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4月6日電】台北消息:台灣台鐵太魯閣號事故造成重大傷亡,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4月6日提出公決案,要求「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交通部」部長林佳龍等人下台,及「立法院」應立即成立調閱委員會,但遭民進黨團以人數優勢否決。
台鐵408次太魯閣號列車2日在清水隧道北口前,撞上從邊坡滑落的工程車,造成50人死亡,200餘人受傷。
國民黨黨團當天提出公決案,公決案內容提及,此次台鐵事故肇因是台鐵委包廠商的工程車滑落未設護欄的鐵道上以致釀禍,但外界質疑台鐵局未在事故現場邊坡設置護欄、邊坡監測系統設置未如期完成及承包廠商紀錄不良竟還能得到當局標案等,顯示台鐵局及「交通部」疏於管理,未落實工地安全規範的管控,台鐵局、「交通部」存在過失。
公決案指出,蘇貞昌無視台鐵長年積弊與安全控管問題,遲未核定台鐵總體檢報告更是難辭其咎,要求蘇貞昌、林佳龍及台鐵局代理局長祁文中等人應負起政治責任,立即下台;「立法院」應即成立此次事故調閱委員會,以釐清事故原因及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公決案進行表決時,國民黨黨團高喊「當局殺人,蘇貞昌、林佳龍道歉下台」等口號;但遭民進黨黨團以人數優勢否決。
疫情催生「宅經濟」 台灣顯示面板產值結束兩年負增長
【中新社台北4月6日電】台灣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6日公布,受惠IT、電視面板需求熱絡,2020年台灣顯示面板產業產值達7275億元(新台幣,下同),逆勢增長0.3%,結束連續兩年負增長。
綜合台《經濟日報》、中央社等媒體報道,該部門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去年上半年台灣顯示面板產值仍呈負增長。但疫情帶動居家辦公、遠距教學等需求,使得IT面板生產上揚,加上「宅經濟」發酵,電視品牌廠積極拉貨,以及業者擴增高階產品產能,致下半年顯示面板產值同比增11.2%,增幅創2013年以來同期新高。
進一步觀察數據發現,大尺寸顯示面板產值佔整體面板產業的58.3%,去年產值達4242億元,年增4.6%,為面板業增長主力。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因手機面板市場衰退,導致下半年減幅擴大,去年產值為832億元,年減12.5%。
該部門表示,台灣顯示面板產業以外銷市場為主,大陸及香港為最大出口市場。2020年,台灣液晶面板(HS9013)出口值達69.2億美元,年增5.3%,其中92.5%出口大陸及香港。
台中火力發電廠重啟燃煤機組遭各方反對
【香港中通社4月6日電】台北消息:台中火力發電廠(中火)重啟3號燃煤機組,預計4月7日並聯發電,引發外界爭議,台中市環保局表示,如果中火違法發電,將依空污法開罰最高兩千萬元新台幣。
台中市環保局4月5日晚監控發現中火即將重啟3號燃煤機組,台電表示,考量台中電廠3號機已完成環保改善,空污排放符合標準,且3月底負載屢創高峰,預計電量持續攀升,且水情不佳,影響水力發電。
環保團體爭好氣聯盟指出,中火1至4號機組2017年陸續推動空氣品質控制系統 (AQCS) 的改善工程,但其他舊機組仍未進行改善工程,所以污染排放仍高,是中部數百萬居民的健康隱患,希望台電跟台中市政府能積極協調,盡早完成其他機組的改善期程。
台中市市議會中國國民黨籍副議長顏莉敏指出,夏季將至,溫度也會逐漸提升,用電量勢必也會遞增,中火燃煤機組重啟,當局是要民眾在缺電與空污之間做選擇。
南投縣環保局長方信雄說,南投空氣品質惡化,中火未經通知,便啟用燃煤機組,產生大量污染物讓南投縣空污雪上加霜,要求台電應減少燃煤,亦可將備用機組改燒生物燃料,既可減碳又可減少污染。
兩岸林業發展各具優勢 專家指「農林22條措施」可促雙方產業升級
【中新社北京4月6日電】大陸林業研究專家6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表示,大陸和台灣在林業發展相關領域各具優勢,大陸出台《關于支持台灣同胞台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農林22條措施」),可促進雙方產業升級,助推鄉村振興。
作為木本油料樹種培育與利用研究領域的專家,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研究員姚小華注意到,「農林22條措施」鼓勵台胞台企依托貧困地區生態資源禀賦優勢,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和生態旅遊、木本油料等特色經濟林、特色種養業等林草生態產業。他表示,目前大陸在油料產業領域發展迅速,尤其在一些偏遠山區,木本油料產業取得重大進展。台胞台企參與其中,既可搭乘快車謀求自身發展,也可促進雙方產業升級,助推鄉村振興。
北京市林業果樹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玉柱常年從事果樹樹種研究工作。他指出,台灣水果以熱帶、亞熱帶水果為主,且大陸部分地區與台灣氣候相似,這為雙方開展合作提供了基礎。此前部分農林相關產業台胞台企到大陸發展,租用土地、引進良種種植,取得過不錯效果。而在良種選育方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大陸也取得了一些成就。「農林22條措施」出台後,兩岸業者間互相交流的機會將變得更多。
「農林22條措施」中提到,台胞台企可同等參與農林產品的國家標準起草工作。對此,王玉柱認為,此舉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促進更加優質化、標準化、高效化的生產,為兩岸民眾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另一方面,也可促進兩岸相關產業共同發展。此前囿于政策因素,兩岸業者關于標準制定交流較少,「農林22條措施」的出台,為台胞台企參與標準制定提供便利,也使相關標準更具廣泛代表性,促進兩岸標準互聯互通。
海峽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