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台辦正告民進黨當局:決不允許任何人插手澳門事務和謀「獨」

 【中新社北京1月7日電】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朱鳳蓮7日在北京應詢時正告民進黨當局,我們決不允許任何人插手澳門事務和謀「獨」,決不允許對澳門事務的政治操弄,任何謀「獨」行徑將被依法嚴懲。
  有記者問,台陸委會近日公佈澳門所謂「情勢研析」報告,對澳門事務指手劃腳,妄加評論,惡毒攻擊「一國兩制」。對此有何評論?朱鳳蓮答問時作上述表示。
  朱鳳蓮指出,澳門回歸22年以來,「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世人有目共睹。民進黨當局出於謀「獨」企圖,怕的就是「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怕的就是越來越多臺灣同胞看到「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和對推進祖國統一的積極作用,怕的就是「台獨」謊言在事實面前徹底破產。
臺灣2021年對大陸貿易依存度42.3% 大陸仍為臺灣最大出口市場
  【中新社臺北1月7日電】臺灣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7日公佈資料顯示,受電子零部件出貨暢旺、供應鏈吃緊帶動漲價效應等因素影響,2021年臺灣對大陸(含香港,下同)出口額1889.06億美元,占臺灣總出口額的42.3%。大陸持續位元列臺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順差來源地。
  據統計,去年12月臺灣出口407.2億美元,進口349.5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23.4%和28.1%。其中,對大陸出口170.93億美元,進口76.81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16.2%和20.6%。
  去年12月,臺灣實現順差57.7億美元,其中對大陸順差94.12億美元。扣除大陸市場順差,臺灣進出口貿易轉為逆差。
  從全年看,2021年臺灣出口4464.5億美元,同比上漲29.7%;進口3811.7億美元,同比上漲33.2%。進出口額雙創歷史新高,貿易順差共計652.8億美元,其中對大陸順差1047.35億美元。扣除大陸市場順差,2021年全年臺灣進出口貿易轉為逆差。
  展望未來,台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表示,新冠肺炎變異病毒擴散的威脅迄今未消解,原料缺少、運輸量能吃緊等供應鏈運作尚不易完全恢復順暢。但隨著疫苗接種逐漸普及,主要經濟體相繼推動基礎建設,全球經濟成長前景仍受看好。
新一輪新冠疫情社區傳播 臺灣民眾擔憂能否安心過年
  【中新社臺北1月7日電】臺灣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日公佈,新增4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與桃園機場群聚感染有關。「指揮中心」負責人表示「社區傳染已經成立」。台媒認為,這表示疫情已進入第二輪傳播。
  綜合中央社、中時新聞網、聯合新聞網等台媒報導,新增4例確診中,3人為桃園歌友會相關病例;另1人為機場保安,曾與此前確診機場清潔人員工作時間相同,4人均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目前桃園機場群聚感染已累計12人確診,其中4人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毒株。
  「指揮中心」表示,經最新疫情調查,此前確診的機場防疫計程車司機雖同樣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毒株,但基因序列與機場清潔員等染疫人員不同,懷疑屬另一條傳播鏈。
  「指揮中心」另公佈,新增58例境外輸入病例,其中35例自美國入境。經基因定序,本周內染疫人員中共有145人感染奧密克戎毒株,其中7例為本地病例。除4例桃園機場相關病例外,還有3例為防疫旅館染疫病例。
  桃園機場群聚擴散引發臺灣民眾擔憂。有網友認為,歌友會相關病例「有三個就絕對不止三個」,並擔憂,春節期間島內是否會重啟三級防疫警戒。
  截至目前,全台新冠肺炎病例累計確診17258例,其中本地14616例;累計死亡850例中,本地死亡病例838例。
臺灣房貸10年暴增2.95萬億元新臺幣 「房奴」壓力更大
  【中新社臺北1月7日電】據臺灣聯征中心最新資料,2012年全台房貸總金額為6.55萬億元(新臺幣,下同),2021年底達到9.5萬億元,10年來房貸暴增2.95萬億元,但貸款人數卻從209.9萬減少至206.7萬,平均個人房貸金額增加147.53萬元,呈現出買方壓力增大。
  據臺灣《經濟日報》7日報導,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現在購屋雖然利率較低,但房貸壓力大,對於購屋人而言,買房可謂不可不承受之重;當局對房貸限制也是房貸人數減少的重要原因。
  徐佳馨分析,綜觀10年來房貸狀況,雖然利率減少0.66個百分點,但負擔率增加1.29個百分點;影響所及,總金額和個人平均房貸金額大增超過四成,貸款人數也減少了3.2萬人,顯見在高房價時代,民眾咬緊牙根背負貸款已成趨勢。此外,房貸利率雖然從1.91%降至1.35%,但若平均房貸金額從312萬增加到459萬,以20年房貸試算,則每月負擔房貸從1.56萬元增加至2.18萬元,每月增加6230元,低利效應在高房價壓力下顯得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