高雄市副市長葉匡時更是大搞“切割”,強調罷韓的市民是單純對韓國瑜個人不滿,不是對高雄市政府團隊不滿。目前情勢對藍營而言不容樂觀,使得藍營上下坐立不安。
在黨主席江啟臣頻頻聲援後,朱立倫也終於發聲,稱檢驗縣市首長表現,用政績決定去留是常態;尊重罷免權利,但卻不願看到政治的對決。朱立倫特別提及整個高雄市政府是一個做事的團隊,不僅市長韓國瑜,每一位副市長都是幹才,局處首長也是專業認真的人才,不能因為政治因素而抹滅團隊的努力。
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則說,韓國瑜的政績,都列在市府官方網站,如果一個做事的市府團隊都被罷免,以後誰還想做事?他呼籲台灣民眾黨應該支持韓國瑜,因為綠營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台灣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
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則痛批部分高校學生會推出優惠返鄉車票、限設籍高雄的學生搭乘,打造“罷韓專車”;此前民進黨已經以行政資源大搞“罷免隊” ,而各高校學生會卻視而不見,反而“共襄盛舉”。
廈門台灣特聘專家制度將全新昇級
【中新社廈門6月2日電】致力打造台灣人才登陸第一家園的廈門市,近期將全新昇級台灣特聘專家(才)制度:台灣人才來廈門創業發展,可獲得最高15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生活補貼和500萬元的創業資金扶持。
2日,廈門市委人才辦在2020年廈門人才服務月啟動儀式上披露上述消息。這是該市首次舉辦人才服務月活動。
廈門台灣特聘專家(才)制度是大陸首個台灣高端人才評選計劃。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廈門市共計評選台灣特聘專家、專才291名,其中專家137名、專才154名,截至去年扶持金額已達到7000萬元。
近年來,廈門依託兩岸人才服務驛站,打造台灣人才來廈門的“接待總站”;同時,依託啟達海峽雙創基地、海峽兩岸龍山文化創意產業園等機構,簽約策劃搭建兩岸人才服務驛站,提供咨詢服務、政策兌現、創業孵化、交流聯誼四大類10項服務。
廈門還同步開發線上學習平台,依託大陸一家職業發展主題社區開展線下兩岸人才交流活動,圍繞台灣人才從業較集中的文化創意、軟件信息等職業領域組建社區,集中開展職業成長、人才關愛、創業孵化等綜合服務,幫助台灣人才更好融入廈門。
此外,廈門依託中國海峽人才市場,為台灣人才定向推薦匹配崗位,建立專業化、貼心式的台灣人才就業服務機制。
為挖掘孵化重點產業人才項目,廈門正組織開展第五屆清華校友創意創新創業大賽,目前已有12個台灣人才項目報名參賽,涉及5G、區塊鏈、先進製造、集成電路、健康醫療等多個重點產業領域。
當天,兩岸人才服務驛站、中國海峽人才市場閩南總部暨湖里區打造人力資源產業高地、華為(廈門)產業轉型昇級人才培養基地等六個項目現場簽約,促進兩岸人才交流合作。
民進黨回應華航改名:事涉敏感審慎評估
【香港中通社6月2日電】台北消息:針對“時代力量”黨、台灣基進黨立委喊話,希望處理台灣中華航空公司、旅遊證件改名公投案,民進黨團幹事長鄭運鵬2日表示,此事敏感,要與行政部門溝通,審慎評估。
立委陳柏惟等人聯合提出的“華航正名”公投案,已過了一個月協商冷凍期,仍未處理。部分立委期盼,能在暑期的臨時會處理。
台灣“立法院”第三大黨、台灣民眾黨表示,該黨一定會支持“華航正名”案,如果無法充分討論法案,民眾黨會主動提出。
“時代力量”黨團幹事長王婉諭稱,“華航正名”相當重要,預計在臨時會提議處理提案,期盼“立法院長”游錫堃盡快召集黨團協商,讓朝野黨團清楚未來的計劃。
鄭運鵬表示,其他黨團、個別立委希望處理改名案,民進黨團內部沒有討論,持保留態度。他認為,相信大家都知道此事敏感度,需要長期規劃、國際溝通,應與行政部門溝通、審慎評估。
據報道,民進黨當局研究後發現,華航改名會涉及航權等問題,有損經濟效益。民進黨書記長鍾佳濱此前說,現在最重要的議題是紓困,社會氛圍希望多點紓困、少點政治。改名案尚不確定各黨意見是否一致,中國國民黨也還沒有表達意見,不如先擱置,讓朝野協商的精力專注在其他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