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地方省委換届是外界關注的一歹大焦點。
此次換届,將爲2022年秋中共二十大以及隨後的2023年新一届全國「兩會」作準備,奠定中國地方到中央和國家機關人事組織的「大事」。
隨著遼寧省黨代會於2021年12月18日落幕,全國已有14省區黨代會完成換届任務,具體包括新礎、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江蘇、湖南、廣西、河北、福建、雲南、西藏、內蒙古和遼寧。
共有55人在本輪換届中成爲省級黨委常委班子中的「新面孔」。
從目前來看,此次人事新陳代謝以1963年爲紅綫,按照以往不成文規則,換届年份,超過58歲一般不會再提名爲新的常委候選人,這意味著數十名1963年出生的地方「老常委」退出政壇,或繼續在「二綫」發揮餘熱。
記者留意到,本輪換届後,多位新任省委常委成爲重要城市的「一把手」,或省級政府常務副職,顯示中共髙級官員接力梯隊已成型。
按照以往換届安排,一般都是這14個省份在「上半場」率先完成換届,其餘17個省區,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任黨委書記的京津滬渝四大直轄市以及廣東省,將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省級黨委換届。
政壇「70後」再擴容,央企高管大放異彩
本輪換届中,各省份新增省委常委人數分別是:新疆認,山西4人,河南6人,安徽2人,江西認,江蘇認,湖南4人,廣西認,河北認,福建4人,雲南4人,西藏認,內蒙古4人,遼寧3人。
其中,新增常委最多的是河南,共有6人在換届後成爲省委常委「新面孔」。在這55人中,有22人爲「70後」。梳理選舉産生的新一届省級黨委常委,「70後」常委數量較之前增加一倍,達38人。
各地新增的省委常委,除了「戎裝常委」外,履新前大多都是省級政府副手、地級市市委書記,但也有特殊情況。
比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哈丹•卡賓履新前是伊犁州黨委副書記、代州長;安徽省委常委、秘書長汪一光履新前是安徽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福建省委常委、秘書長吳偕林履新前是福建省高院院長;雲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曾艶(女)履新前是雲南省文旅廳廳長。
從已經完成換届省份來看,不少來自央企以及中管金融系統官員,當選省委常委,成爲一大亮點。
在「上半場」換届中,全國最年輕的5位省委常委,均來自央企,堪稱前所未有。而他們的成長軌迹也非常相似:大多在某一央企深耕數十年,而後調至另一央企擔任副總,再空降地方任副省長或副主席,之後當選省委常委。
最年輕的是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任維。1976年5月生,他在國電集團工作15年,2018年升任大唐集團副總經理,2020年空降西藏任自治區副主席,2021年11月當選自治區黨委常委。
第二位是新腿黨委常委伊力扎提•艾合買提江。1975年6月生,他在中化集團工作十多年,2020年4月升任中糧集團副總經理,2021年10月直接空降新疆任自治區黨委常委,並兼任自治區總工會主席。
第三位是安徽省委常委張紅文。1975年4月生,他一直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工作,2019年升任航天科工副總經理,也是備受關注的「航天少帥」。2020年9月調任安徽省副省長,2021年11月1日當選省委常委。
第四位是山西省委常委盧東亮。1973年12月生,他在中國鋁業公司任職十幾年,2016年升任中鋁副總經理。2020年5月調任山西省副省長,2021年11月當選省委常委,並兼任大同市委書記。
第五位是湖南省委常委謝衛江。1973年1月生,他曾在大唐集團工作多年,2018年調任哈爾濱電氣集團副總經理,2020年9月調任湖南省副省長,2021年11月當選省委常委,並兼任省委秘書長。
其餘來自央企和金融系統的省委常委還有數人。
河北省委常委葛海蛟。1971年12月生,在中國農業銀行工作22年,曾任農行新加坡分行總經理、黑龍江省分行行長,2016年調任光大集團副總經理、光大銀行行長。2019年調任河北省委副省長,2021年11月當選河北省委常委。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黃志强。1970年6月生,他在中國銀行工作22年,曾任中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遼寧省分行行長。2015年起歷任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副總經理、中信集團副總經理。2019年空降內蒙古任自治區副主席,2021年11月當選黨委常委。
江西省委常委任珠峰。1970年9月生,他在五礦集團工作26年,2019年升任五礦集團副總經理,2021年2月空降江西省任副省長,11月當選省委常委。
福建省委常委郭寧寧。1970年7月生,她在中國銀行工作了22年,曾任中行金融市場總部總經理、香港分行行長、新加坡分行行長。2016年調任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2018年調任福建省副省長,2021年當選省委常委。
還有剛剛當選遼寧省委常委的張立林,1971年1月生,此前長期在中國農業銀行工作。從業早期,曾輾轉於中國農業銀行多地多部門,2017年9月「跨行」擔任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2019年夏調至遼寧,擔任副省長,兩年多後當選省委常委。
剛剛當選遼寧省委常委的張成中,此前也曾在石化企業和地方政府間往復任職。他是工程師出身,1970年10月生。早期曾在錦州石油化工公司任職,而後又從撫順副市長任上回到石油系統任職,擔任中石油遼寧銷售分公司副總經理。再次離開石油系統後,又赴阜新市任職,2021年1月自阜新市長任上調任盤錦市委書記。此番擔任遼寧省委常委,系年內第二次履任新職。
可以說,無論是數量還是分布範圍,央企幹部在本次省委換届中都大放異彩。外界評論認爲,這批髙學歷專業人才擔任要職,將在助推地方經濟發展,防範、處置好地方金融風險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多位新任常委成為重要城市「一把手」
本輪換届後,多位新任省委常委成爲重要城市的「一把手」。
2021年12月12日,福建省泉州市召開領導幹部大會,宣布省委關於泉州市委主要領導調整變動的決定。其中,劉建洋任泉州市委書記。
這是中共十八大之後,首個直接從省委常委任上履新的泉州市委書記。
目前,福建13位省委常委中有三名市委書記,分別是:福州市委書記林寶金、厦門市委書記崔永輝以及泉州市委書記劉建洋。
外界觀察認爲,地級市黨委主官由省委常委兼任,凸顯了其在省域內的特殊地位,也通常意味著其將獲得更多發展資源。
中共十九大後,由省委常委身份兼任地級市市委書記的新增的並不多,2021年來僅福建泉州、貴州畢節兩例。
以泉州爲例,經濟總量長期領跑全省,而2021年初其GDP首次邁人萬億大關,在此節點上,市委書記高配也算「合情合理」。
還有畢節。2021年8月16日,畢節市委主要領導調整,十九届中央候補委員、貴州省委常委吳强任畢節市委書記。
畢節是貴州乃至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至2020年11月,畢節7個國家級貧困縣(區)全部脫貧摘帽。2021年2月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畢節先進個人19名、先進集體15個,是全國受表彰數量最多的地級市。
在當天的領導幹部大會上,貴州省委書記諶貽琴表示,由省委常委吳强同志任畢節市委書記,是對畢節市委領導力量的進一步加强。「畢節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非常關心、非常牽掛的地方,在全省發展大局中具有特殊地位,鞏固拓展攻堅扶貧成果、推進全而鄉村振興、實現髙質量發展的任務艱巨繁重」。
還有一些地級市,情況和泉州、畢節類似,一般也是該省經濟發達的地級市,抑或是有特殊政治地位或象徵意義的紅色城市,其市委書記按慣例也由省委常委兼任,比如山西大同、江蘇蘇州、陝西延安等。
2021年11月,「70後」新晋山西省委常委盧東亮成爲大同市委書記。盧東亮曾任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2020年任山西省副省長。
履新大同市委書記時,盧東亮表示,將始終堅持把促發展作爲第一要務,全方位推動大同髙質量發展。
另外,也是在11月,江蘇新晋的「70後」常委曹路寶掌舵「最强地級市」蘇州。曹路寶長期在江蘇工作,此前任鹽城市市長、市委書記。
履新時曹路寶表示,將用加倍的努力,與大家共同建設展現「强富美高」新圖景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强市。
其中,贛州、包頭情況略有不同,兩市市委書記目前均由省級黨委副書記兼任,分別是吳忠瓊和孟凡利。
女幹部吳忠瓊此前擔任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長,2021年1月接替已升任貴州省長的李炳軍,出任贛州市委書記;11月升任貴州省委副書記,目前仍兼任贛州市委書記。
孟凡利與吳忠瓊情況類似,2020年9月由青島市長跨省履新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兼任包頭市委書記;2021年11月升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繼續兼任包頭市委書記。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1月底,國家發改委在《「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了「支持徐州、洛陽、襄陽、長治等城市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目前,河南洛陽、湖北襄陽市委書記均由省領導兼任,未來,不排除徐州、長治市委書記也由省領導兼任的可能性,以凸顯對其發展的支持力度。
不過,更多新一届的省委常委,均循舊例擔任省會(首府)或15個副省級城市的市委書記。
比如,與盧東亮同樣是「70後」的新晋山西省委常委韋韜,兼任太原市委書記。韋韜曾任廣西玉林市市長,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筮事長,2021年2月跨省赴山西。「太原自古控帶山河、肩背天下,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有著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有幸能到這座古老、美麗、光榮的城市工作倍感驕傲和自豪。」韋韜在履新時表示,將堅持擔當作爲促轉型,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太原在全省的首位度和在全國的影響力」。
其中,也有兩則「特例」,一是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在本次河南省委換届中未進入省委常委之列;二是拉薩市委書記,現由西藏自治區政府代主席嚴金海兼任。
此外,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大連和深圳,兩市市委書記均由省級黨委副書記兼任,分別是遼寧省委副書記胡玉亭和廣東省委副書記王偉中。
目前,海口市委書記暫時空缺待補。前任書記何忠友,已於2021年10月跨省履新新騮自治區黨委副書記。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屬於過渡期的安排:在已完成省級黨委換届的省份中,部分地市市委書記新晋省委常委,目前仍兼任原職。
比如河北張家口市委書記武衛東、河南周口市委書記安偉、湖南湘潭市委書記張迎春、四川綿陽市委書記羅增斌、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委書記於立新,以及西藏昌都市委書記普布頓珠等。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多爲「升遷過渡」,是一種臨時性質的人事安排,暫時兼任,待新任市委書記到崗後即卸任原職務。
新晋九位女性省委常委
2021年12月18日,胡立杰當選新一届遼寧省委常委,也是省級常委班子中唯一的女性。根據遼寧省委的最新分工,她已任省委統戰部部長、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兼)。
胡立杰,1971年10月出生,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截至目前,她是全國最年輕的女性省級黨委統戰部部長。
公開資料顯示,胡立杰長期在遼寧工作,2016年11月出任遼寧省婦女聯合會主席、黨組書記,兩年後任遼寧省委組織部副部長。2019年12月,履新遼寧省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至近期調整。
此番履新,胡立杰成爲全國第五位「70後」女性省委常委,其餘4人分別是:湖南省委常委、湘潭市委書記張迎春;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長郭寧寧;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蔡麗新;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月霞。
此前最年輕的省委常委是蔡麗新,她出生於1971年10月,而胡立杰與她同年同月生。
截至目前,已經完成換届的14個省區,省級黨委班子共迎來55張「新面孔」,其中女性省委常委占了9席。
這9名女性省委常委分別是:新疆的祖木熱提•吾布力,湖南的張迎春,廣西的蔡麗新,河北的夏延軍,福建的郭寧寧,雲南的曾艶,青海的趙月霞,內蒙古的胡達古拉,以及遼寧的胡立杰。
其中,2021年7月,趙月霞跨省履新青海,成爲全國首位「70後」女省委常委。
趙月霞是河北人,出生於寧晋,曾長期在石家莊鐵道學院工作。2017年4月,她轉任河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後兼任省委老幹部局局長。
公開資料顯示,蔡麗新,1971年10月生,江蘇無錫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理論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
蔡麗新長期在江蘇工作,擔任過淮安市市長、市委書記。當時,她是江蘇唯一一位女性市委書記,也是唯一一位「70後」市委書記。2021年2月跨省赴廣西,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組成員,次月當選自治區副主席,成爲當時全國31個省區市政府中最年輕的女14省部級領導。
張迎春,1970年11月出生,湖南長沙縣人。她是湖南本地成長起來的幹部,曾長期在長沙工作,歷任長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湘潭市市長等。湘潭市政府官網當時報道稱,她是湘潭史上首位女市長。2021年7月,接任湘潭市委書記。
曾艶,1969年7月生,此前長期在廣西工作,2008年10月任來賓市委常委、宣布部部長、副市長,3年後轉任柳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後兼任柳州市副市長。
2013年2月,曾艶成爲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2018年1月兼任老幹部局局長。2019年12月,曾艶離開了工作28年的廣西,跨省赴任雲南,成爲雲南省委常委班子中唯一的女性常委。現已明確職務,擔任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
和胡立杰一樣擔任統戰部部長的,還有三位:祖木熱提•吾布力任新驅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統戰部部長,夏延軍任河北省委統戰部部長,胡達古拉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統戰部部長。
祖木熱提•吾布力,維吾爾族,1965年5月生。她長期在新疆工作,曾任喀什地區行署副專員,哈密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等職,於2021年2月升任新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在祖木熱提•吾布力出任統戰部長前,新願黨委統戰部部長崗位已空缺3年多。前任肖開提•依明自2016年11月起擔任新疆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2018年1月起任新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夏延軍,1963年12月生,此前長期在河北省工作。2014年,夏延軍出任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2018年1月任河北省副省長,並繼續兼任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職務,至2018年10月卸任該職,繼續擔任河北省副省長。
胡達古拉,蒙古族,1967年3月生。她長期在內蒙古工作,曾任共青團內蒙古自治區委副書記、內蒙古自治區青聯主席等職,2006年出任共青團內蒙古自治區委書記。2010年6月,胡達古拉調任通遼市委副書記、代市長,2011年3月出任通遼市委書記。2014年,調任內蒙古自治區婦聯主席、婦聯黨組書記。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三名女性省級常委當選省委副書記,她們分別是:江蘇省委副書記張義珍,江西省委副書記吳忠瓊,以及安徽省委副書記程麗華。
「接班人」須突出政治標準
本次換届,適逢中共推出第三份歷史決議。針對此輪換届中格外受矚目的官員「年輕化」現象,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陳希日前發文表態稱,「培養接班人非越年輕越好,須突出政治標準」。
2021年12月1日,陳希就第三份歷史決議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培養選拔年輕幹部,著眼的是培養造就「可靠接班人」,「不能唯年齡是舉,不是愈年輕愈好……最主要的是看人選標準條件達不達標,不能降格以求。即使進了班子,也不是說就進了保險箱……不適應、不勝任的就要及時調整,做到能上能下。」
他强調,必須抓好後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但培養接班人非越年輕越好,須突出政治標準。
陳希引述十九届六中全會通過的歷史決議稱,「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産黨人接續奮鬥」,他認爲必須源源不斷培養選拔德才兼備、忠誠、乾淨、擔當、髙素質、專業化幹部,特別是優秀的年輕幹部。
他形容,忠誠是爲政之魂,是最重要的政治操守。選用幹部,第一條就要看是不是對黨忠誠,「這一條不過關,其他都不過關,能耐再大也不能用」。此外,「乾淨是立身之本」「擔當是履職之要」。
陳希又指,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著眼培養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琪業的可靠接班人,不能唯年齡是舉,不是越年輕越好,必須突出政治標淮。
他還要求,完善黨管人才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進黨管人才方式方法,推動形成黨委統一領導;要加强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心懷「國之大者」,爲國分憂、爲國解難、爲國盡責。
對比陳希的要求,其實,本輪換届中,就有「意外」消失的面孔。比如,已於2021年12月1日晚落馬的江蘇省原省委副書記張敬華。其轉崗江蘇省政協黨組副書記不到半個月,即宣告落馬。
還有突然去世的曾萬明。2021年11月28日,湖南省委書記張慶偉率新一届湖南省委常委亮相,而湖南省原組織部長曾萬明已無法再獲得提名。
這位1964年1月份出生的經濟學博士,早年在家鄉四川從政,2013年人藏任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躋身副部級行列,隨後「人常」任組織部長,兼任區國資委主任及區直關工委書記,5年後再度跨省調任廣西黨委組織部長。
在外界看來,這位擁有邊疆經歷的組織部長前途無量。3年後,2021年8月曾萬明再度跨省調任湖南省委宣傳部長,但剛剛履新一個月,曾萬明突然於9月8日因病逝世。隨後,《湖南日報》低調報道了曾萬明去世的消息。
另外一人是曾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兼全國青聯主席的楊岳。
楊岳出生於1968年8月,2005年便躋身副部級,是彼時中國最年輕的副部級官員。不過,2017年中共十九大,楊岳失去連任中央候補委員的資格,此後任江蘇省委統戰部長數年,直至此次江蘇省委換届,未再進入省委常委序列,僅保留了江蘇省政協黨組副書記的職位。
另外,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西藏自治區常務副主席姜杰,西藏原副主席白瑪旺堆,以及廣西政法委書記曾欣,此次換届均未連任省委常委。
總體來看,本次換届工作按部就班、穩步推進,但與五年前相比,亦不乏一些細節上的變化,比如中共省級常委簡歷均大幅删減。
已經完成換届的14個省區,黨委機關報均刊登了新一届常委的照片和簡歷。但相比五年前,常委簡歷十分簡單,只公布每個常委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年月、學歷、中共黨員身份,當選省委書記、副書記、常委。其中,新疆、山西、安徽等地還公布了針常委現任具體職身。
以湖南爲例,2021年11月29日,中共湖南省委機關報《湖南日報》刊登了《中共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員會常委簡歷》,常委13人,簡歷全文432字(包括標點符號),平均每人33字。
而在五年前,2016年11月20日,《湖南日報》刊登的《中共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員會常委簡歷》顯示,常委12人,簡歷全文7157字,平均每人596字。
此外,不知是否受到省委常委換届不再公布詳細簡歷的影響,中國一些政府網站也不再公布新任命官員的詳細簡歷。有些之前已詳細公布的,也進行了大幅删減,將幾百字簡歷壓縮成了幾十字。
(張弛/文)
中華大地