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選舉權下修至18歲後民進黨將增多國民黨10萬票

【香港中通社10月4日電】台北消息:台灣“立法院修憲委員會”即將成立,“修憲案”中以18歲公民權提案最多,各黨皆有提案。按照中國國民黨在今年6月所做民調推算,18歲公民權提案一旦通過,2024年政黨票,民進黨將因此大勝國民黨10萬票。民進黨立委莊瑞雄表示,早在第8屆立委時,民進黨已做此主張,無關選舉考量。國民黨立委林為洲說,即便如此,還是支持。

“立法院”院長游錫堃日前表示,修憲案通過要經過公民復決,若採“公投綁大選”方式,最快將在2022年縣市長選舉同時舉行,依照相關程序,“立法院”最晚要在2022年3月進行三讀通過才來得及。也就是說公民權下修至18歲制度,最快將適用於2024大選。

有關公民權下修至18歲“修憲案”,目前國民黨版本為投票年齡18歲、被投票年齡20歲。民進黨版本為含“修憲”、《選罷法》等並進,時代力量則提出《憲法》第130條修正案,優先處理公民權下修至18歲。民眾黨則主張1憲2法,修改《憲法》中的選舉權年齡限制及《選罷法》、《公職人員選罷法》。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2024年達18、19歲人口預估有426740人。一旦公民權下修18歲通過,屆時將成為2024年大選首投族。

若按照國民黨智庫在6月所做20至29歲民眾對各政黨支持度民調,以及2020年政黨票投票率估算,2024年各政黨在18至19歲的得票數將是民進黨118838票、時代力量33542票、民眾黨24598票、國民黨21250票。

林為洲表示,公民權下修至18歲是大勢所趨,國民黨對此案已有絕對的共識,接下來會說服少數仍有疑慮的黨內同志,但這是黨團的意志,不會改變。

國民黨主席選舉民調朱立倫勝韓國瑜

【香港中通社10月4日電】台北消息: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上任之後推動黨務改革,並成立改革委員會,打算從組織、兩岸路線、財務等方面作出改革,但受到外界質疑。《ETtoday新聞雲》10月4日公佈的民調顯示,有高達52.7%民眾不認同國民黨的改革方向;而下一任黨主席人選中,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支持度最高,其後則是前高雄市長韓國瑜。

根據《ETtoday新聞雲》調查,52.7%民眾不認同國民黨的改革方向符合人民期待(當中“不太認同”26.2%以及“完全不認同”26.5%),僅有30.6%民眾認同國民黨的改革方向符合人民期待(“非常認同”10.7%以及“有點認同”19.9%)。

明年國民黨黨主席將進行改選,目前已有多位人士可能投入明年國民黨黨主席的戰局。根據《ETtoday新聞雲》調查,目前最多民眾支持朱立倫(26.8%),其次為韓國瑜(15.7%)、江啟臣(6.4%)、周錫瑋(4.8%)、馬英九(4.6%)、洪秀柱(3.2%)。

調查指台灣近九成18至19歲民眾不支持徵兵制

【香港中通社10月4日電】6.6%台灣民眾支持恢復徵兵制,更有52.0%支持在恢復徵兵制的同時,也應該要實行“男女都服兵役”的全民皆兵制。但以年齡層細分,18、19歲的民眾,只有12.5%支持徵兵制,高達87.0%不支持。

《ETtoday新聞雲》10月4日公佈的調查指出,問到“自己或家人要上戰場時”,18、19歲年齡層的民眾有高達96.3%願意,居所有年齡層最高;但同時被問到是否支持恢復徵兵制,卻只有12.5%支持,高達87.0%不支持,出現相當矛盾的心理狀態,既最願意上戰場,卻又高度反對徵兵。

另外一個有趣現象出現在下一個年齡層,同樣是“自己或家人要上戰場時”,20至29歲的年齡層僅26.1%願意,是所有年齡最低,並有高達66.5%表達不願意,也是所有年齡最高;對於徵兵制,則有57.8%表示同意。僅僅不到幾歲年紀的差距,對於戰爭的感受卻差距卻很大變化。

該調查的分析指出,從上戰場到徵兵制兵支持度的交叉結果可發現,不同年齡層存在“意識形態”以及“務實心理”共存的複雜情緒,因而衍生出“雙重標準”的矛盾結果。對於18至19歲的族群而言,個人“意識形態”存在賭一把的心境,所以表態若兩岸發生戰爭,願意自己或讓自己家人上戰場,然而面臨徵兵制的問題時,則“務實心理”超越“意識形態”,強烈表示反對立場。

相反地,已經過了徴兵制的20至29歲族群,“意識形態”讓他們支持徴兵制的比例高於不支持的比例,但是“務實心理”讓這些族群強烈反對上戰場(66.5%),因為這個年齡層的族群,是最有可能第一批要上戰場的人。

分析指出,對於40歲以上的族群,因為已經是不可能再去當後備役的年齡層,所以“務實心理”讓這些族群表態支持徵兵制的比例高於20至39歲族群,而“意識形態”讓這些族群表態願意上戰場的比例高於20至39歲族群。

台當局有信心今年香蕉價格不會崩盤

【香港中通社10月4日電】台灣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10月4日表示,今年夏天沒風災,加上天氣炎熱,9月香蕉產量增加,由於外銷創5年新高,內銷也增加,相信香蕉價格不會崩盤。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則說,會讓價格遠高於成本。

蘇茂祥指出,香蕉一直以來就是價格高低波動最大的農產物,今年夏天沒有風災,所以產量沒有受天災影響,9月起產量增加,由於香蕉偏甜,天氣熱消費力道也會減弱,造成價格往下跌,9月間產地價格最低為每公斤7.8元(新台幣,下同),但是仍比成本6.8元左右高。

陳吉仲說,農委會會讓價格高於成本,產銷很多措施都在推動,有信心價格會往上升。

蘇茂祥表示,香蕉的產地價現在每公斤已經12元,進入台北果菜市場的交易均價,9月最低時每公斤14元,現在約18元。

陳吉仲說,調控措施之一的出口部分,今年直到10月3日止,已出口3298.3公噸,創近5年新高,主要是銷往日本,出口持續增加中,加上天氣轉涼,消費力道回升,香蕉今年9月價格下跌的問題,有信心可以解決,相信不會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