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啟臣正為爭取連任造勢並已佔上風?

最近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現勇猛,領導了「反萊豬」等系列鬥爭,使得國民黨從「總統」敗選後奄奄一息的狀態中又振作起來。雖然尚未見有正式民調結果發表,但從直觀看,江啟臣的聲望正在提高,起碼是在國民黨內「選票派」的陣營中。因此,在明年進行的國民黨主席換屆改選中,江啟臣將會遇到已經被普遍視為其對手的朱立倫、韓國瑜、候友宜等「熱門」,及近日人們猜測中的的「冷門」連勝文等人,但其獲得連任的機率甚高。倘果如此,就是在國民黨內,「選票派」只是戰勝「理念派」,這是現實比理想強的無奈趨向。

實際上,按照西方政治學的理論,政黨是以執政或促進和保障特定政治思想、政治利益為目標的團體。政黨在代議制民主政體裡,爭取執政。一般以參加選舉為手段,並有時結成政治聯盟,在必要時聯合執政。政黨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標和意識形態,針對國家和社會議題有各自的主張,定立政綱展示願景。因此,在特定角度上,政黨是選舉工具,亦即是謀求公職的工具。只有透過選舉獲得執政權,才能實質性地兌現及實施自己的政治理念。否則,長期處於在野地位,政治理念即使再好,也是「紙上談兵」,「畫梅止渴」。因此,在今年初「總統」敗選後,國民黨面對這個殘酷現實,黨內的「選票派」逐漸佔領上風,作為「選票派」精神領袖的江啟臣,得到更多的支持。而「理念派」雖然在言論上仍然持續發聲,但在黨內的組織體系以至主導地位領域,卻趨向了「聲量」降低,而且無法主導國民黨內部。

按此走勢,如果明年的國民黨主席換屆改選,是按照以往慣例的五月間進行投票,而且在此期間形勢沒有發生大的突變的話,就對江啟臣極為有利。因為就是在此期間,正是國民黨中央發動地方基層黨組織為兩道「公投」題徵集第二階段連署書的法定「六個月」的時間內,作為黨主席的江啟臣,必然將會有更多的對黨員「振臂高呼」的機會,聲望更高。但如果為了縮短新主席產生後,與現任主席權力交接的「交疊時間」,將黨主席選舉的投票日期盡量延後到接近在九月間舉行的「全代會」,亦即拖到八月間進行投票,此時徵集連署書的行動已經結束,進入「中選會」核對審查連署人的程序,黨主席發聲的機會下降,江啟臣的利多因素也將隨之減弱。而且,台灣地區的政治生態一日三變,昨日是明星,今日可能變成「地底泥」。黨主席改選投票的日期拖得越長,變數越大。因此,江啟臣可能會緊緊抓住黨主席的實質性權力,確定明年五月進行黨主席換屆選舉投票。其中一個「只可意會,不可名言」的理由,是反正現任黨主席和新任黨主席都將是同一人,將不會發生「交疊矛盾」是問題。因此,從整體趨勢看,還是對代表著「選票派」的意志及利益的江啟臣較為有利。

按照國民黨內規及傳統習慣,盡管黨主席選舉投票日期,在名義上要經過中常委討論通過,而且目前中常委中也有「理念派」,但在實踐運作中黨主席畢竟擁有「一票決定權」。何況在中常委中,「選票派」已佔了上風,而且「理念派」也已屈從於現實,不太堅持理念,只是發聲表達意見,「意思意思」一下而已。即使進行表決,由於是實行舉手表決制而不是投票制,處於弱勢的「理念派」也不好在「眾目睽睽」中舉手「反對」最多只是棄權而已。

江啟臣如果連任黨主席,在二零二二年「九合一」選舉的黨內提名權,尤其是直轄市長方面,就享有相對的決定權,儘管也要經過黨內初選的程序,但黨主席對初選方式尤其是民調與黨員投票的比例構成,卻具有較大的決定權。而對二零二四年「總統」大選的提名權,黨主席更是將會發揮主要影響力,吳敦義意圖「挪火為自己煮食」,頻改「總統」黨內初選的民調比例,就是事實。甚至是「自己提名自己」,親自披掛上陣。

黨主席就是當然的「總統」大選候選人?理論上可以如此,而且在實踐上,李登輝、連戰、馬英九,甚至一度怯戰避戰,主導「防磚」變「換柱」,最後只得親自上陣的朱立倫,都是如此。當然也有例外,馬英九首次參選,因為受「特支費案」影響而辭去黨主席,是由接任黨主席的吳伯雄為馬英九操盤。吳敦義雖然千方百計製造對自己有利的民調方式,最後還是抵擋不住強大的「韓流」,未能親自上陣,但卻延誤有利時機,而且也造成國民黨的裂痕,起碼是認為民調方式對自己極為不利的王金平,憤而推出黨內初選,並「身在曹營心在漢」地祈求民眾黨或親民黨提名參選。

正因為黨主席對「總統」提名權擁有較大主導權。因而各方都在窺測方向。其中在眾口傳說中較為主動的,可能會有朱立倫、韓國瑜,甚至連勝文;而侯友宜則是「被動」型,雖然有人慫恿但其本人卻不願被「拖落水」。

朱立倫本來是國民黨的「明日之星」,但二零一六年的怯戰一役,被人看破手腳,「明星含金量」驟降。現在對他最不利的,是返回大學教書,缺乏政治舞台。這與當年也是返回政治大學教書的馬英九不同,因為「小馬哥」具有相當高的「人氣」,而且當時的環境氣氛也對馬英九極為有利。如果朱立倫錯過明年黨主席改選,這顆「明星」可能就會「黑洞化」了。因此,朱立倫對江啟臣的威脅度不大,但卻也應驗了「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古諺,因為江啟臣的「上位」,正是受到朱立倫的鼓勵及支持。

連勝文最近為政局頻頻發聲,有人說是要為明年參選黨主席「造勢」,不過並未被人看好。最令江啟臣放心的,可能是侯友宜。雖然有不少人擁戴侯友宜,但侯友宜可能會因為避免發生「槍打出頭鳥」效應,而並不願意從命」。而且,柯文哲市長兼黨主席「蠟燭兩頭燒」,可能會導致辭去民眾黨主席的教訓,也讓侯友宜心生警惕。目前他最大的心願,還是在二零二二年「九合一」選舉中,戰勝民進黨可能的候選人陳時中、蘇巧慧等,為國民黨保住新北市,而心無旁騖。

江啟臣唯一的對手,可能是韓國瑜,倘其有意參選黨主席的話。倘果如此,除了是對二零二四年「總統」大選出線權的「權力鬥爭」之外,還可能會含有國民黨內的「理念」之爭。實際上,韓國瑜被「理念派」視為其總代表,而且有「韓粉」支持,在「選票」方面也不輸蝕,因而是「選票派」和「理念派」的有機結合,比單純是「選票派」的江啟臣較為有利。

韓國瑜也曾參選過黨主席選舉,但得票率很低。不過,當時「韓流」尚未產生,雖然在台北市議會上勇鬥民進黨「新潮流系」市議員令人眼前一亮,但在黨員們的認知中,仍不失出任黨主席的「料」。但現在已經「鳥槍換炮」,境況完全不同,經高雄市長和「總統」大選兩役,「韓流」已經形成,擁有大量「韓粉」。

當然,「韓粉」並非全部是國民黨員,空有「粉量」而無投票權,無助於韓國瑜的黨主席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