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與盟國制衡華 拜登能否如願?

【香港中通社11月17日電】正在等待上任的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於當地時間16日表示,美國必須與世界其他民主國家聯手,在全球貿易政策中統一戰線,以制衡中國。同一天,法國總統馬克龍則公開表示,歐盟必須發展戰略自主。面對目前的歐洲,拜登還能如願組團共同對付中國嗎?

拜登16日在特拉華州發表演講表示,明年一上任,他將宣佈一項具體計劃,但根據美國法律,他目前還無權和世界其他國家領導人具體討論。他透露了一些大方向:美國需要和其他民主國家結盟,這樣我們就可以制定規則,而不是讓中國和其他國家決定。

拜登還強調,他就任後將立即帶領美國重回特朗普退出的國際架構,包括巴黎氣候協定、世界衛生組織等。拜登拒絕透露會否加入15日由15個亞太國家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但美國的盟友們似乎對美國產生了“異心”。法國總統馬克龍16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完全不同意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歐洲依然需要美國,歐洲戰略自主的幻想必須終止”的表態,認為面對美中的影響力,歐洲需要保持自主性。德國方面也多次強調推進歐洲戰略自主。

不光歐洲,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7日也表示,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加入一個會排除其他國家的聯盟,尤其是一個沒有中國的聯盟。

有專家認為,歐美關係已經生變。拜登上台後,能否如願和歐洲盟國組建抗中陣線?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認為:“這方面難度確實比過去更高。歐盟不是鐵板一塊,目前法德等主要國家較強調自主性,相信不會完全跟著美國跑;但中東歐小國屬於騎牆派,他們將中國列為制度性對手,歡迎美國的介入;還有部分國家願和美國合作,制定更高標準,雖不排除中國,但希望藉此抵消中國的部分優勢。”

中美大國競爭,是否給了歐洲尋求自主的空間?王義桅指出:“歐洲內部情況矛盾複雜,目前情況,一方面確實給歐盟帶來了自主的空間。不過同時,歐盟中也存在著希望美國撬開中國市場的期望,同時卻又擔憂美國拉其入夥,會犧牲自身利益,而讓美國成為主要獲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